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和红细胞变形/聚集指数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以及Lpa与其它血脂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无心脑血管、肾脏等大血管合并症和酮症酸中毒)患者43例为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47例为对照组。于清晨空腹抽血测血脂、Lpa、红细胞变形/聚集指数。比较两组间各指标水平的差异,并对两组Lpa与红细胞变形/聚集指数及其它血脂作相关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存在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Lpa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红细胞变形/聚集指数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Lpa在糖尿病组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p〈0.01),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甘油三酯呈负相关(p〈0.01)。结论1.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但在高甘油三脂条件下Lpa无明显增高。2.高浓度的Lpa可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红细胞聚集,导致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暴饮性饮酒对小鼠脑组织中氧自由基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急性暴饮性饮酒的小鼠动物模型,检测其血液中乙醇的浓度,进行大脑病理解剖学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然后测定该动物模型以及正常动物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水平。结果在单次乙醇胃灌注小鼠大脑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显微镜下病理学变化,然而单次乙醇胃灌注可以使小鼠脑组织中SOD的活力显著降低(P<0.01);而使MDA含量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一次性大量饮酒可以导致小鼠大脑氧自由基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水平的变化,表现为降低降解自由基酶的活力和升高氧自由基的水平,从而可能造成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细胞素(E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梗死面积、神经损害的关系,从临床方面探讨二者在脑梗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70例脑梗死患者第三天和病后14 d的血浆采用免疫分析法内皮细胞素、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进行不同时程和同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进行相关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 70例脑梗死患者第3天时血浆ET、MMP-9浓度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血浆ET、MMP-9水平CTV≥10 cm3、与CTV<10cm3比较(P<0.05).不同程度神经功能受损患者血浆ET、MMP-9水平CSS >30与CSS≤30之间比较(P<0.05).ET、MMP-9 水平呈正相关,(r=0.428,P<0.001).结论 ET、MMP-9参与脑梗死的病理过程,脑梗死急性期血浆ET、MMP-9水平可作为判断梗死面积大小、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分析36例采取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有效率为98.7%,除5例短暂性面瘫及1例听力明显下降外,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254例高血压脑出血施6种外科术式的研究,分析各种术式的优缺点和适应证,认为出血量较大,脑受压明显,首选开颅血肿清除术。出血量中等、脑受压中度,首选钻孔双套管引流术。血肿位置浅、出血量中等以下,可锥颅置管引流。出血破入脑室,宜行脑室引流术  相似文献   
6.
大脑半球切除术后远期追踪白玉廷,肖立崇,冯利东1986年4月至1987年6月,我们为3例婴儿脑瘫合并顽固性癫痫的患者,行大脑半球切除术。现术后9年2例,10年1例。3例中2例为左半球萎缩,1例为右半球萎缩。均因产伤所致,偏瘫侧肢体肌张力高,呈痉挛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予药物综合治疗,局部亚低温组(30例)在药物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病第3、14日时,局部亚低温治疗组血清CRP(1.98±0.45)mg/dl、(0.86±0.23)mg/d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血清CRP(3.32±0.69)mg/dl、(1.86±0.36)mg/d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出血后C-反应蛋白,减少炎症反应,发挥保护脑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干扰素-α(IFN-α)对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进展期MPN病例,其中包括76例JAK2V617F突变阳性或阴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34例JAK2V617F突变阳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分别接受IFN-α及羟基脲(HU)治疗半年以上,分析其临床数据,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 JAK2V617F(+)的ET及PV患者,IFN及HU治疗组间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5% vs. 85.7%;87.5% vs. 83.3%,P>0.05),IFN治疗组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HU治疗组(84.2% vs. 52.4%;87.5% vs. 50.0%,P<0.05)。JAK2V617F(-)的ET患者,IFN和HU治疗组间总缓解率(82.4% vs.78.9%)及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58.8% vs. 57.9%)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IFN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栓事件、脾肿大、骨髓纤维化发生率均较HU治疗组低,且HU治疗组血液学(1~2级)不良反应较IFN组更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AK2V617F突变阳性的ET和PV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无疾病进展生存,且对JAK2V617F阳性PV患者摆脱静脉放血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肌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肘痉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选择性肌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病儿肘部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81侧)肘部痉挛状态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病人术后均感肘部痉挛状态缓解,术后6周运动功能改善75侧(92.6%).平均随访26个月,肘部痉挛状态缓解77侧(95.1%),运动功能改善73侧(90.1%),生活质量提高61例(93.8%).结论选择性肌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脑瘫病儿肘部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