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患者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选用10项神经心理测验对53例双相障碍患者未患病的一级亲属、97例正常对照个体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结果亲属组的即刻逻辑记忆分为(9.11±2.95)分,明显差于对照组(12.06±3.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亲属组的延迟逻辑记忆分为(6.89±3.41)分,明显差于对照组(10.06±3.3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亲属组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测验分类数为(4.57±1.75)个,明显少于对照组(5.15±1.27)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障碍患者一级亲属可能具有言语记忆和执行功能障碍,其受损的认知功能可能是双相障碍的遗传"内表型"指标。  相似文献   
2.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三维人格特征。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PQ)对78例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患者组)、53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新属组)及97名正常对照个体(对照组)进行三维人格特征的评定。结果患者组寻求新奇维度(NS)和伤害回避维度(HA)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亲属组NS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和亲属组的NS1、NS2、HA1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冲动、寻求刺激、悲观是反映双相情感障碍遗传易感性的人格特征,NS维度可考虑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内表型"标志。  相似文献   
3.
神经发育危险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危险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前分裂样及分裂型特质量表(PSST)和病前社会适应量表(PSA),对166个家系中的3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307名正常同胞(对照组)进行评定和病例-对照研究,并将所有研究对象以PSST和PSA评分按照1/3位数划分为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进行比较。对两组神经发育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1)经病例-对照分析,高热惊厥及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比数比(OR)值分别为6.05和2.64,P值为0.02和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亦提示这两个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高热惊厥的OR=4.7,P=0.06,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的OR=2.7,P=0.02)。(2)高热惊厥、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与PSST和/或PSA高分数有一定关系。PSST及PSA的高分和中分者患精神分裂症的机会较低分者增加(P<0.001)。结论高热惊厥及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这两个因素可能与儿童、青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CCMD-3诊断标准选择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47例)及氯氮平组(43例)分别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在治疗第8周末,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2.34%及69.77%(P〉0.05);两组的PANSS总分的减分率分别为69.3%及67.8%(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除治疗末PANSS的阴性症状分阿立哌唑组较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外,其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次,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为焦虑、头痛、失眠、胃肠道反应等,未发现有明显的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反应。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及阴性症状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微,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米氮平是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特异性五羟色胺能抗抑郁药,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有别于其他抗抑郁药。本研究拟评价米氮平与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选择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试验期为6周。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的痊愈率分别为44%及41%,有效率分别为77%及75%(P>0.05)。两组HAMD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减分率分别为71%及74%,两组间HAMD总分及减分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米氮平组较万拉法新组不良反应较多的为嗜睡、体重增加,而失眠、胃肠道副反应少见。结论 米氮平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起效快,并有较好的抗焦虑、改善睡眠作用。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经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对照分析羊礼军郑崇芬李建勋陶用富陈建明近年来,妇女精神卫生得到广泛研究和重视。据报道[1],女性较男性有较多的抑郁发作机率。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物———生殖生命周期变化,各个时期的抑郁发作特点,特别是绝经后妇女抑郁发作与绝经前妇女抑...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的MMP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MMRI与精神分裂症病程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诊断意义,分析了200例接受MMPI测查的病人资料,结果发现效度量表模式与病程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我院精神科10年间820例老年期精神病患者进行住院概况分析,发现老年期疾病中,仍以精神分裂症居多,但有递年逐渐减少趋势;从住院的构成比看,老年期精神病患者逐年增多,其中功能性精神疾病逐渐减少,器质性精神疾病逐渐增多,主要残废原因是肺心病发感染及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9.
探讨双相障碍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特点,为双相障碍的遗传"内表型"指标的确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提高治疗抑郁症疗效的方法.方法 对首次住院诊断为抑郁症的病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入贝克认知疗法组和矫正体验心理疗法组进行约10周对照研究,随访1年,并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Hamilton焦症量表对治疗前后及随访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结束与随访时两组间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41.67%及52.27%,P<0.05).结论 2种方法对抑郁症治疗均有效,但矫正体验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