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5条血管的交叉部,形成一个“干”字,其直径范围为2cm,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即可成为TOBS.临床表现以视觉障碍、意识行为异常、头晕、恶心、呕吐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大多数文献报道,TOBS预后差,Sato曾报道[1]TOBS死亡率高达25%.死因主要为脑疝,呼吸循环衰竭.病情恶化的原因可能与匍形血栓形成有关,当基底动脉尖端区域血管狭窄时,血液流经此处易形成涡流,使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聚集,而使匍形血栓进一步形成,梗死范围加大,水肿加重,临床病情恶化.据文献报道,TOBS可出现一到两处梗死后出血病灶,但TOBS多部位梗死后出血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静脉途径不同化疗方案氟尿嘧啶经Baxter泵化疗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情况,为化疗护理提供相关参考。方法对109例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分别采用PICC(A组)、颈外静脉(B组)、外周主干静脉(C组)、外周分支静脉(D组)留置针行氟尿嘧啶经Baxter泵化疗2d和5d。结果1个疗程毕,2d、5d化疗方案A组、B组、c组及D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0、0、50,0%和0、0、32,4%、88.2%;2个疗程毕,上述四组2d化疗方案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0、8,6%、80.0%和5d方案A、B、C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5.6%、70.6%;3~6个疗程毕,A、B组2d、5d方案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2.6%和0、18.4%,C组2d方案静脉炎发生率为37.5%。结论Baxter化疗泵使用过程中静脉越细、用泵持续时间越长以及静脉接受的疗程越多,静脉炎发生率越高。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及疗程的长短合理选择用药方法与血管。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少见的血管异常性疾病.20世纪80年代Smoker等研究了正常基底动脉和异常基底动脉的CT表现,提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概念[1].国内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研究往往限于影像学领域,许多临床医生对该病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将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13例,根据是否存在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血肿扩大组,明确血压、早期使用甘露醇、血肿特点、发病时搬动与血肿扩大的关系。结果 (1)血肿扩大组入院时收缩压200mmHg者占40.34%,非血肿扩大组占12.37%;血肿扩大组入院时舒张压110mmHg者占57.14%,非血肿扩大组占26.80%,两组比较,血肿扩大组血压明显高于非血肿扩大组,差异显著(P0.01)。(2)血肿扩大组早期(发病6h内)使用甘露醇者占85.71%,非血肿扩大组占54.12%,差异显著(P0.01)。(3)血肿扩大组丘脑出血占38.66%,显著多于非血肿扩大组的26.28%(P0.05);血肿扩大组出血量20ml者58.82%,显著高于非血肿扩大组的16.50%(P0.01);血肿扩大组血肿形态不规则者93.28%,显著高于非血肿扩大组的61.34%(P0.01)。(4)血肿扩大组存在搬动史者57.98%,非血肿扩大组41.75%,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压升高(收缩压20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发病早期(6h内)使用甘露醇、丘脑出血、出血量大于20ml、血肿形态不规则、发病早期存在搬动是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格林-巴利综合征247例临床治疗与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为了更进一步探讨成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1994年~2003年我院收治的247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地塞米松常规治疗轻型54例患者治愈率48.2%,中型60例治愈率31.7%;甲强龙冲击治疗轻型治愈率62.5%,中型治愈率28.6%;丙种球蛋白治疗中型治愈率50%,重型治愈率36%。9例患者死于心脏骤停。结论激素对轻、中型治疗有一定效果,丙种球蛋白尤其适合重型GBS的治疗。GBS预后较好,心脏骤停是不容忽视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7.
小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深入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7年4月~200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51~60岁为高发年龄段,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病及心脏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此外.头痛重要又易被忽视.占本组患者的32.7%。头部CT48h内阳性率30.8%。头部MRI确诊率100%。46例经内科保守治疗.6例行外科于术治疗.总治愈率48.1%.死亡率5.8%.脑疝为主要死因。结论中老年人持续出现眩晕、共济失调要注意小脑梗死的可能.头部MRI确诊小脑梗死优于头部CT.一般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病情严重者应外科手术,防治脑疝。  相似文献   
8.
范佳 《大家健康》2013,(13):126-127
目的探究全系统性护理对骨科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采取全方位护理方案,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骨外科老年患者98例,随机等分为A、B两组,研究A组采用全方位系统性护理,对照B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结果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除了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也大为减轻。结论加强护理可明显提高骨科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方位系统性护理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微小RNA let-7a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anti-let-7a组和GFP组,每组各12只大鼠,假手术组大鼠为假手术组。对照组、anti-let-7a组和GFP组分别经尾静脉给予生理盐水、表达anti-let-7a的AAV-9质粒或者对照空质粒实验,然后通过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模型建立24 h后,TTC法检测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表达,ELISA和qRT-PCR检测脑组织中TNF-α和IL-6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qRT-PCR和荧光报告基因验证let-7a对MKP1表达的调控。结果 anti-let-7a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GFP组和对照组,脑组织内凋亡细胞数、caspase-3、TNF-α和IL-6的表达明显低于GFP组和对照组。let-7a可与MKP1 mRNA 3’UTR端结合,下调MKP1在PC12细胞中的蛋白表达。结论敲除let-7a可通过调控MKP1表达,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