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2.
3.
目的:观察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大脑局部一致性(ReHo)的影响.方法:将54例FD患者随机分为迷走刺激组(26例)及非迷走刺激组(28例),对2组进行治疗前后总体症状、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Hamilton焦虑(HAMA)及Hamilton抑郁(HAMD)量表...  相似文献   
4.
男性患者,35岁,因劳累后心悸查因。使用美国GE Light Speed 64排CT扫描仪,行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在回顾性心电门控下,根据病人的心率确定扫描方式。100m1对比剂加40ml生理盐水以4m1/s。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对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成年男性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向左后方突出),采用西门子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进行腰椎和骨盆扫描,层厚0.5 mm。基于CT扫描数据,应用三维有限元建模软件建立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验证模型有效性后,分析腰椎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作用下腰椎-骨盆整体应力、L4~5椎间盘应力和位移、L4~5关节突关节软骨应力和位移、L4~5上下关节突表面中心点相对空间距离。结果:(1)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结果。建立的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共有550 215个节点、344 359个单元,高度模拟了腰椎-骨盆的结构与材料特性。在模拟加载条件下,L4~5节段屈伸、侧屈、轴向旋转活动范围与文献中的既往研究结果基本相同。(2)模型整体应力。实施传统腰椎斜扳法时,腰椎-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大应力为5.31 MPa,主要集中于L1  相似文献   
6.
<正>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而穿孔是该病的严重并发症,属临床急腹症范畴。及时、准确地诊断胃十二肠溃疡穿孔(perforation of gastroduodenal ulcer,GP),对于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经手术证实有完整临床资料的30例GP病例,并对其腹部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螺旋CT在GP中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后肝硬化结节MRI特征及其在纵向随访中的影像学变化与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CHB后肝硬化患者2次以上腹部MRI,根据首次MRI诊断结果分为肝再生结节(HRN)组(n=68)及肝细胞异型增生结节(HDN)组(n=12),分析其特征改变及进展为肝细胞癌(HCC)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RN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0.5个月,恶变率32.35%(22/68);HDN组中位随访时间39.0个月,恶变率为16.67%(2/12)。首次MR显示HRN组67例T1WI呈等信号、1例呈高信号,T2WI、DWI、动脉期及延迟期增强均呈等信号;HDN组T1WI 9例呈等信号、3例呈高信号,T2WI显示10例呈等信号、2例呈高信号;DWI均呈等信号;动脉期4例呈等信号,8例呈高信号,延迟期10例呈等信号,2例呈低信号。随访结束时24例恶变,T1WI示21例呈低信号、3例呈等信号,T2WI、DWI均呈高信号,增强MR动脉期20例呈高信号、4例呈等信号,延迟期23例呈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结论 肝硬化结节转归具有多样性,增强MR动脉期强化程度增加、延迟期强化程度减退、T2WI及DWI信号逐渐增高可提示其恶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数字摄影中,DR双下肢全长摄影的技术方法及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中的200例双下肢全长检查患者,总结拍片投照技术要点,对比分析术前、术后影像图片。结果 200例患者均能进行良好的无缝拼接,形成双下肢全景片,通过调节合适的图像对比,为临床提供了满意的术前参考及测量图片,并为术后评估提供了依据。结论 DR双下肢全长全景片操作相对简便,对膝关节、髋关节置换的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腺癌(LARA)患者对新辅助放化疗(nCRT)治疗反应的价值。方法:将53例于术前接受nCRT且在nCRT前、后行高分辨率MRI、DWI(b=0、1000 s/mm2)及DKI(b=0、600、1000、2000 s/mm2)扫描的LARA患者纳入研究。测量病灶的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扩散系数(MD)、表观扩散系数(ADC)和肿瘤体积(V),计算治疗前后这4个指标的变化率(ADCratio、MKratio、MDratio和Vratio)。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EA水平。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关于肿瘤退缩分级(pTRG)标准,将患者分为反应良好组(19例)和反应不佳组(34例),比较nCRT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与TRG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ADCpre、MKpre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