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后颅窝硬膜下血肿(SHPCF)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19例外伤性SHPC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次头颅CT示SHPCF 13例,复查示SHPCF 4例,先行幕上血肿清除的病例,术中探查及术后复查发现SHPCF 2例。7例行保守治疗,12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死亡2例。生存的17例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预后按GOS分级:植物生存1例,重残2例,中残5例,良好9例。结论外伤性SHPCF病情危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CT引导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引导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自2005年至2006年收治的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麻下安装ASA602A型定向仪,CT扫描后导人手术计划系统,选择血肿最大层面,取血肿中心偏后1~1.5 cm处为靶点,测得坐标,设计手术切121及入路,全麻下环钻开颅,颅骨孔直径约3 cm,导入血肿排空针,排出部分血肿后,置入神经内窥镜进行血肿清除并止血. 结果 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达60%~70%10例;80%~90%11例;达90%以上4例,给予拔除引流管.72 h复查颅脑CT,患者血肿清除率均达90%以上,均拔除引流管.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示显著好转14例:好转9例;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10d、14 d死于肺部感染. 结论 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定位精确、微创、血肿清除率较高和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单侧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1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单侧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对采用单侧半椎板开窗方式切除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16例患者的手术和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15例术后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随访脊柱稳定性好,1例术中改全椎板手术。结论单侧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髓外良性肿瘤,且肿瘤大部分偏向椎管一侧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优点,也有暴露受限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Dandy-Walker综合征患儿腹腔分流术前后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选择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收治的共6例Dandy-Walker综合征患儿(包括Dandy-Walker畸形1例、Dandy-Walker变型5例),主要表现为小脑蚓部缺损,小脑幕、窦汇区上移,第四脑室显著扩张,后颅窝囊性病变,幕上脑室扩张、积水(1例);或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小脑半球受压,第四脑室扩张,后颅窝囊性病变,幕上脑室扩张、积水(5例)。分别行右侧侧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或后颅窝囊肿-腹腔分流术(4例),手术顺利,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2.31~7.00年,术后脑积水和后颅窝囊性畸形均逐渐减轻,3例预后良好,大脑半球和小脑发育良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智力正常;3例预后一般,遗留轻度小脑平衡障碍(1例)或孤独症、幽闭恐惧症(1例),合并神经皮肤黑变病患儿遗留言语功能、运动功能、智力障碍(1例)。结论 表现为脑积水的Dandy-Walker综合征患儿经单分流术纠正脑积水后,大脑结构可获得良好发育,其中Dandy-Walker变型小脑蚓部良好发育,而Dandy-Wal...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为特点,好发于年龄45岁以上,常伴有重要脏器功能的改变。一旦发病,虽经积极治疗仍有较高的致残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较大的负担,是当今治疗的难点。我院自1994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520例,均采取综合措施治疗,效果良好,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内窥镜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采取神经内窥镜下清除血肿术(治疗组)与CT定位下血肿抽吸尿激酶溶解术(对照组)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的各种主要临床指标,包括术后昏迷时间,术后48小时复查颅脑CT血肿残存小于20%率,术后外引流时间及出院时按ADL分级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取神经内窥镜清除脑内血肿的各种主要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内窥镜清除脑内血肿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先进的方法之一。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7.
尿激酶辅助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激酶辅助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定向组)采取立体定向血肿次全排空术,术中血肿腔置管,术后残留血肿采取尿激酶溶解。以拔管时间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与同期采取CT定位下钻孔抽吸血肿及尿激酶溶解术(抽吸组)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定向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抽吸组,疗效明显好于抽吸组。结论尿激酶辅助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清除血肿较彻底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性 ,1 5岁 ,学生 ,2 0 0 0年 1 1月 30日入院。近 3个月间隙性头痛 ,以后枕部为重 ,伴右侧肢体麻木及酸痛 ,右侧听力下降 ,声嘶、偶有饮水呛咳。查体 :视乳头边界稍模糊 ,右侧面部痛觉减退 ,右侧听力、视力减低 ,咽反射迟钝 ,伸舌偏向右 ,右舌肌萎缩 ,右侧肢体痛、触觉、温度觉减退 ,深感觉正常。MRI(5582 ) :延髓右背侧见 1 5cm× 1 5cm× 2cm稍短、T1较长T2信号影 ,下缘有 2cm× 3cm× 3cm短T1、长T2信号影相连 ;右侧小脑半球可见较长T1信号 ,长T2信号不规则、边界欠清。C5脊髓内可见一结节样稍短T1、较…  相似文献   
9.
2750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救治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有效的治疗手段与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7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发现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和坠落伤。损伤类型多为硬膜下血肿,其次为硬膜外血肿和多发性血肿。临床征象主要是意识障碍、锥体束征和瞳孔改变,治愈好转率为61.2%,病死率为21.4%。结论笔者认为早期诊断,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缓解颅内压,加强专科监护,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使该类病人获得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神经内窥镜治疗梗阻性脑积水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采取神经内窥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15例进行总结,探讨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在神经内窥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结果:手术后患者头痛、呕吐、脑室扩大等临床表现有明显的缓解。结论:神经内窥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