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便秘治疗机制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近年来中西医对便秘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单回顾,认为现代医学对便秘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需加强。治疗上中医药有着独特的疗效,特别是对虚性便秘,且具有不易引起药物依赖性的优势,故存在着潜在而广阔的开发前景,但其治疗机制不清;目前已有研究提示,与胃肠运动有着脑肠肽的分泌及表达异常与便秘密切相关,故从该角度深入探讨中药治疗便秘获效的作用靶点可能对其机制的阐明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参附汤治疗心衰的药理机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附汤为抗心衰的常用方药,目前关于其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尚未见详细的报道。本文通过系统综述参附汤的单味药和复方的化学成分和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以明确其治疗心衰的药理机制,并从参附汤的临床应用角度分析其适应证及局限性,从而达到临床规范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结肠肥大细胞与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枳术汤对脾虚便秘小鼠结肠粘膜肥大细胞(MC)的影响及其与P物质(SP)、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阳性的相关性,探讨该方治疗脾虚便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饥饱失常和过度疲劳配合燥结便秘的方法复制小鼠脾虚便秘模型,甲苯胺蓝改良法及LSAB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进行MC和SP、SS的检测,用IMS型彩色图像系统和免疫组化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脾虚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粘膜肥大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其MC密度与结肠粘膜SP免疫反应阳性强度均值(r=0.6508,P<0.01)、面积(r=0.684,P<0.01)呈正相关;而与SS免疫反应阳性强度均值(r=-0.7568,P<0.01)、面积(r=-0.683,P<0.01)呈负相关.大、中剂量的枳术汤能使脾虚便秘小鼠结肠粘膜MC密度增加,并一定程度上使SP免疫反应阳性增强,SS的免疫反应阳性减弱.结论调节肠壁粘膜SP、SS免疫反应阳性强度,影响MC释放5-HT、组胺从而调整胃肠运动功能,这可能是枳术汤治疗脾虚便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B细胞主要通过分泌各种抗体发挥免疫学作用,新近研究发现在B细胞中存在一种新的细胞亚群——调节性B细胞,它们可通过分泌IL-10和TGF-β1抑制获得性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发展和(或)加快炎症的恢复,相关研究表明此种细胞可在炎症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调节性B细胞的来源、功能、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精神科会诊中的谵妄与精神病专科医院中的谵妄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综合性医院中精神科会诊中的58例谵妄患者(会诊组)与同期在精神病院的54例患者(非会诊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并使用谵妄评分量表中文修订版(CAM-CR)测评。结果:会诊组中的谵妄患者年龄偏大,病因复杂,内科疾病以呼吸系统感染、脑卒中、心血管疾患多见,外科疾病以脑外伤、手术后、骨折多见,其中多系统疾病引起谵妄的几率最高,CAM-CR精神运动性抑制因子分显著高于非会诊组;非会诊组相对年龄偏小,病因简单,以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戒断、老年痴呆、抗精神病药应用不当多见,CAM-CR总分及意识水平的改变、知觉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会诊组。结论:综合性医院中的谵妄患者年龄大,病因症状复杂,误诊率高,预后差。会诊联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1%和93%。两药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分别为23%和56%,有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出现泌乳、月经改变、体质量增加明显低于利培酮组。结论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尤其适合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枳术汤对脾虚滞结便秘小鼠5-羟色胺受体4(5-HL4-R)和生长抑素(S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脾虚滞结便秘小鼠模型,造模组分别给予枳术汤、麻仁软胶囊、生理盐水治疗,用RT-PCR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胃肠道5-羟色胺受体4和生长抑素mRNA的含量.结果:模型小鼠5一HT4-R含量较空白组降低,尤以胃窦降低明显,而SS较空白组升高,以胃窦升高明显;治疗后枳术汤组5-HT4-R含量较其他组升高,而SS较其他组降低.结论:枳术汤可提高脾虚滞结便秘小鼠胃窦5-HT4-R基因的表达,降低胃窦SS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商品名:思贝格)和利培酮(商品名:维思通)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0.7%和93%。两药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分别为23.2%和56.2%,有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出现泌乳、月经改变、体重增加明显低于利培酮组。结论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更适合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CD4+T细胞及其共刺激分子(CSF)在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黄芩汤治疗该病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联合人工气候箱法造出湿热型体质,结合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建立湿热型UC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黄芩汤组及美沙拉嗪组,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CD4+T细胞,CD28,CD152,OX40T细胞亚型的表达及分布,通过图像数码采集系统及Image pro plus 6.0软件分析平均光密度,以检测各分子表达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大鼠结肠中CD4+T细胞、CD28,CD152,OX40等T细胞亚型升高(P<0.05),主要分布于黏膜下层及固有肌层;治疗后,黄芩汤和美沙拉嗪组大鼠结肠中CD4+T细胞,CD28,OX40T细胞亚型表达均下降(P<0.05),但CD15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且维持在模型组水平;黄芩汤组及美沙拉嗪组以上各分子的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黄芩汤可能通过调节CD4+T细胞的CSF的表达含量从而发挥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