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血脑屏障、脑水肿、脑损伤体积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应用Feeney法制作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实验模型。选取72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24只)、对照组(24只)和EPO治疗组(24只)。制模成功48h后通过测定脑组织伊文思兰(EB)含量观察血脑屏障(BBB)的破坏程度、干湿重法测脑水含量、TTC染色法测定脑损伤体积。24h时放免法测定血清NSE含量。结果:EPO治疗组BBB破坏程度(67.3±13.1μg/g)与对照组(182.8±15.9μg/g)相比显著减轻(P<0.01)。EPO治疗组脑水肿(80.6%±0.2%)较对照组(91.8%±0.6%)明显减轻(P<0.01)。EPO治疗组脑损伤体积(17.9±4.0mm3)较对照组(37.7±3.8mm3)明显变小(P<0.01)。EPO组血清NSE水平(6.28±3.37ng/ml)也较对照组(10.02±1.50ng/ml)显著降低(P<0.05)。结论:EPO能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缩小脑损伤体积,减轻脑水肿和神经元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相应处理措施。方法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286例经X线、CT或MRI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01例)和腰椎间孔狭窄(85例)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情况、Macnab标准评价手术疗效,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并分析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随访时VAS评分减少[1.00(0.00,1.50)分对8.50(7.75,9.25)分;Z=2.825,P=0.050];Macnab标准优良率达95.45%(273/286)。286患者中神经损伤8例(2.80%)、术区出血和神经根周围血肿形成6例(2.10%)、硬脊膜囊破裂1例(0.35%)、肌肉痉挛3例(1.05%)、感染1例(0.35%)、术后复发4例(1.40%),均予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孔狭窄总体疗效满意,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通过术前评估,术中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对症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于术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法以及防治手术后并发症.因此,对具有适应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早期或超早期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缓解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防止一系列继发性改变引起的恶性循环[1,2],此为当前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趋势,并已经大最临床研究所、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在不切开下蚓部等结构的情况下,依据不同方式切开分离小脑延髓裂(CMF)切除小脑延髓裂区、桥脑及第四脑室周围病变的方法,并评价其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依据病情采用不同的CMF切开方法(包括广泛型、外侧壁型和外侧隐窝型),对小脑延髓裂区、四脑室周围及桥脑占位病变20例进行手术切除,术中评价病变显露及切除情况,术后依据出院时GOS评分评价近期临床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术中广泛型CMF切开11例,外侧壁型切开7例,外侧隐窝CMF切开2例。病变显露良好者16例(80%),显露受限和显露困难者各2例(10%)。病变全切除10例(50%),次全切除6例(30%),部分切除4例(20%)。出院时GOS预后评分5分者12例(60%),4分者8例(40%),无重残或死亡。术后无新增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病理诊断:室管膜瘤6例,星形细胞瘤3例,髓母细胞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上皮样囊肿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脑动静脉畸形和血管母细胞瘤各1例。结论 在不切开小脑蚓部等脑组织的情况下,广泛型CMF切开可暴露四脑室从导水管下口至闩的任何部位病变,外侧壁型和外侧隐窝型CMF切开可显露外侧隐窝区、小脑中脚及桥延部背外侧区病变。临床应用CMF入路可减少神经功能障碍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比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椎旁肌MRI表现的变化,探讨椎旁肌面积变化与术后轴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并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患者30例,测量术侧椎旁肌的净面积。结果:椎旁肌净面积除C3~4、C4~5节段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余节段呈逐步递减的趋势。结论:C3~4、C4~5节段椎旁肌净面积在术后3~6个月内有一急性或亚急性的增大过程,可能与轴性症状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而从中期随访看,颈后椎旁肌是一个逐渐萎缩、脂肪化的过程,推测脂肪化与轴性症状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作者简要介绍了甘肃省中医药服务监督体系的建设情况,归纳了甘肃省中医药卫生监督主要开展的工作,采取的措施及出台的政策,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中医药服务监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韩广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398-2399
目的:探讨螺旋CT技术对胆总管结石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拟诊为胆总管结石的18例患者使用螺旋CT进行常规扫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影像分析。结果:18例病例检出胆总管内结石16例,占88.9%,术后病理证实:低密度结石2例,软组织密度结石6例,高密度结石7例,混合密度结石3例。结论:螺旋CT检查是快速、高效、无创的影像学方法,对于胆总管结石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TNM分期在在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随着MSCT设备的更新和后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在胃癌的诊断、分期、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对MSCT在胃癌临床应用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标准外伤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标准外伤骨瓣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在治疗224例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方法: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24例,分为两组:(1)标准外伤大骨瓣组115例,(2)常规骨瓣组109例。所有病人都经CT扫描证实颅内损伤状况。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采用美国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12cm&#215;15cm),去除骨瓣,扩大硬膜腔减张缝合。常规骨瓣对照组根据血肿部位采用单侧或双侧颞顶瓣或额颞瓣开颅减压方法(6cm&#215;8cm)。结果:标准骨瓣治疗组病人恢复良好明显高于常规骨瓣对照组,长期昏迷和中残率低于常规骨瓣组(P〈0.05),标准骨瓣治疗组患者的迟发眭血肿和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均低于常规骨瓣组(P〈0.05)。结论: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