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从治未病理论出发探讨"阴阳失衡"和"正虚外侵"与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关系.该病亚临床期多以肝郁脾虚或兼肾虚为其病机关键,临床常伴有颈部不适感、周身乏力、情绪不宁或兼有腰膝酸软等症状.围绕既病防变的治疗理念,中医针对桥本病亚临床期进行药物干预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根据患者亚临床期的症状及病情转归,予疏肝健脾、补肾软坚功效的中药复方软坚消瘿汤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气化理论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用以阐释生命过程、疾病的中医机制。中医多认为桥本甲状腺炎(HT)的病机与外邪侵袭、水土失宜或情志内伤,肝失疏泄,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失养,从而产生气滞、痰凝、血瘀等病理产物壅结于颈前有关。气化以气机调畅为基础和前提,中观、微观气化与人体关系密切,可分别在精微物质生成、精微物质代谢、病理形态、经络上对HT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文章基于中观、微观“气化”探讨环境及肝脾肾失调对HT发病的影响。基于中观气化理论,HT的发病核心病机以外邪侵袭,水土、饮食失宜为主;基于微观气化理论,HT的发病核心病机为肝脾肾失调。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精气不足,津血乏源),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气滞血瘀,水停精滞);或留滞不化,结聚成形;或经络失养、涩滞不行探讨HT的发病机制,以期开创以气化理论为基础的HT中医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女性乳腺X线检查过程中疼痛的发生率及其与乳腺密度、厚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由4名女技师(A~D)对上海市163名女性体检者进行常规乳腺摄影,检查后向受检者发放一份包含检查过程中疼痛程度、乳腺密度和厚度等21项问题的调查问卷,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5.6%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感觉疼痛,其中轻、中、重度疼痛分别占53.3%、33.6%和13.1%.中重度疼痛组中,乳腺密度>50%者占24.0%.不同疼痛等级间头尾位(CC)乳腺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184,P<0.001);并且随着乳腺厚度的增加,疼痛程度也呈现递增趋势.4名女技师(A~D)摄片时所致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67,P=0.015).结论 乳腺X线检查过程中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会影响女性定期乳腺体检及乳腺癌的筛查.乳腺密度是检查过程中疼痛发生的一个提示因素.对一些乳腺较敏感的检查者可以通过控制压迫程度来减轻疼痛;改善技师的态度以及定期对技师进行培训也是减轻疼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形神共养"的理论内涵体现了治未病和中医整体观念的特色思想,为从肝脾肾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亚临床期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从肝脾肾防治甲状腺特异性自身抗体对甲状腺组织及功能的破坏和逆转疾病衍化有着重要意义.在"形神共养"理论指导下,分别从肝讨论"神"的紊乱在桥本甲状腺炎发病的潜性作用和从脾肾讨论"形"的损伤是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基础,强调了神形共养即疏肝健脾兼补肾是早期防治桥本甲状腺炎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X线检查过程中疼痛的发生率及其与乳腺密度、厚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由4名女技师(A~D)对上海市163名女性体检者进行常规乳腺摄影,检查后向受检者发放一份包含检查过程中疼痛程度、乳腺密度和厚度等21项问题的调查问卷,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5.6%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感觉疼痛,其中轻、中、重度疼痛分别占53.3%、33.6%和13.1%。中重度疼痛组中,乳腺密度〉50%者占24.0%。不同疼痛等级间头尾位(CC)乳腺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184,P〈0.001);并且随着乳腺厚度的增加,疼痛程度也呈现递增趋势。4名女技师(A~D)摄片时所致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67,P=0.015)。结论乳腺X线检查过程中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会影响女性定期乳腺体检及乳腺癌的筛查。乳腺密度是检查过程中疼痛发生的一个提示因素。对一些乳腺较敏感的检查者可以通过控制压迫程度来减轻疼痛;改善技师的态度以及定期对技师进行培训也是减轻疼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苦豆子总碱(total alkaloid of sophora alopecuroides,TASA)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TASA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7 d,然后以50%乙醇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计算小鼠肝脏指数,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切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ALT、AST和MDA含量升高(P<0.05),SOD活性下降(P<0.05),HE染色显示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炎症细胞浸润且呈现大小不一的空泡;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TASA组小鼠血清中ALT、AST、MDA含量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HE染色显示TASA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减轻.结论:TASA对酒精所致的小鼠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TASA能减轻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中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eck scale for suicidal ideation,SSI)对155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评估有无自杀意念,并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人口学资料,使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患者进行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评估。结果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49.7%(77/155),有自杀未遂史的患者为17.4%(27/155)。相对于非汉族患者,汉族患者自杀意念更强(P0.05);相对于无自杀未遂史患者,有自杀未遂史患者自杀意念更强(P0.05);与无自杀意念组比较,有自杀意念患者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认知障碍因子分、阻滞因子分更高(P0.05)。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抑郁(β=0.22,P0.01)、自杀未遂史(β=0.41,P0.01)和疑病(β=-0.21,P0.01)对自杀意念具有直接预测作用,焦虑(β=0.08,P0.01)和疑病(β=0.07,P0.01)皆通过抑郁对自杀意念起间接作用。Bootstrap BC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抑郁在焦虑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疑病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有自杀未遂史和抑郁情绪严重程度是自杀意念主要的危险因素,在自杀预防工作中要多关注有自杀未遂史和严重抑郁情绪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清组胺(HA)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以期为后期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2%链脲佐霉素溶液诱发糖尿病,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干预2周、4周、8周的模型组、薯蓣皂苷组和强的松组,另取24只血糖正常的大鼠分为各时期正常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后用Elisa法观察不同时期各组大鼠血清HA和5-HT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治疗各时期血清HA和5-HT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薯蓣皂苷组和强的松组大鼠治疗各时期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薯蓣皂苷组干预效果明显高于强的松组(P0.01)。结论:中药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可改善糖尿病(DM)大鼠血清致痛物质的表达,疗效强于强的松。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创新专家意见法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证治规律。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全国60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早期DN病变部位为脾,络,肾;早期DN辨证分型为肾气虚,脾肾(气)阳虚,肾阴亏虚,气虚血瘀,肾阳虚损,脾肾气阴两虚,气阴两虚;早期DN治疗原则为补肾固精,益气养阴活血,温肾健脾,补肾健脾活血,补肾益气通络,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益气活血,补肾健脾。结论: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专家的积极性较高,意见可信度高,协调性好,早期糖尿病肾病证治规律基本得到专家认可。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