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眼上静脉入路行海绵窦栓塞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经眼上静脉入路行海绵窦栓塞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头部标本24个,解剖观测眼上静脉及其眶外属支的形态、长度及外径等。结果:①眼上静脉由眶上静脉支和内眦静脉交通支组成。眶上静脉支穿经眶上孔处外径为1.3mm。内眦静脉外径为1.4mm,距内眦6~8mm,其交通支外径为1.4mm;②眼上静脉在眶腔内分为三段,外径平均达2.1~2.5mm。结论:经眼上静脉眶外属支入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诱骗受体-3(DcR-3)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连续收集90例胶质瘤患者及脑外伤患者1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DcR-3和IL-17浓度,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脑组织中的DcR-3和IL-17蛋白的表达.结果 胶质瘤患者DcR-3和IL-17在不同的性别、年龄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Ⅲ/Ⅳ级胶质瘤患者DcR-3和IL-17表达阳性例数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P<0.01).绝大多数胶质瘤患者DcR-3表达升高伴有IL-17表达阳性.不同级别(Ⅰ、Ⅱ、Ⅲ、Ⅳ)的胶质瘤患者术前血清DcR-3和IL-17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DcR-3和IL-17浓度显著降低,Ⅰ~Ⅳ级的胶质瘤患者术前术后DcR-3和IL-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血清DcR-3和IL-17水平与胶质瘤患者预后复发和存活密切相关.存活组胶质瘤患者血清DcR-3和IL-17平均浓度分别为(56.22±18.33)和(72.89士16.58)ng/L,显著低于死亡组[DcR-3和IL-17平均浓度分别为(103.27±10.47)和(121.00±9.02)ng/L,P<0.01].结论 DcR-3和IL-17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血清DcR-3和IL-17浓度有助于胶质瘤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1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4例,血管内治疗7例,伽玛刀治疗2例,保守治疗2例。结果手术治疗的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血管内治疗的7例患者中,5例术后即刻行造影显示硬脑膜动静脉瘘消失,未发生并发症;另2例栓塞后有少量残留,通过压迫供血的颈总动脉治愈。伽玛刀治疗2例,随访1年症状好转。保守治疗的2例患者,通过压迫供血的颈总动脉,其中1例成功治愈,另1例好转。15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30个月,7例血管内治疗患者中2例复发,1例再次栓塞后治愈,1例通过压迫供血的颈总动脉及伽玛刀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15例患者均无神经功能缺失表现。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应针对其部位及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是其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体解剖学活体教学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体教学法是通过触摸辨认骨性、肌性标志并划出内脏器官、神经、血管等的体表投影线 ,由表及里 ,以达到"透"过体表"看"内脏的目的 ,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结构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神经内镜方法治疗合并脑室内感染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采用神经内镜新技术,对10例合并脑室内感染性脑积水患者进行治疗,在结合抗生素冲洗液冲洗的同时,分别行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透明隔造瘘术、脉络丛凝固术及内镜引导下脑室外引流术。结果脑积水及炎症控制9例,死亡1例。结论神经内镜技术辅助治疗合并脑室内感染性脑积水患者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诱骗受体-3(DcR3)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它通过竞争性地与LIGHT、FasL及TL1A等结合,在调节细胞增殖、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们探讨诱骗受体-3在胶质瘤中表达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夹闭与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Intracranial Aneurysm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伴SAH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则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术后1 d、术后3 d及术后7 d观察组患者脑血管痉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7 d,2组患者神经功能与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显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伴SAH患者,实施栓塞治疗的方法,可显著降低患者脑血管痉挛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大中型动脉瘤介入治疗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综合应用美国Microvention公司近年推出的水凝胶膨胀弹簧圈(HES)系列(Hydrocoil及Hydrosoft),栓塞治疗35例颅内大中型动脉瘤。结果完全致密栓塞32例、大部分栓塞3例,术后最长随访3年,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HES介入治疗颅内大中型动脉瘤安全、高效,可显著提高动脉瘤的栓塞程度和密度,同时降低大型动脉瘤介入治疗费用,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哲学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发胜  魏德  陈竺 《解剖学研究》2003,25(3):236-236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人体结构的感性认识 ,也要注重对理性认识的提升 ,而唯物认识论的观点则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主要有静中有动的统一观 ;形势与内容的统一观 ;点与面的统一观。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9例 ,女 11例 ;年龄 14~ 6 6岁。CT证实血肿侧均无脑挫裂伤表现。1.2 血肿部位 :额叶 8例 ,颞叶 14例 ,顶叶 3例 ,枕叶 2例 ,额颞叶 3例 ,额顶叶 4例 ,颞顶叶 10例 ,顶枕叶 2例 ,颞枕顶叶 3例 ,后颅窝 1例。1.3 术后情况 :清除血肿术后去骨瓣 18例 ,未行去骨瓣 32例 ;治愈 42例 ,自动出院 6例 ,死亡 2例。1.4 病例分组 :按术后是否发生脑水肿将病人分为两组 ,并以病人格拉斯哥 (GCS)评分、瞳孔大小、 CT中线移位程度、血肿量、年龄、有无原发昏迷 6个方面进行分析[1 ] ,并行 X2 检验 ,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