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梗阻性脑积水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分析侧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的生物力学响应及其所产生的病理生理影响。方法依据正常国人颅脑MRI轴位T2加权图像获取解剖信息,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生成包含侧脑室前、后角和体部的半侧脑层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脑组织为固、液两相物质组成的线性多孔弹性材料,设定生物力学特性参数及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施加载荷,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计算求解,以云图形式输出结果。结果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了梗阻性脑积水侧脑室各部的扩张过程,直观显示出各个时间步室周脑组织内的应力类型及分布、各部的应变和位移。结论膨胀性应力集中引起角部脑水肿;梗阻性脑积水早期侧脑室角部形态变化最明显;体部附近脑组织结构容易受压移位。这些生物力学响应是室内压增高的结果,也与侧脑室的解剖形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疾病,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不少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由多种环境因素和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多因素疾病[1]。COL3A1基因位于2q31,编码Ⅲ型胶原蛋白,其基因突变可引起Ⅲ型胶原蛋白缺失导致IV型埃-当综合征。但伴有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的颅内动脉瘤只占颅内动脉瘤患者的5%[2]。国外关于COL3A1基因与散发颅内动脉瘤发病关系的报道是有争议的。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和探讨COL3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8例(动脉瘤组),其中男40例,女58例,女/男=1.45;年龄19~80岁,平均(53±12)岁。均经颅脑CT、MR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及手术证实。所有患者均为北方汉族散发性颅内动脉瘤病例(包括破裂和未破裂动脉瘤),彼此无亲缘关系。剔除标准:家族中有1例以上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者或确诊为颅内动脉瘤者;②以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体观察磁共振图像上脑桥静脉的形态学特征,建立生理状态下该段血管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评价脑内中小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技术的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对50例无颅内疾患成人的脑桥静脉扫描成像,以最大强度投影法对获得的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Syngo fastview影像处理系统对人脑桥静脉影像测量分析,统计学分析得出直径的95%可信区间,建立该段血管生理情况下直径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结果 性与女性的桥静脉直径分别为(3.58±0.39)、(3.29±0.37)mm、95%可信区间分别为(3.48±0.39)、(3.22±0.26)mm.额叶桥静脉直径最小,其余各叶桥静脉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桥静脉直径大于女性.结论 脑桥静脉可通过2D-TOF血管扫描成像获得很好的显示,此段静脉在影像学上具有显著的形态学特征,如血管排列方式、血管走行、脑桥静脉壶腹的形成、汇入静脉窦前段的信号减弱甚至消失等.可把计算所得的95%可信区间认为是脑桥静脉直径的正常值范围,建立脑静脉系统的最后通路-脑桥静脉的直径正常值范围.人,脑桥静脉;磁共振成像;时间飞跃法;最大强度投影  相似文献   
4.
经皮层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颞叶癫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经皮层入路选择件海马含仁核切除术对颞叶癫痫的治疗效果及风险。方法 20例单侧海马硬化性顽崮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采用颢部开颅经颞中同侧脑室入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治疗,随访至少1年以卜,采用Engel分级量表进行针对癫痫发作控制效果的评价。结果 Ⅰ级结果15例,Ⅱ级结果3例,Ⅲ级结果2例,无明显持久性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在严格筛选的颞叶内侧癫痫,颞部开颅经颞中回皮层入路选择性切除海马含仁核术对治疗颞叶癫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滤器保护装置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滤器保护装置(FDP)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配合应用FDP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 25例次,对手术过程、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大体观察FDP内的斑块栓子。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应用FDP进行了CAS手术,无手术相关症状性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15例患者FDP的滤网内有班块成分(占60%)。结论 FDP可以捕捉到颈动脉狭窄CAS术中碎解的斑块成分,降低术中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临床治疗中应用的FDP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颈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支架成型术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纹理分析法分析灌注加权磁共振成像(PWI)图像对评价抗血管生成治疗脑胶质时早期血管变化情况的有效性。方法腹腔应用抗血管药物CA4DP治疗大鼠C6胶质瘤动物模型,对治疗前后的肿瘤及非肿瘤组织行PWI成像,应用MaZda~(?)系统分析处理获得的影像纹理特征,籍此评价抗血管药物治疗对胶质瘤血液灌注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抗血管药物CA4DP对胶质瘤的血液灌注有明显抑制作用,纹理分析法可以通过显示治疗前后PWI影像纹理特征的差异而发现这一抑制作用,对治疗效果做出更准确更早期的预测与判断。结论采用纹理分析法对胶质瘤的PWI图像进行分析,较肉眼观察能更精确更早期发现治疗前后肿瘤血液灌注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液NF-КB、IL-6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对35例动脉瘤性SAH患者血液核转录因子-КB(NF-КB)、白细胞介素-6(IL-6)分别进行动态检测,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 动脉瘤性SAH患者血液NF-КB在发病后1~3 d、7~9 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IL-6在发病后1~3d、7~9 d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脉瘤性SAH患者NF-КB、IL-6含量变化与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CVS)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新型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的临床疗效。方法:额顶叶15例、顶枕叶11例、颞顶叶9例、基底节区4例、小脑半球5例。畸形团直径小于3cm的14例,3~6cm的21例,大于6cm的9例。均采用Seldingor技术在股动脉内置入6F鞘,6F导引导管进入颈内动脉或椎动脉,Marathon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畸形团内,采用"阻断和前推技术"长时间缓慢注射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结果:44例脑动静脉畸形都得到了有效的栓塞。畸形团完全栓塞4例,畸形团栓塞80%以上7例,畸形团栓塞50%~80!例,畸形团栓塞50%以下12例。1例栓塞术后发生粘管,2例栓塞术后出现肢体偏瘫,经解痉、促进微循环供血等治疗明显好转,1例术后脑内出血,急症开颅清除血肿,肢体留有偏瘫。其余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Onyx由于有良好的非粘附性,可以向畸形团内注入更多的量,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效果,但需注意掌握栓塞技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经单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泌乳素(PRL)细胞腺瘤64例。对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柝。结果手术后PRL患者血浆PRL明显下降,其中大腺瘤下降明显,微腺瘤次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PRL值越大、患者年龄越大,术后PRL值下降越明显。认为经单鼻蝶入路手术治疗PRL微腺瘤和大腺瘤效果良好,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为术前PRL值和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10.
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其生物学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描述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的超微结构,观察该段血管的微观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对颅内静脉血液流出的调节机制。方法非血管源性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行开颅手术,术中小心暴露并取出脑桥静脉至近静脉窦端,常规TEM样品制备方法,选取脑桥静脉流出端行超薄切片,重金属盐染色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脑桥静脉流出端有大量致密排列的纤维,以胶原纤维为主,也可见弹性纤维及少量网状纤维,散在的成纤维细胞也可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未发现平滑肌细胞,也未发现神经纤维组织,该血管节段电镜下超微结构特征与脑静脉系统其他部位明显不同。结论脑静脉血管床贮存的大量静脉血液可以通过容量调节影响到颅内压力变化,而脑桥静脉作为颅内静脉血液流出的最后通路,流出端具有的特殊形态学特征提示其可能是脑血液循环中静脉血液流出的关键环节。由于该段静脉血管壁没有发现平滑肌细胞,也未发现神经纤维组织,而致密分布的胶原纤维本身不具有自主舒缩功能,因此推测该段血管缺乏主动调控机制。研究脑桥静脉流出端参与静脉血液流出的被动调节机制可为下一步针对脑静脉系统临床治疗颅内压增高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