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个致痫灶经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极为困难。常规的脑叶切除术可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一般认为不适应手术治疗。我院于1994年2月至1998年2月间采用联合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1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本组术前使用标准的癫痫灶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2.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87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 ,我们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342例 ,对其中 87例重症 (IV级 )患者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由于术中注意脑保护 ,术后行腰穿放脑脊液及多系统监护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6 0例 ,女 2 7例 ;年龄<49岁 2 2例 ,5 0~ 5 9岁 5 1例 ,>6 0岁 1 4例 ,最大年龄 74岁 ,平均 5 3岁。均有高血压病史。脑出血至入院时间 1~ 72小时 ,平均 8.5小时。发病前患糖尿病者 6例 ,慢支长期吸烟者1 4例。入院时 GCS评分均 <8分。按多田公式计算 ,本组出血量 2 0 ml者 3例 ,2 0~ 5 0 ml…  相似文献   
3.
成年SD大鼠动眼神经再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动眼神经损伤后不能再生,功能不能恢复.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在临床上成功修复了动眼神经损伤,尽管仅是个案报道,功能恢复也不够理想,但这使人们重新对颅神经损伤后再生和功能修复产生了信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神经放射学、显微外科技术和神经组织学检查技术的进步,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但迄今尚未阐明动眼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规律,临床尚缺乏有效的修复技术.因此,作者试图通过研究动眼神经功能修复的解剖学和组织学基础,来探索动眼神经再生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 33 3%~ 5 8 9% [1] ,肿瘤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除少数星型细胞瘤、毛细胞型细胞瘤可视为良性 ,预后较好外 ,多数病人预后较差 ,平均存活 3~ 5年[2 ] 。目前脑胶质瘤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肿瘤切除越彻底 ,病人预后越好。但传统手术很难准确识别肿瘤边界 ,不利于肿瘤全切及保护重要功能结构 ,影响了病人预后。本文收集我院1992年 7月 - 1998年 8月手术治疗脑胶质瘤 97例 ,其中显微手术 32例 ,传统手术 6 5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及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97例患者 ,男 6 6例 ,女 31例 ,年龄 10~ 6 9岁 ,平均 3…  相似文献   
5.
尽管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近年来颅咽管瘤的手术全切除率可达70%~90%,死亡率降至0%~11%,不少学者提倡显微手术全切除[1—6]。但是颅咽管瘤的治疗仍有争论[7—10],同时有人建议治疗应采用具有个性的方法[10]。中老年人囊性颅咽管瘤,且肿...  相似文献   
6.
动眼神经功能修复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成年SD大鼠动眼神经损伤后功能修复的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正常对照组(10只),动眼神经不损伤,其余35只大鼠均在海绵窦内切断右侧动眼神经主干,第二组为损伤对照组(5只)不予缝合,第三组和第四组立即用11-0无创缝线行端端对位缝合,定期观察动眼神经功能并进行神经组织学和解剖学研究。结果动眼神经包含粗细两种纤维,直径呈双峰分布。动眼神经核内运动神经元按功能不同集中分布(形成亚核)。动眼神经损伤后,核内的神经元数量减少(仅为损伤前的1/3)、亚核分布特征消失,再生轴突的数量明显增加,超过损伤前的水平,但以细纤维为主,双峰分布特征消失。瞳孔括约肌的功能恢复速度与最终的恢复水平明显优于眼外肌。结论动眼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和非特异性增生及其再生轴突在效应器上的迷行分布影响了动眼神经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损伤对SD大鼠动眼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经幕下和眶上裂切断和修复动眼神经,术后通过前庭眼反射评估眼外肌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恢复程度,经右侧上直肌注射辣根过氧化酶,逆行追踪中脑动眼神经核团内神经元分布,进行动眼神经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结果经眶上裂干预动眼神经的实验组大鼠新生神经纤维对眼外肌支配的特异性较高,其眼外肌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经幕下干预动眼神经的实验组大鼠。结论动眼神经损伤部位距离眼外肌越近,最终的神经功能恢复就越好,这与再生神经纤维通过损伤部位时的迷行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脑膜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脑膜瘤一例付鹏辛昌明陈涛朱宁喜患者女,42岁。因头痛1年,伴右侧肢体力弱1月入院。查体:双侧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右侧中枢性面及舌瘫,右上、下肢肌力Ⅳ级,病理征阳性。头颅CT平扫示左额颞顶部有多个圆形高密度灶,均与脑膜相连,局部硬脑膜增厚,大者约...  相似文献   
9.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livered early after injury to the proximal nerve stump has been proposed as a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enhancing the speed and specificity of axonal regeneration following nerve injury. In this study, the injured oculomotor nerve was stimulated functionally by an implantable electrode. Electromyographic monitoring of the motor unit potential of the inferior oblique muscle was conducted for 12 weeks in two injury groups, one with and one without electric stimulatio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t 2, 4, 6, 8 weeks after functional electric stimulation of the injured oculomotor nerve, motor unit potentia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such that amplitude was longer and spike duration gradually shortened.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injured oculomotor nerve has the potential for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but this ability is not sufficient for full functional recovery to occur. Importantly, the curr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covery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injured oculomotor nerve can be promoted with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损伤对Sprague-Dawley(SD)大鼠动眼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Ⅰ组大鼠(n=24)经幕下、实验Ⅱ组(n=24)大鼠经眶上裂干预动眼神经,术后通过前庭眼反射评估眼外肌在垂直、水平方向的恢复程度。经右侧上直肌注射辣根过氧化酶(HRP),逆行追踪中脑动眼神经核团内神经元分布;48h后行动眼神经组织学、解剖学研究。结果实验Ⅰ组大鼠支配上直肌的神经纤维有45%~51%由对侧中脑运动神经元发出:实验Ⅱ组81%~87%由对侧中脑运动神经元发出,神经元在中脑的分布更接近正常大鼠。实验Ⅱ组大鼠眼外肌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实验Ⅰ组大鼠。结论动眼神经损伤部位距离眼外肌越近,最终的神经功能恢复水平越好,这可能与再生神经纤维通过损伤部位时的迷行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