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病,以女性多见,伴血清自身抗体阳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肝脏慢性纤维化等组织学改变的反应性肝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细胞因子、免疫细胞、遗传背景、免疫调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导致肝细胞损害.[1]此外,某些中药、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某些中草药均有诱发其发病的可能.大多数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但因A I H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其在临床诊断中仍存在一定困难.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老年男性AIH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和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方法:对2例住院治疗的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铜代谢异常、电测听提示为神经性耳聋,头颅MRI检查排除桥小脑角病变,临床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和突发性耳聋。2例患者均在驱铜治疗的同时予以改善内耳循环、营养神经和激素治疗。1例患者获得临床痊愈,1例患者听力改善。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合并突发性耳聋临床尚未见报道,两者相关性尚不明确;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时机尤为重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获得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3.
气态甲醛染毒致小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神经受体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处理组小鼠呼吸器官(气管、支气管、肺)中P物质substancePSP含量变化和气道神经源性的神经受体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灌流染毒,然后测量呼吸器官中P物质含量变化;预注射不同受体的拮抗剂的小鼠,再用不同浓度的气态甲醛进行灌流染毒,然后测量呼吸器官中P物质含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吸入2.42mg/m3甲醛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含量较空气灌流组显著上升(P<0.05),吸入4.81mg/m3甲醛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含量较空气灌流组极显著上升(P<0.01)。腹部皮下预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0.2mol/LMgSO40.5ml,再空气灌流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的含量,与空气灌流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部皮下预注射0.2mol/LMgSO40.5ml,再用2.42mg/m3甲醛灌流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含量,较2.42mg/m3甲醛灌流组显著下降(P<0.01)。尾静脉预注射类香草素受体(VR1)特异性拮抗剂5×10-5mol/L的Capsazepine0.5ml,再用空气灌流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的含量,与空气灌流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尾静脉预注射5×10-5mol/LCapsazepine0.5ml,再经2.42mg/m3甲醛灌流的小鼠呼吸器官中P物质的含量较2.42mg/m3甲醛灌流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甲醛诱发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受体机制可能是通  相似文献   
4.
周志华  王训  韩咏竹  吴筠凡  喻绪恩  严彦 《安徽医学》2012,33(10):1328-1331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HT1)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血AFP、血尿氨基酸分析、肝脏影像学和病理)结果临床确诊的1例HT1患者,结合文献资料,分析HT1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HT1是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氨基酸代谢疾病。结论临床遇到不明原因的肝脏损害,需要注意排除,血尿氨基酸分析是其主要敏感诊断指标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后饮食控制对病情有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气态甲醛对暴露小鼠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方法用不同剂量气态甲醛对小鼠进行连续动态染毒处理72h,取小鼠骨髓细胞制片,观察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率,从而判断气态甲醛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结果经甲醛染毒处理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甲醛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并呈良好的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评估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采用替比夫定600 mg/日口服治疗75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24周时HBV DNA是否低于检测下限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根据基线ALT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2~5倍ULN组及>5倍ULN组,根据基线HBD DNA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中低载量组(105拷贝/ml ≤ HBV DNA<107拷贝/ml)及高载量组(≥107拷贝/ml),分别计算治疗24周、48周、96周患者的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HBeAg血清转换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和B组患者替比夫定治疗48周时的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7.2% vs 66.7%、100% vs 33.3%、52.8% vs 12.1%(P <0.05),治疗96周时A组与B组相比分别为94.4% vs 66.7%、97.2%vs 48.7%、55.6%vs 12.1%(P<0.05);基线ALT 2~5倍ULN组和>5倍ULN组治疗96周时的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77.8% vs 82.1%、58.3%vs 84.6%、19.4%vs 43.4%;基线HBV DNA中低载量组和高载量组治疗96周时的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75%vs 81.4%、87.5%vs 60.5%、53.1%vs 16.3%。结论替比夫定可迅速抑制HBV DNA复制,患者发生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的比率较高,治疗24周HBV DNA下降幅度能较好预测治疗第48周、96周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体内和体外实验的动态气体灌流染毒装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装修型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木质人造板材释放气体的生物学效应。为深入研究其释放气体的遗传毒性作用、器官组织氧化损伤作用等 ,本实验室于 2 0 0 1年 5月开展了相关体内和体外实验 ,现将所用动态气体灌流染毒装置介绍如下。1 暴露 染毒装置的结构1 1 源发生器小型环境气候舱是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设备〔1~ 5〕。我们所用的木质人造板释放气体的源发生器为武汉市宇信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WH 2小型智能型环境气候舱。由下列各部分组成 :(1)惰性内舱 ,体积 6 0L ,由不锈钢板制成 ;(2 )舱气温度自动测量、记录…  相似文献   
9.
特定的激活因素、感觉神经元末梢纤维 (C纤维 )膜上镶嵌的类香草素受体、感觉神经元末梢纤维内的速激肽释放及其生理作用和轴索神经反射的参与为引起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四大要素 ,对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非致炎浓度的福尔马林对小鼠皮肤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 type 1,VR1)的激活作用。方法:选用KM小鼠随机分为3组:福尔马林(formalin,FM)组、辣椒素(capsaicin,CAP)组和Capsazepine(CPZ)组。采用注射后5min内小鼠舔舐注射脚掌的时间作为评价疼痛反应的指标,对各组小鼠的痛反应进行观测。结果:0.025%FM和200μmol/LCAP是理想的实验浓度,既能引起显著疼痛反应,又不引起炎性损伤的致痛浓度,适于研究受体拮抗剂的抗疼痛作用;1μmol/LCPZ分别与200μmol/LCAP和0.025%FM共注射能有效的拮抗CAP和FM引起的疼痛反应。结论:非致炎浓度FM所致的疼痛反应在外周可能由VR1介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