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200例,计算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溶栓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轻度缺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PLT、aPTT、PT、TT、Fbg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T、Fbg水平下调(P0.05),aPTT、PT、TT上调(P0.05)。结论双重抗血小板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方法,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是出生神经发育缺陷及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活力的降低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MTHFR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基本清楚。本文对MTHFR基因进行相关描述,并对两个多态性C67T和A1298C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研究的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文献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提取证候要素,总结分布特点。方法:检索CBM、CNKI、万方、VIP数据库(截止至2011年9月),收集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文献,进行证候要素分析、提取。结果:纳入文献37篇,报告病例3 078例,报道证候类型26种,以肝胃郁热和肝胃不和为主;证候要素16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病性证素中实证证素以热、气滞、湿为主,虚证证素以阳虚、阴虚多见。结论:反流性食管炎证候类型以肝胃郁热和肝胃不和为主,主要病位在胃、肝、脾,病性以实证为主。  相似文献   
4.
回顾研究发现,既往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如纳入及排除标准不严格,难以保证西医“病”与中医“证”之间关系的对应性;基于部分学者经验的病例观察表(CRF)难以获取Hp相关性慢性胃炎在自然状态下的四诊信息;对环境、发病季节、气候等有可能影响中医证候的因素考虑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果;对以单一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忽略了复合证型的存在,致使研究结果过于片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COPD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地区3家医疗机构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诊治的COPD患者进行COPD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COPD患者495例参与本研究,男性301例,女性194例。年龄49~81岁,以60~81岁所占比例较高,占64.45%。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350例(占70.70%)。稳定期299例(60.40%)。病程2~5年。COPD患者对COPD发病是否有致死性、COPD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2项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79.60%、82.22%,对COPD的治疗及预防中接种疫苗的知晓率最低,为41.01%。对COPD的致病因素、COPD预防及治疗的需求较高,分别为89.09%、87.07%,对专业护理技能的需求最低,为61.01%。对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发放健康宣传手册的需求较高,分别为94.34%、88.08%,对宣传、公示栏的需求最低,为42.42%。结论 COPD患者对于COPD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有限,对COPD的致病因素、COPD预防及治疗等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较大,患者更倾向于与医护人员面对面交流以及从分发的健康手册中了解COPD的疾病知识。  相似文献   
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是出生神经发育缺陷及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活力的降低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MTHFR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基本清楚。本文对MTHFR基因进行相关描述,并对两个多态性C67T和A1298C与精神分裂症关联研究的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甲钴胺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合并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123例脑卒中后出现肩手综合征合并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肌肉注射甲钴胺联合康复治疗,B组给予肌肉注射甲钴胺治疗,C组单给予康复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Brunnstrom分期变化、简式Fugl-Meger运动功能(FMA)、Barthel指数(BI)分值的变化。结果 A组较治疗前HAMD、VAS分值明显下降,FMA、BI分值明显升高,Brunnstrom分期明显改变,HCY水平明显下降;B组HCY水平、HAMD有所下降,VAS、FMA、BI分值及Brunnstrom分期无明显变化;C组各项分值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与抑郁的发生呈正相关,抑郁程度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与抑郁的发生有关,抑郁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关。甲钴胺联合康复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明显改善其抑郁的状况,且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是临床值得推广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外周血小RNA(miRNA)-124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关系,探讨miRNA-124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纳入颅脑损伤患者109例,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35例,中度损伤组45例,重度损伤组29例,同时纳入正常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受伤后24 h分别采集各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检测miRNA-124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miR-124表达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颅脑损伤组高于轻度损伤组(P<0.05),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损伤组患者外周血miR-124和Treg比例呈正相关。结论:颅脑损伤后,miRNA-124可能参与对Treg细胞增殖的调节,调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临床证候分类,为临床证候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频数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反流性食管炎中医临床证候常见3个类型,分布特点为:类肝胃不和证(65例)>类肝郁脾虚证(25例)>类脾虚气滞证(20例),以实证为主,虚实夹杂证亦多见。结论:通过建立反流性食管炎的因子分析模型,揭示了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辨证规范化的建立打下了一定基础,并丰富了证候分类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梗死部位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选择26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严重程度,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262例患者中确诊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发生率为45.8%。抑郁组患者与非抑郁组患者左侧卒中发生率分别为51.7%和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患者梗死灶位于皮质者比例显著高于非抑郁组患者(63.3%VS.33.8%,P〈0.05);抑郁组前部病灶比率显著升高(66.7%VS.22.5%,P〈0.05);在轻度、中度及重度抑郁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患者脑梗死部位关系密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