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皮(肌)瓣治疗骨坏死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按实验方法将胫骨制成骨坏死模型。对照组用游离皮片覆盖坏死骨;实验组用腓肠肌皮瓣覆盖坏死骨。术后2、4、8、12周行ECT、X线片、骨钙素(BGT)、组织切片检查。临床应用436例。[结果]ECT显示实验组动脉相放射摄入值及延迟相放射摄入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血清BGP水平实验组各时段均比对照组高(P〈0.001);组织学检查4周实验组髓腔中可见增生的血管,大量骨细胞;X线片12周实验组的胫前皮质骨接近正常骨,而对照组皮质骨仍为坏死、骨质硬化。临床应用小腿外观好,足部肿胀消退,创面感染治愈,坏死骨成活,骨髓腔再通。[结论]用血运丰富的皮(肌)瓣覆盖坏死胫骨段后,血运改善,坏死骨可以成活。  相似文献   
2.
3.
创伤或烧伤瘢痕致虎口区软组织重度缺损,修复比较困难。我们采用臂内侧皮瓣修复10例,获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13~45岁。病程21~35d,平均28.sd。爆炸伤3例,烧伤癫痕3例,挤压伤4例。指蹼软组织严重缺损7例,合并大鱼际缺损2例,瘢痕切除后骨骼及肌胆外露3例。术中用弓形钢针撑开虎口至拇指对掌位。大鱼际缺损严重者一期行肌腱转移对掌功能重建术,钢针可于6周后去除。切取皮瓣12cm×7cm~8cm×4cm,吻合血管移植3例,带血管蒂转移7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0.5~2年,我们根据虎口开大程度、高度,将手术效果分…  相似文献   
4.
手部严重组织缺损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手部严重组织缺损急诊修复与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在急诊时采用自行设计的皮瓣、组织瓣对拇指(或2~3指)合并虎口、手背、手掌大面积皮肤缺损采用第2(2~3)足趾携带踝前皮瓣、足背扩大皮瓣,行拇(2~3)指再造、虎口开大成形及手掌、手背或手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15例及第2足趾或拇甲瓣加组合皮瓣移植再造拇指及同时修复虎口、手背、手掌或前臂皮肤缺损252例;手掌尺侧、手掌尺腕侧骨骼与肌肉缺损或合并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采用巨大胸脐皮瓣或携带腹直肌的胸脐皮瓣修复与重建372例;全手脱套伤皮肤缺损的修复采用吻合肩胛下血管的肩胛侧胸联合皮瓣,用侧胸皮瓣覆盖手背创面,肩胛部皮瓣覆盖手部掌侧创面,缝成袋状完全能包裹手部或手部合并前臂创面18例。[结果]本组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组织瓣有7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与重新吻合后均成活。术后伤口一期愈合619例,38例二期愈合。随访1—15年,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属优340例,良228例,可65例,差24例,优良率86.5%。[结论]手部严重组织缺损急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骨膜瓣与筋膜瓣联合包绕治疗难治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用吻合血管的骨膜瓣包绕骨折端,骨膜瓣的外围再用吻合血管的筋膜瓣包起,临床应用63例。结果术后2个月有大量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3.5~4.5个月骨折线消失,难治性骨折愈合。结论该方法对治疗难治性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严重下肢创伤后病理畸形与修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下肢创伤后病理畸形与修复。方法 对332例严重下肢创伤后患者的病史、体征、x线检查等的分析以及对11种手术方法修复软组织、骨缺损等的评价。结果 主要病理畸形:①软组织缺损或骨缺损、骨髓炎;②大范围骨外露、骨坏死并创面感染;③贴骨瘢痕及慢性溃疡;④肌肉麻痹等。应用皮瓣修复创面284例均成功。骨瓣治疗骨不连、骨缺损均愈合。随访2~5年,下肢功能改善,无1例因病废而截肢。结论 根据下肢不同病理畸形,选择最佳修复方法,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战、创伤或烧伤致手部合并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深部重要组织裸露或缺损者并非少见,为保存或恢复手部与上肢功能,多在急诊修复。由于创面巨大,在修复时有一定的难度,现就我院治疗经验,结合文献报道,重点介绍其修复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肢长骨大段骨纤维结构不良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1995年5月至2003年8月,6例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14~40岁(平均25.5岁).胫骨干2例,股骨干4例.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长度为15~22 cm.移植双腓骨段长度17~24 cm.均从双侧切取带腓血管的腓骨,在一端将腓血管吻合,使成一条腓血管相连的双段腓骨.将双段腓骨的前内侧骨膜从中央纵行切开并向两侧剥离至骨嵴.双段腓骨折叠,其前内侧面相对,两断端同定,将相对缘游离的骨膜纵行缝合,使其组合为一个骨膜包裹的粗骨.将与双段腓骨相连的腓血管襻在移植体一端制成"U"形,勿形成锐角.能保证血管供血不受影响.解剖出受区血管.将组合的腓骨插入骨折两断端间,如不稳定,加用钢丝或螺钉固定.精确无误地将腓血管与受区血管进行吻合,通过移植体骨膜出血情况判断血管吻合口情况.结果 随访6~10年,平均7.4年.1年后骨性愈合;5年后5例移植骨髓腔再通.移植的双腓骨未发生肿瘤,X线片显示为正常骨骼;1例股骨干于正常骨干远段复发,但移植骨部分未复发.骨移植体愈合好,无发生骨不连、骨感染等并发症.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逐渐恢复日常活动与工作.结论 骨膜内组合双腓骨移植足修复下肢长骨大段缺损的良好方法 .  相似文献   
9.
小腿严重皮肤缺损急诊修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4年应用两种显微外科方法急诊修复小腿前侧大范围皮肤缺损162例,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在162例中,男135例,女27例;年龄16~44岁(平均25岁),病程6个小时内者122例,6~8小时40例。伤因:交通伤118例,机器绞伤32例,砸...  相似文献   
10.
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下肢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不同形式骨皮瓣移植修复下肢创伤后骨髓炎合并骨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1年6月至2006年2月,对38例下肢创伤后骨髓炎合并骨及软组织缺损病例,在创面彻底清创的基础上,根据下肢创面骨缺损的程度、皮肤缺损面积以及复合组织瓣的特点,选择复合骨皮瓣18例、组合骨皮瓣14例、联合(体)骨皮瓣6例移植于受区,一期修复股骨、胫骨、踝关节、跟骨、跖骨等部位骨髓炎并骨及软组织缺损,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骨髓炎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8~56个月,平均30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35例,Ⅱ期愈合3例;移植骨全部愈合,愈合时间2~14个月,平均4.6个月;骨髓炎6个月后复发2例,经二次病灶清除后愈合.结论 综合考虑下肢创伤后骨髓炎合并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整体及患肢情况,对病灶区彻底清创,选择多种形式的复合组织瓣移植,可一期修复下肢骨及软组织缺损,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缩短疗程,提高骨髓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