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当前医院对设备单机档案资料收集比较重视、对日常管理信息资料却收集不足的现状,提出日常管理信息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于提高档案及设备管理水平的意义,指出设备处领导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医院在《计量法》颁布前,就医院的工作性质和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与有关计量部门联系,开展了“分光光度计、天平、光电比色计、人体秤”等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1987年《计量法》颁布后,我院领导授权医疗器械处管理计量器具.为贯彻国家《计量法》和搞好医院计量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医院计量工作落到实处.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制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鞘内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加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放置腰大池引流管并脑池内注射尿激酶治疗,通过观察病情变化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主要症状及体征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26)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4,P〈0.05)。结论早期鞘内注射尿激酶并持续外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良好,且术后脑积水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鞍区Rathke囊肿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鞍区Rathke囊肿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对2000年3月至2007年6月我院收治的21例经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Rathke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此21例中。8例男性,13例女性;入院后21例病人均行了头颅CT和MRI检查。鞍区Ratllke囊肿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头痛、视野缺损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15例经鼻-蝶窦入路,6例经右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病变。结果 术前正确诊断为Rathke囊肿11例。其余10例均被误诊。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患者头痛症状和视力、视野障碍均有改善,术前有内分泌功能障碍者术后63.6%(7/11)得到改善,无复发病例。结论 鞍区Rathke囊肿术前较难明确诊断。MRI检查有助于其鉴别诊断。经蝶窦显微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320排CT颅底三维重建与颅底骨折的外科治疗间的关系。方法 60例颅底骨折患者,采用东芝AquilionONE320排螺旋CT机进行颅底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结合影像结果,作为指导外科临床治疗的一种手段。结果颅底CT三维重建能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并指导临床治疗,6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疗效满意,节约费用。结论颅底骨折患者(无需急诊开颅者),在规范的保守治疗下是相对安全的,能获得满意疗效。通过320排CT颅底三维重建,可提高颅底骨折影像诊断的阳性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积极的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能有效判断预后,对外科治疗方案有良好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 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将同一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和非侵袭性肿瘤组织分别进行了3次双向凝胶电泳,3块凝胶的蛋白质点数分别为1 080±24和1 035±28,匹配点数分别为975±45和918±56,匹配率分别达90.3%和88.7%。同一组织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 ,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IEF)方向的偏差是(1.563±0.259) mm,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向上的偏差为(1.088±0.206) mm。比较分析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凝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发现两者间的99个表达有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初步对其中30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等有关的蛋白质。 结论: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经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经验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100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中,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者86例,好转者9例,无改善者5例。6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中分流管阻塞4例,术后感染2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痊愈出院。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疗效显著,严格控制手术指征、严格无菌操作及减少术中创伤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6-2012-06我科收治的68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组(观察组)34例,常规手术组(对照组)34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随访12~24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2%(31/34)、61.8%(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率和腹部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安全、有效,术后分流管阻塞及感染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 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运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及数据库搜索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图谱,初步对其中30个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差异蛋白质.结论 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一些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筛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蛋白质表达数据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