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皮肤缺损创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参与皮肤缺损创面修复重建表皮的可能性,为组织工程化皮肤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自体来源的骨髓MSCs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后,以Ⅰ型胶原为载体植入兔背部左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治疗组),右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仅植以Ⅰ型胶原作为对照组。于术后6、12天观察创面收缩率,记录愈合时间;术后4、5周切取创面中央再生皮肤组织,行常规病理和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创面收缩率,治疗组>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治疗组<对照组(P<0.05)。常规病理检测治疗组再生皮肤表皮层明显增厚,细胞数目显著增多;免疫组化检测,在治疗组再生皮肤附件毛囊内层以及表皮基底层、棘层可见BrdU阳性标记细胞。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可能分化为表皮细胞参与表皮重建并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明胶/聚己内酯(Gt/PCL)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对家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16只家兔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其中8只行同体对照实验,分别以Gt/PCL纳米纤维膜覆盖(Gt/PCL组)、PCL纤维膜覆盖(PCL组);余下8只家兔创面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对照组),各组创面数均为8个.记录创面愈合时间;于伤后3、7、10 d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取创面及创周组织行组织病理学观察. 结果 Gt/PCL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2±1.3)d、PCL组(20.3±1.1)d、对照组为(22.0±0.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PCL组伤后各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其他2组(P<0.05).与其余2组比较,Gt/PCL组真皮层肉芽组织增生少,上皮细胞移行速度明显增快,胶原排列规则. 结论 Gt/PCL电纺复合纳米纤维支架能明显促进家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愈合,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效果比较确切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贴壁筛选法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骨髓中分离纯化并加以鉴定,观察该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其用于组织工程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提取骨髓,通过离心和贴壁筛选培养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位杂交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CD44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测定其生长曲线和贴壁率。结果 通过体外培养和贴壁筛选可获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该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贴壁生长,增殖速度迅速,适应性强,长期传代不改变其生物学特性。结论 体外细胞培养和贴壁筛选能有效分离纯化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扩增稳定。  相似文献   
4.
双环法乳房整形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环法乳房整形手术治疗巨乳及乳房下垂的疗效.方法 对11例乳房下垂或巨乳症患者采用双环法乳房整形术.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效果满意,双侧乳房基本对称,大小适中,松垂状态明显改善;1例由于乳房过大,腺体组织切除过多,早期形态欠满意,经随访观察6个月后形态亦明显改善.结论 经乳晕切口乳房松垂整形术术式设计简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湘潭地区小儿烧伤特点,提高本地区小儿烧伤防范意识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地区2002~2011年10年间小儿烧伤的年龄分布、时间分布、部位分布、致伤原因及院前处理情况。结果 2002~2011年10年问小儿烧伤人数占同时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40.31%;其中,年龄以1~3岁最多(78.85%);烧伤时间以第三、四季度最多;烧伤部位以全身多处烧伤为主;受伤地点以家中居多(96.6%),且伤后未采取处理措施者占90.9%。结论 小儿烧伤重在预防,应加强本地区国人对小儿烧伤的认识程度及防范意识,加强城乡留守儿童,尤其是1~3岁小儿的监管。  相似文献   
6.
背景: 间质干细胞或间质祖细胞的非造血细胞可在体内或体外分化为骨、软骨、肌肉、肌腱、脂肪及骨髓基质,这使得它们成为组织工程领域内非常有价值的种子细胞来源。 目的: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观察其修复跟腱缺损的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3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进行。 材料:1.5~2.5 kg健康成年家兔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动物学部提供,雌雄不限。聚羟基乙酸由威高集团康利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提供。SD大鼠由中南大学实验动物学部提供。 方法:提取家兔骨髓,通过离心和贴壁法培养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分离、扩增。抽取SD大鼠尾腱,制备鼠尾Ⅰ型胶原溶液,并与聚羟基乙酸缝线混合培养构建胶原-聚羟基乙酸支架。将未经体外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胶 原-聚羟基乙酸支架中构建组织工程化兔肌腱模型,以不加入细胞的为对照。切开30只家兔踝部皮肤,分离出兔跟腱,造成3 cm长缺损,实验组15只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预制的组织工程化肌腱移植于缺损处,对照组15只以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支架修复跟腱缺损。 主要观察指标: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兔跟腱缺损的效果。 结果:含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支架及不含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支架回植于体内时大体观察呈条形凝胶状。回植于体内4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见移植处形成条索状组织,聚羟基乙酸缝线已降解。8周时观察可见实验组组织工程化肌腱与受体肌腱组织完好连接,呈条索状,与周围其他组织无粘连,为白色、有光泽的致密腱样组织,对照组所形成的组织较实验组细小、与周围组织有粘连。 结论: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Ⅰ型胶原-聚羟基乙酸为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可明显促进肌腱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59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错位表浅性瘢痕的临床效疗。方法:选取脉冲染料激光联合点阵激光治疗错位表浅性瘢痕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末次治疗后3个月,82%患者皮损改善率超过60%,有效率为100%。结论:脉冲染料激光联合CO_2点阵激光治疗错位表浅性瘢痕安全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脱细胞猪皮移植术联合延迟微型皮移植术运用于大面积深度烧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大面积烧伤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切削痂后行异种皮覆盖,5 d后行延迟微型皮移植术;对照组切削痂后采用传统的异体皮移植术联合微粒皮移植的传统手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微型皮片的成活率、创面封闭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相同,均为90%,创面封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每1%创面治疗费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皮片存活率较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切削痂后行异种皮联合延迟自体微型皮移植术修复效果理想,为大张异体皮加微粒皮移植提供了新的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9.
兔骨髓间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肌腱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贴壁筛选法将骨髓间质干细胞由骨髓中分离纯化,以工型胶原-聚羟基乙酸(PGA)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方法提取骨髓,通过离心和贴壁筛选培养获取骨髓间质干细胞,将骨髓间质干细胞进行分离、扩增,未经体外诱导即接种于胶原-PGA支架中,回植于跟腱缺损部位,借助体内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作用,完成肌腱的重建与再塑形。结果获得重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组织。结论以骨髓间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工型胶原-聚羟基乙酸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肌腱,为解决肌腱损伤、缺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应用臀上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骶尾部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3例(20处)骶尾部压疮患者的创面(5 cm× 10 cm~ 14 cm×17 cm)均采用臀上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结果 本组共13例患者,术后20处臀上动脉穿支岛状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随访6~48个月,其中1例患者复发,其余患者情况良好.结论 应用臀上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联合持续负压引流修复骶尾部压疮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