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加强医疗病房(ICU)监护和抢救技术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因此患者的营养支持亦逐渐被ICU医师重视,由于此类患者往往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纳洛酮与丹参联合治疗顽固性眩晕症疗效观察,探讨一种治疗眩晕症的新方法。方法30例顽固性眩晕症患者,用药前均先做头颅CT排除小脑出血等疾病所致眩晕症,先静推纳洛酮0.4mg,继而用纳洛酮0.8mg及丹参30g静滴,3天为1个疗程,另选择30例为对照组,只用丹参30g静滴治疗3天,而不用纳洛酮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h、48h、72h观察记录血压、心率、眼球震颤及眩晕症状等,且测定用药前、后2次血浆β-内啡肽含量。结果联合治疗组24h内眩晕症状完全缓解者有20例,占66.7%,48h内完全缓解26例,占86.7%,72h内30例患者全部缓解,有效率100%;而丹参对照组24h内眩晕症状完全缓解者有5例,占16.7%,48h内完全缓解7例,占23.3%,72h内10例患者症状缓解,占33.3%。联合治疗组用药前及第72h血浆β-内啡肽含量明显不同。结论纳洛酮与丹参联合治疗顽固性眩晕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PICCO监护仪观察ARDS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护仪,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变化并探讨影响肺血管内皮通透性(PPI)的因素。方法:选取ARDS患者采用PICCO监护仪,记录心输出量(CO)、血管外肺水(EVLW),并根据公式计算PPI。结果:观察期间ARDS患病时间平均患病时间(5.4±1.6)d, PaO2/FiO2为(137±24)mmHg,PEEP(9±5)cmH2O。急性生理和既往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Ⅰ(20±5)。PPI分别与CO和EVLW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和0.76(P均<0.01);PPI和PaO2/FiO2存在负相关,r=-0.71(P<0.01);CO和EVLW不存在相关性。结论:PPI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与ARDS患者病情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F)对心肺复苏(cPR)成功患者心脏指数(CI)和血清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将48例CPR成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C)组和SF组,分别应用心肌极化液和SF,放置PiCCO导管。于复苏成功12h、1d、3d、5d、7d测定cTnT,并记录同步心脏排出量计算CI。结果两组患者均呈现严重的低心排和心肌损伤。SF组CI在3d及随后均高于C组,cTnT从3d起显著低于C组。结论SF能有效保护心搏骤停患者CPR后心肌损伤,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双羟基黄酮醇(DiOHF)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释放的氧自由基(OFR)的清除作用和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山羊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ON)、缺血预适应组(IPC)、DiOHF治疗组(2 mg/kg,iv)和赋形剂治疗组(VEH)。心肌I/R通过阻断第二对角支分叉以后的左前降支1 h和复通3 h来实现。结果用10-8~10-4mol/L的DiOHF在体外孵育VEH组的I/R损伤心肌具有浓度依赖地抑制OFR释放的效应,来自DiOHF组的I/R损伤心肌释放OFR的能力也显著下降。心肌梗死面积在DiOHF组[(47±6)%]和IPC组[(44±4)%]分别较VEH组的[(74±3)%]与CON组[(76±5)%]有明显的缩小。与VEH组相比,DiOHF组显著减少了心肌酶的释放和中性粒细胞在缺血区心肌的浸润。结论DiOHF在山羊心肌梗死模型中显著减少了I/R损伤心肌OFR的释放,缩减了心肌梗死面积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程度,且DiOHF对I/R损伤心肌的保护效果与缺血预适应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大多数的发热原因容易确诊,少数患因无明确的系统定位症状、体征。其病因在较长的时间内难以明确,这类发热称为原因不明发热(FUO)。由于FUO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忽视了某些诊断线索,往往造成误诊。1961年Petersdorf等提出FCO的诊断标准:患发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经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或入院1周内仍不能确诊。此标准为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所采用。国内则根据1986年全国第二次内科学术会议提出:凡热程在2周以上,体温多次在38.5℃以上,经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滞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erm issive hypercapn ia,PHC)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 iratoryd istress syndrom e,ARDS)肺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潮气量(tide volum e,VT)时,20例重度ARDS患者肺气体交换、肺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当VT从15 m l/kg降至6 m l/kg时,患者均出现PHC,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5)。PHC时,气道压力显著降低,气道阻力明显增高(P<0.05);左心室做功指数、心率、血压和心排指数等无明显变化。静态肺压力-容积曲线高位转折点对应的压力为(22.2±1.8)cm H2O,容积为10 m l/kg,1 cmH2O=0.098 kPa。结论在实施PHC时,只有当气道平台压<20~25 cm H2O时才有可能避免肺泡过度膨胀,且实施PHC时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惠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蝎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后采用无创通气过渡脱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3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AECOPD并呼吸衰蝎患者作为序贯治疗组,待肺部毒疑控制窗(PICW)出现后,改为经口鼻面罩行BiPAP无创通气渐至脱机,选择既往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25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最后以SIMV+PSV方式至撤机,时比二组的机械通气总时同、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贯序冶疗组较对照组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VAP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创及无创序贯通气能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减少VAP的发生,并使机械通气患者顺利脱机,战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胺碘酮在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急诊抢救室、重症监护室收治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危重症患者183例,分室上性(AV)组和室性(V)组,AV组分为治疗(AVA)组和对照(AVC)组,AVA组予以胺碘酮,AVC组予以西地兰治疗。V组亦分为治疗(VA)组和对照(AVC)组,VA组予胺碘酮治疗,VC组予利多卡因治疗,通过临床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AVA+VA)总有效率为88.2%,而对照组(AVC+VC)67.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临床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时静脉胺碘酮治疗能有效地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0.
美宝湿润烧伤膏对糖尿病下肢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对糖尿病下肢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于2004年11月~2007年6月对收治的60例糖尿病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MEBO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对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全面观察.结果:实验组中30例溃疡创面全部治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同时观察到创面的再生修复过程及其规律性.结论:MEBO可促进糖尿病下肢溃疡创面愈合,其药理学作用是综合治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