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50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及手术探查结果,探讨AVM的深、浅及供血、引流血管数量与出血发生率的关系。经统计比较发现:深部较浅部AVM出血率高;供应动脉条数多于导出静脉条数者及仅有单条导出静脉出血率最高,并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对这些AVM患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并结节性硬化复征的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l临床、影像学以及病理学表现特征。方法对1998—2005年收治的9例合并结节性硬化复征的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治疗原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均位于室间孔周围,符合结节性硬化复征的临床诊断标准;男女之比为8:1。CT检查肿瘤实体部分呈等或稍高密度,肿瘤边界清楚,瘤内有钙化灶。MRI扫描T1WI肿瘤实体部分多呈等信号,少数可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体部分呈均匀强化。其中8例同时伴室管膜下结节,5例伴有皮质结节。其中6例经额叶皮质入路,3例经胼胝体一穹窿间入路切除肿瘤;肿瘤完全切除者7例,次全切除(〉90%)者2例,无一例手术死亡。随访2—8年,肿瘤完全切除者无复发。结论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结节性硬化复征的特征性病变,手术完全切除者预后良好。结节性硬化复征所伴室管膜下病变如位于室间孔周围,引起脑积水或呈现逐渐生长趋势者。应考虑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脊髓手术中的神经电生理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外科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我国这项工作则在稍后时间起步。由于脊髓神经外科在我国的发展中较滞后,因此,脊髓手术的神经电生理监测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尚需积极发展。脊髓、脊柱手术的神经电生理监测自有其特点,既要监测脊髓又要监测神经根,既要监测运动神经又要监测感觉神经,还要顾及二便功能。监测手段目前主要包括术中肌电图(EMG)和诱发电位,但是随着近年来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方法和应用范围已经有了飞跃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明胶海绵修补经蝶垂体瘤术中小脑脊液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在经蝶垂体瘤手术中用明胶海绵修补小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 在所有 42例显微镜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 ,16例术中发生流泪样小脑脊液漏 ,但是不伴明显的蛛网膜缺损 ,术中用明胶海绵修补脑脊液漏。结果 用明胶海绵修补 16例小脑脊液漏 ,没有术后腰穿脑脊液持续外引流 ,15例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 ;发生脑脊液漏 1例为复发垂体瘤 ,术后第 3天出现脑脊液漏 ,经腰穿脑脊液持续外引流 5天自愈。结论 应用明胶海绵修补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小脑脊液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绝大多数不用腰穿脑脊液持续外引流。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高剂量率分割照射方法对48例位于手术难以切除部位或经综合治疗复发的病人进行间质内放射治疗。本文对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近期治疗效果(肿瘤体积变化,肿瘤消退速度以及临床症状),远期疗效(平均生存期,一年生存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提示:脑放射损伤是本技术的主要并发症;本方法对手术难以切除的脑深部肿瘤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对经综合治疗复发的病人,延长生存期可达半年。  相似文献   
6.
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外伤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对急性脑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速度的改变,以及颅内压增高支尼莫地平治疗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PCNSML)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例PCNSML的临床资料 ,归纳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是颅内少见的肿瘤 ,其临床特点和影像表现多变、临床误诊率高 ,平均生存时间只有 13 8个月。结论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好发于 4 5~ 6 5岁 ,发展迅速 ,临床和影像学方法容易误诊 ,病理诊断是必需的 ,放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Ⅱ期临床试验评价盐酸法舒地尔(FSD)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所致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对照方法。观察64例颅内动脉瘤破所致SAH。分为A、8两组各32例。治疗方式:手术夹闭47例,介入治疗17例。治疗方法:A组FSD 30mg+生理盐水40mL/次、3次/d,B组尼莫地平8mg(40ml)/次、3次/d。比较用药前后两组临床表现、意识变化以GCS、病情以Hunt&Hess分级、预后以GOS 为指标,CT、TCD,生命体征,肝、肾功能、血K、Na、Cl及血、尿、便常规。结果(1)总体病情两组均明显好转,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8)。(2)头颅CT:用药前无低密度区者用药后亦未见到改变。(3)TCD:治疗前MCA平均流速(单位:cm/s)A组97.15±51.01,治疗后第 7、14天分别下降为90.64±40.93,78.52±25.62;B组91.06±22.20,治疗后第7、14天分别为84.53± 26.17,85.88±35.8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6)。(4)预后:总有效率A组93.94%(PP)、 93.94%(ITT)和93.94%(GOS);B组相应为96.88%、94.12%和96.8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对于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血、尿、便常规没有任何影响。结论此药具有安全、可靠和有效性.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是一种新型抗CVS药物。  相似文献   
9.
5例椎管内巨大脊神经鞘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椎管内脊神经鞘瘤是临床常见肿瘤,它占整个椎管肿瘤的1/4,超过髓外硬脊膜下肿瘤的1/3[1]。我们通常把临床少见的、累及多个脊髓/椎体节段的脊神经鞘瘤理解为巨大型椎管内脊神经鞘瘤。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5例巨大型椎管内脊神经鞘瘤,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女4例,年龄28~56岁,平均41.2岁。首发症状均有根性疼痛,病程1.5~4.5年,平均2.8年,均有长期按颈椎病、腰椎病治疗病史。住院时所有病例的根性疼痛症状均已缓解,病人主诉头痛、走路不稳2例,肢体麻木伴无力3例。5例都有肢体肌力下降和深、浅感觉减退,…  相似文献   
10.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2006年间收治的18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就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病人共行手术23次,全切10例,次全切9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辅助传统放疗6例,辅助γ-刀治疗3例。15例原发病例中5例复发,平均复发时间76.75个月。发生颅内转移2例,发生神经系统外转移2例。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不同于脑膜瘤,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并可以发生神经轴和神经系统外转移,争取手术全切 剂量不少于50Gy的辅助放疗应作为常规的治疗方案。对于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病人需终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