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口腔门诊成年患者龋齿预防知识和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龋齿是口腔的常见疾病,由于它对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所造成的严重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在世界范围内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排在心血管和癌症之后,列第3位[1]。本研究通过了解口腔门诊成年患者的龋齿预防知识和口腔保健行为的现状,对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otomed viva2型智能运动系统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害怕跌倒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PD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Motomed viva2型智能运动系统训练,2次/w,训练8 w,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2次/w,训练8 w前后用跌倒自我效能量表评估害怕跌倒的程度,Berg平衡量表评估平衡能力。结果训练前两组跌倒自我效能和平衡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8 w后,两组跌倒自我效能评分和平衡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试验组跌倒自我效能和平衡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otomed viva2型智能运动系统可以提高PD患者跌倒自我效能和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特征。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强迫症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62例,以及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36例。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贝克抑郁量表(BDI-Ⅱ)、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估强迫症患者强迫、抑郁和焦虑症状。所有被试进行静息态脑电波采集,分析5个频段[δ(1~4 Hz)、θ(4~8Hz)、α(8~15 Hz)、β(15~30 Hz)、γ(30~48 Hz)]的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其网络属性参数包括标准化的集群系数(C_(nml))、标准化的最短路径长度(L_(nml))。结果:在脑电波测查中,5个频段中标准化的集群系数(C_(nml))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固定阈值cost=12%时,在δ、α、以及β频段,强迫症患者组的标准化的最短路径长度(L_(nml))小于正常对照组[δ:(1.4±0.2)vs.(1.5±0.2);α:(1.3±0.2)vs.(1.4±0.2);β:(1.4±0.2)vs.(1.5±0.2);均P0.05]。在强迫症患者组中,所有5个频段条件下,其网络属性参数和与Y-BOCS总分和分量表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r=0.00~0.24)。结论:本研究显示强迫症患者的脑功能网络在δ、α和β频段可能存在"小世界"网络属性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的完美主义特质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Frost多维完美主义问卷(FMPS)对129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测查。结果母亲的过分干涉和保护(M2)、拒绝否认(M3)、惩罚严厉(M4)和父亲的拒绝否认(F5)均与完美主义和强迫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又均通过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完全中介作用于强迫症严重程度。结论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子女的完美主义特质影响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要从源头调节父母的教养方式,提高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强迫型人格障碍(OCPD)在强迫症(OCD)中的发病率,探讨伴OCPD的OC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DSM-Ⅳ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测手册(SCID-Ⅱ)中有关OCPD的诊断项目对260例OCD患者进行评估,据其是否符合OCPD诊断而将患者分为共病组(OCD+ OCPD)和非共病组(OCD-OCPD).对两者的临床特征、焦虑、抑郁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 78例(30%)OCD患者符合OCPD的诊断;共病组有更多的物品污染、囤积以及高道德标准强迫思维和更多的检查、囤积和混合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且共病组强迫行为严重程度、抑郁及特质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共病组,但两组首次出现强迫症状的年龄,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比例以及自知力水平、状态焦虑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症的重叠可能增加了其病理心理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住院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提出干预措施,以期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通过调查江西省人民医院2006、2011、2016三个特定年份STEMI住院病历,提取临床信息,分析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再灌注治疗、用药情况、辅助检查、住院时长及7 d天内的转归情况。结果共计江西省人民医院的997份STEMI病历纳入研究。(1)2006年、2011年和2016年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危险因素中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氯吡格雷和他汀类的使用率在2006-2016年间上升幅度最大;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中药使用率呈较明显上升趋势。(3)2006-2016年间,住院时长并未缩短,7 d内死亡率有差异。结论 2006-2016年十年间江西省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明显增加,治疗药物有所调整,再灌注治疗大幅增多,患者死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强迫信念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Y-BOCS中文版以及强迫信念问卷-44(OBQ-44)对168名强迫症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以及父亲过度保护与患者的症状和强迫信念都呈正相关;强迫信念在父、母惩罚严厉及父亲过度保护与强迫症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父、母拒绝否认上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强迫信念在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及父亲过度保护与强迫症状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对强迫症患者的反应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了45名强迫症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42名强迫症不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54名健康对照者参与停止信号任务。结果强迫症伴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有更高的抑郁、焦虑水平、以及强迫症状严重程度。两组强迫症患者的抑制过程的反应时(SSRT)都比健康对照者更长,但是两个强迫症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并不会加重强迫症患者的反应抑制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