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夫】。中医中药治疗DPN历史悠久,尤其是通过改变给药方式及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使用,在改善DPN症状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生存素(survivin)测定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22例健康体检者)、乳腺癌患者无转移组(24例)和乳腺癌患者有远处转移组(32例)血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survivin表达水平为0.31±0.06 ng/ml;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为0.49±0.05 ng/ml;有转移的乳腺癌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为1.02±0.18 ng/ml。统计软件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urvivin在乳腺癌患者(包括无转移组和转移组)的表达升高(P<0.01);而乳腺癌转移组中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结论血清survivin的蛋白质表达的定量检测可作为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预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在细菌活性检测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MTT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活性以及鲍曼不动杆菌对丁胺卡拉霉素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对两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细菌浓度增加,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TT法检测的活菌或死菌的吸光度值均增加,但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的同一浓度的活菌和死菌的吸光度值之间差别不大,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用MTT法检测的同一浓度死菌吸光度值相比,MTT法检测的活菌吸光度值明显增加,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TT法检测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丁胺卡拉霉素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均与临床药敏结果一致.结论 同微量肉汤稀释法一样,MTT法可以用于检测细菌活性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4.
背景:对骨密度测量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对髋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测定方面的质量控制国内目前尚未见报道。 目的:比较应用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髋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骨的短期精密度差异。 方法:根据骨质疏松程度分类标准,将20例受试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严重骨质疏松组。1个附带软组织的死体髋部由川北医学院人体解剖实验室提供。采用DPX-MD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每例受试者髋部骨骼的骨密度,1次/d,连续测定5 d。各部位的骨密度值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由不同骨密度的均值除标准差得到变异系数,即短期精密度。 结果与结论:髋部的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大转子内区、髋部总体这5个区域比较,各组每例受试者均为髋部总体骨密度的变异系数最小,说明髋部总体区的短期精密度最好,股骨颈次之,Ward三角区骨密度的变异系数最大,这可能与其难准确定位有关。骨量正常组骨密度变异系数小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严重骨质疏松组,其短期精密度最好,死体各区域骨密度的变异系数值均大于上述4组,说明其短期精密度最差。结果提示不同条件髋部骨骼的短期精密度存在差异,在临床药物疗效观察过程中进行骨密度检测时,可选择影响最小的髋部总体区域,其次为股骨颈部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棓丙酯是否可影响红细胞溶血及其渗透脆性。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棓丙酯(256μg/ml、128μg/ml、64μg/ml、32μg/ml、16μg/ml、8μg/ml)与红细胞悬液孵育12小时,肉眼观察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溶血程度;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检测药物处理后各组红细胞的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再用氰化高棓铁血红蛋白法检测各组的最大脆性溶血情况。并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肉眼观察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显示不同浓度的棓丙酯处理后,各组红细胞悬液无明显溶血,各药物处理组的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与正常人和对照组的渗透脆性比较无显著差异;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各处理组的最大脆性溶血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棓丙酯对红细胞溶血和渗透脆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棓丙酯与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抑菌作用.方法 根据临床药敏结果选取9株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和鲍曼不动杆菌标准菌株ATCC19606作为实验对象,用棋盘滴定法测定棓丙酯分别与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联合抑菌效应.结果 除鲍曼不动杆菌标准菌株外,9株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对三种抗生素皆耐药,棓丙酯对各株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耐药株和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基本相同;棓丙酯分别与头孢他啶、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联用后抑菌作用表现为相加.结论 棓丙酯对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与抗生素联用后抗菌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外排泵基因adeR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分布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初步探讨外排泵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84株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adeR的分布情况,并根据PCR结果将菌株分为adeR基因阳性组和adeR基因阴性组,比较两组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结果 PCR结果显示,收集的鲍曼不动杆菌adeR基因阳性率为70.24%(59/84);adeR基因阳性组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3.93%、90.74%、84.75%和67.80%;adeR基因阴性组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58.33%、73.91%、56.00%和44.00%;两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排泵基因adeR在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中的检出率较高,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高度相关,提示外排系统是该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几味中药单体(柚皮素、柚皮苷、小檗碱半硫酸盐、棓丙酯)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新的药物.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培养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中药单体处理后的2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2株标准菌株的牛长情况.结果 柚皮素、柚皮苷和小檗碱半硫酸盐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标准菌株无抑制作用;棓丙酯能影响鲍曼不动杆菌生长,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64~128μg/ml,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为128~61μg/ml.结论 棓丙酯能抑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可作为一种潜在新药用于临床;从中药单体中寻找抗菌药物是解决目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蔡燕  陈先卓  彭乙华  唐中  刘青松  蒋红  杨明辉 《重庆医学》2012,41(5):432-434,412
目的通过比较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存活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凋亡抑制因子存活蛋白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方法 T-A克隆制备存活蛋白定量PCR标准品pTA/存活蛋白;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3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组织(实验组)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对照组)中存活蛋白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并分析存活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FQ-PCR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存活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1.82%(27/33),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39.40(1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与FQ-PCR结果一致,但对照组中的阳性细胞多为炎症细胞(非上皮细胞);存活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P<0.05)。结论存活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发生、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