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膝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为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手术治疗主要有关节镜清理、人工膝关节置换。目前关于骨关节炎治疗的研究多为各种单独治疗的疗效比较,而关于综合治疗的疗效尚少见。 目的:观察膝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清理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选择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55例,年龄50~83岁。根据患者病情告知患者各种治疗的优缺点,由患者考虑后选择治疗方式。其中联合组23例,置换组32例。联合组采用关节镜清理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1次/周,连续5周;置换组采用膝关节置换治疗。随访6~30个月,治疗前后均采用HSS膝关节评分评价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两组疗效综合评估,联合组优8例,良8例,优良率70%;置换组优23例,良7例,优良率94%。两组膝关节的活动度、疼痛、关节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但膝关节置换的疗效优于关节镜清理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P < 0.05)。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清理术;玻璃酸钠;膝关节置换;膝关节假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继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symptomatic cerebral vasospasm,SCV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SCVS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SAH患者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Fisher分级等影响因 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96例患者中发生SCVS的患者共3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VS组与非SCVS组在年龄、高血 压、吸烟、脑室内积血、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显示血管痉挛程度、尼莫地平使用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 龄、高血压史、Fisher分级是发生SCVS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0.567、1.982和 2.713;而尼莫地平的使用是SCVS发生的保护因素,OR为0.799。 结论 SAH后SCVS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年龄、高血压史、Fisher分级是SCVS的独立危 险因素,尼莫地平使用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和转移相关基因MTA-1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标本KISS-1和MTA-1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RT-PCR法对KISS-1和MTA-1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它们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59例垂体腺瘤患者中,侵袭性垂体腺瘤组KISS-1的蛋白阳性率和mRNA表达均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χ2=4.88,t=12.05,P<0.05),MTA-1的蛋白阳性率和mRNA表达均高于非侵袭性腺瘤组(χ2=5.43,t=12.99,P<0.05).结论 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KISS-1表达下调、MTA-1表达上调,提示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垂体腺瘤smac,XIAP,caspase-3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凋亡基因XIAP,caspase-3,smac与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发生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59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按侵袭性垂体腺瘤综合判定方法 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XIAP,caspase-3和smac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XIAP,caspase-3和smac mRNA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XIAP,caspase-3和smac表达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59例垂体瘤患者中,31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28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的XIAP蛋白和mRNA表达均较非侵袭性腺瘤组增高,而caspase-3和smac蛋白和mRNA表达较非侵袭性腺瘤组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性腺瘤组中caspase-3和smac mRNA的表达成正相关(r=0.50,P<0.01);caspase-3与XIAP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9,P<0.01);smac与XIAP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6,P<0.01).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XIAP,caspase-3和smac mRNA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XIAP,caspase-3,smac三者相互协同作用,导致垂体腺瘤侵袭性增强,三者可以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Beclin1和Bcl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及2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61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按侵袭性垂体腺瘤综合判定方法分为侵袭组(32例)和非侵袭组(29例),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eclin1和Bcl2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Beclin1和Bcl2mRNA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Beclin1和Bcl2表达水平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侵袭组Beclin1蛋白和mRNA表达均低于非侵袭组(P〈0.01);而Bcl2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非侵袭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侵袭组中Beclin1和和Bcl2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P=0.028)。结论Beclin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下降,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Bcl2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Beclin1蛋白和mRNA的低表达密切相关;自噬活性的减低可能导致垂体腺瘤侵袭性增强,而其活性减低可能是Beclin1和Bcl2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PLGF)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与垂体腺瘤侵袭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7例垂体腺瘤手术标本,按侵袭性垂体腺瘤综合判定方法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LGF和VEGFR-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PLGF和VEGFR-1 mRNA的表达,分析侵袭组和非侵袭组PLGF和VEGFR-1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57例垂体瘤患者中,30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27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LGF和VEGFR-1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较非侵袭性腺瘤组增高.结论: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PLGF和VEGFR-1蛋白及mRNA的高表达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参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背景:膝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为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手术治疗主要有关节镜清理、人工膝关节置换.目前关于骨关节炎治疗的研究多为各种单独治疗的疗效比较,而关于综合治疗的疗效尚少见.目的:观察膝关节置换与关节镜清理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55例,年龄50~83岁.根据患者病情告知患者各种治疗的优缺点,由患者考虑后选择治疗方式.其中联合组23例,置换组32例.联合组采用关节镜清理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1次,周,连续5周;置换组采用膝关节置换治疗.随访6-30个月,治疗前后均采用HSS膝关节评分评价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两组疗效综合评估,联合组优8例,良8例,优良率70%;置换组优23例,良7例,优良率94%.两组膝关节的活动度、疼痛、关节功能都有明显改善,但膝关节置换的疗效优于关节镜清理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释放脑脊液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缩短责任血管显露时间、预防小脑挫伤及岩静脉破裂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09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病例资料。术中行腰大池置引流患者(实验组)56例,术中未行腰大池引流者(对照组)53例,比较2组责任血管显露时间,术中、术后小脑挫裂伤及岩静脉属支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责任血管显露时间10min 48例(85.71%),对照组16例(30.18%);术中发生小脑挫裂伤对照组3例(5.66%),实验组1例(1.78%);术后复查头颅CT示小脑挫裂伤对照组2例(3.77%),实验组无术后小脑挫裂伤。对照组术中可见由于释放CSF牵拉造成岩静脉属支出血2例(3.77%),术后对侧幕上远隔部位硬膜下出血1例(1.88%);实验组术中、术后均未见出血,且未见明显腰大池置管相关并发症。结论术中腰大池引流可控制脑脊液释放量及释放时间,可避免术中释放脑脊液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小脑挫裂伤,亦可避免由于过快、过多的脑脊液丢失导致的远隔部位出血,同时减少MVD手术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