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Rathke囊肿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治疗的Rathke囊肿患者18例,术前行头部MRI及内分泌学检查,患者均接受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术中清除囊肿内容物,部分切除囊肿壁。结果该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24个月,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复查MRI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是治疗Rathke囊肿微创、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45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栋  裴傲 《河北医药》2010,32(1):83-84
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CM)是一种少见的枕大孔区先天性畸形,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常合并脊髓空洞(syringomyelia,SM)。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虽然手术方法多样,但文献报道的结果不尽相同。我们在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45例CM合并SM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CM合并SM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生殖细胞肿瘤(basal ganglia germinoma,BGG)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早期BGG的认识。方法分析作者医院收治的1例BGG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转归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17岁,病程28个月。发病时表现为智能减退、左侧肢体痉挛性瘫痪。发病7个月时头颅MRI未见明确占位征象;发病28个月时头颅MRI发现右侧基底节区巨大囊实性占位病变,左侧基底节区小病灶。双侧基底节区MRS分析发现,右侧胆碱(Cho)峰显著升高,肌酐(Cr)和N-乙酰天冬氨酸(NAA)峰明显降低,Cho/Cr增加;左侧Cho峰明显升高,Cr和NAA峰无明显变化,Cho/Cr>1。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甲胎蛋白(AFP)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3481.4mIU/mL和32.1ng/mL。临床诊断为生殖细胞肿瘤,行开颅手术将右侧病变大部切除。病理证实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结论 (1)患者可能有双侧BGG;(2)BGG早期诊断困难,根据临床和MRI表现,动态观察血和脑脊液中β-HCG和AFP的变化,必要时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MRS或11 C-蛋氨酸PET/CT)及病灶活检,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内镜辅助的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的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和技术要点.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共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7例,面肌痉挛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合并面肌痉挛2例,手术采用枕下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在内镜下辅助下行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对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术中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并予分离、减压.本组患者无死亡,术后1例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发生颅内感染,经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5个月~2年,症状完全缓解28例,症状减轻3例,无复发.结论 在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应用内镜,有助于分辨责任血管,减压彻底,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脑室内肿瘤一直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本文探讨了神经内镜在脑室内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组病例20例,术前进行CT和MRI检查。应用神经内镜,根据术前诊断运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侧脑室、第三脑室内生长的肿瘤进行手术切除.同时手术中应用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或者透明隔穿通术.术后辅以放疗。术后出院前及3个月后复查头部影像学检查,术后1年进行随访调查。结果:20例患者均行神经内镜辅助或者单纯神经内镜切除肿瘤,其中3例术后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入路根据病变的位置选择.全部病例均无明显的手术并发症,随访1年症状明显改善,仅有1例肿瘤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部分脑室内肿瘤较传统的开颅手术有较大的优势,符合微创的原则。该方法其优点在于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住院时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62岁。因头晕、耳鸣行走不稳半年余,加重2周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以后枕部明显.有时向额顶部放射,有颈部不适感.头痛剧烈时出现头晕及耳鸣、听力一过性减退,同时出现行走不稳。近2周患者头痛、头晕加重,行CT及MRI检查,提示左侧桥脑小脑角(CPA)占位性病变,门诊以CPA占位性病变收住,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 确定内镜下采用经鼻入路至颅底中线区的显露范围,确定相关手术标志.方法 选用福尔马林固定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5具,在内镜下采用经鼻入路进行显露.结果 内镜下采用经鼻入路至颅底中线区,可显露从鸡冠至C2椎体上缘的广泛区域,显露双侧12对脑神经,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结论 内镜下采用经鼻入路显露颅底中线区是安全可行的.采用内镜经鼻入路,可处理颅底中线区病变.  相似文献   
10.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成  谢红雯  袁庆国  裴傲  姜宏志 《广东医学》2004,25(12):1404-1405
目的 研究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15例经手术证实的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颅骨X线检查 13例 ,其中 3例视神经孔扩大 ,4例眶腔扩大 ;CT平扫 15例 ,表现为球后占位性病变 ,密度与眶内结构相似 ,其中增强扫描 7例 ,肿瘤明显强化 ;MRI检查 12例 ,增强扫描 9例 ,T1WI像中 ,肿瘤多表现为中等强度信号 ,与眼外肌相似 ,但低于脂肪信号 ,T2 WI加权像上为高信号 ,肿瘤明显强化 ;血管造影 2例 ,表现为眶内造影剂密集影 ,均未发现明显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检查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多可明确诊断。治疗可根据临床症状决定 ,无症状者可定期随诊。当出现突眼、视力减退及眼球运动障碍时 ,治疗应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