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苍葛止泻灵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苍葛止泻灵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IRVE)的患儿随机分为苍葛止泻灵治疗组110例(其中湿热泄治疗组74例,寒湿泻治疗组36例),思密达对照组70例(其中湿热泻对照组40例,寒湿泻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痊愈率湿热泻治疗组为866.49%,对照组为50.00%,2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在消除发热、上感症状、食欲不振以及轮状病毒转阴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寒湿泻治疗组痊愈率为83.33%,对照组为80.00%,2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上感症状、食欲不振以及轮状病毒转阴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表明苍葛止泻灵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西医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中药口服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这对于婴幼儿来说比较困难。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期间,我们运用对患儿腹部及背部的推拿手法,进行了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试  相似文献   
3.
患儿5岁,从2岁开始出现症状,多次误诊为鼻炎、扁桃体炎、多动症,并于2002年5月行扁桃体挤切术,疗效不著,症状进行性加剧,2003年3月来我院就诊.患儿频发性睡眠呼吸暂停3年,睡眠时呼吸不畅、打鼾,晨起时流涕,注意力不集中,感冒时诱发呼吸暂停,呈进行性加剧,近来,夜眠时呼吸暂停次数超过10次/h,仰卧侧头位时可通气,体位改变立即出现呼吸暂停,睡前、晨起烦躁不安,多动.  相似文献   
4.
怀了小宝宝,孕妇们都对西药“敬而远之”,生了病往往求助于中医,喜欢去抓中药服用。或者认为,怀孕以后身体“多了一份负担”,要吃“补药”,于是抱着“有病看病,没病孙身”的念头,有事没事就用中药进补。可是,孕妇吃中药是否就可以无所顾忌了呢?孕期用中药进补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呢?  相似文献   
5.
6.
推拿加西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发病年龄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夏秋季发病较多,针对小儿服药困难,不易配合治疗等特点,笔采用推拿加西药敷脐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SHR、WKY、SD大鼠行为学特征,探寻研究SHR大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理想的对照模型。方法 运用旷场实验统计大鼠运动距离、运动速度、穿格数及理毛次数来评价SHR、WKY、SD大鼠自主运动情况;运用水迷宫实验检测三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旷场实验结果显示,SHR大鼠在总运动量、平均运动速度及穿格次数上较WKY及SD大鼠均显著增加(P<0.01);与WKY大鼠相比,SD大鼠运动距离显著高于WKY组(P<0.01),其运动速度及穿格数略高于WKY组(P<0.05);水迷宫隐匿站台实验中,与SHR大鼠相比,SD大鼠潜伏期较长(P<0.05),在潜伏期运动距离上,SD大鼠在训练第1天、第3天及第4天运动距离较SHR大鼠延长(P<0.05或P<0.01);比较WKY组,SD大鼠潜伏期及潜伏期运动距离较WKY在各个训练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或P<0.01)。在空间探索阶段,SD大鼠穿台次数及目标象限运动时间、距离比率等均较SHR大鼠有所减少(P<0.05),而较WKY大鼠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 WKY大鼠与SHR大鼠行为学差异过大,两者的比较存在一定的不足,增设SD大鼠作为SHR大鼠的对照组能够提升SHR大鼠行为学特征的可比性,更为客观的反映SHR大鼠的行为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验证了中医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对气道炎症的防治作用,为中医药治疗哮喘提供了临床实验依据;②一些文献证明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控制气道炎症的作用优于单独使用激素治疗或其他西医常规治疗,中医药调节机体动态平衡的作用是其潜在优势;③中医药在哮喘缓解期仍有控制气道炎症的作用,其注重扶正固本的治则可有效缓解激素的不良反应,有助于解除对激素的依赖性。但中医药在此类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中医药对气道炎症的临床作用机制研究仍处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验证阶段,即对若干指标的影响,缺少基于循证医学的理论创新;②由于临床标本采取受限,中医药对气道炎症的临床作用机制研究尚未进行纵向深入探索,不能充分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③绝大多数文献没有考虑中医的证和症与检测指标的相关性,不能完全体现中医药在防治气道炎症方面的辨证施治精神;④部分临床能快速抑制气道炎症的复方缺少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尚无法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限制了中成药的研发与推广;⑤尚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研究,部分文献分组及统计方法不尽科学,影响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SHR大鼠前额叶、纹状体突触体的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突触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和结构完整性。结果 本实验所获取的突触体形态上呈连续膜封闭的椭圆结构,周围有完整的膜包围;突触前成分可见一个或多个线粒体和大量突触小囊泡;突触间隙清晰可见,且突触后部分特征性的致密部结构完整,形态清晰,密度较高。突触体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保存完好,突触体分布密度较高,具有典型的突触体形态结构特征。结论 本实验提供了一种耗时少,产出率高,结构完整、形态典型且可运用于精细化研究的突触体制备新技术,补充了传统技术的不足,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抽动障碍(TD)各类型在儿童中的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7年06月~2019年07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60例TD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进行分析,总结TD临床表现,描述各类型的年龄、性别分布特点,比较各类型TD的共病及耶鲁评分情况。结果 抽动障碍发病男孩明显高于女孩,约4.9:1,发病年龄以5~8岁学龄期最为常见,临床类型以Tourette综合征为主(占59.38%),临床表现以眨眼、清嗓子等简单性抽动最为常见。短暂性抽动(TTD)、慢性抽动(CTD)、Tourette综合征(TS)的年龄及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P=0.329、0.441>0.05),但TS的伴共病情况明显高于TTD、CTD(P=0.008、0.011<0.0167),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常见共病,且TS伴ADHD情况明显高于TTD(P=0.011<0.0167)。出生前后脑损伤是发病高危因素,看电视、情绪变化是主要的诱发/加重因素。耶鲁评分比较显示TS组显著高于TTD、CTD组(P=0.000、0.000<0.05),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异常指标。中医证型方面,以实证居多(70%),其中肝亢风动证、气郁化火证、痰火扰神证最为多见,虚实夹杂证(脾虚痰聚证)次之,虚证(阴虚风动证)少见。以结论 抽动障碍临床就诊率逐年增高,就诊年龄多集中在学龄期儿童,Tourette综合征病情更为严重、复杂,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