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1概述 细胞受刺激后立即表达的基因称"即早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s,IEG),包括c-fos、c-jun等.c-fos癌基因是由两类急性鼠致癌反转录病毒携带的v-fos癌基因的细胞同源序列.  相似文献   
3.
1 概述细胞受刺激后立即表达的基因称“即早基因”(immediateearlygenes,IEG) ,包括c-fos、c -jun等。c -fos癌基因是由两类急性鼠致癌反转录病毒携带的v -fos癌基因的细胞同源序列。目前人类c-fos基因核苷酸序列也被测定出来 ,它是一段3.5kb的DNA ,由 4个外显子和 3个内含子组成 ,共有 380个氨基酸 ,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 1 4q2 1 - 2 3上 ,其表达产物是细胞核的磷酸蛋白[1 ] 。正常情况下 ,c -fosmRNA和FOS蛋白在中枢神经中有低水平表达[1~ 3] 。但在机体受到机械、化学、缺血性脑损伤后 ,c -fosmRNA和FOS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托吡酯对癫癎大鼠临床发作及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60只制作杏仁核点燃模型,然后用托吡酯(分20、40、80 mg/kg三组)进行灌胃,记录用药后杏仁核后放电阈值、皮层及杏仁核后放电持续时间及大鼠双前肢抽动时间。结果:托吡酯灌胃后相同强度电刺激点燃大鼠所需刺激次数明显增加;托吡酯(40、80 mg/kg)灌胃后4 h,杏仁核后放电阈值升高、杏仁核及皮层后放电时程缩短、双前肢抽动时间缩短。结论:托吡酯可明显缩短杏仁核点燃大鼠癫 癎发作时间,缩短杏仁核及皮层后放电持续时间,升高杏仁核后放电阈值。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继发大面积脑梗死常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所致 ,但作数字减影式脑动脉造影 (DSA)后继发大面积梗死则临床少见。现将我们临床工作中碰到的 1例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 ,5 7岁 ,汉族 ,贵州籍。因“突发头痛伴呕吐 2天”于 2 0 0 3年 4月 30日急诊入院。有“高血压”病史 10年 ,“高血压性心脏病”病史 6年 ,“2型糖尿病”病史 5年。入院时体格检查 :T36 .8℃、P76次 /min、R18次 /min、BP 18.4 / 10 .1kPa( 137/ 76mmHg)。神志清楚 ,对答切题 ,语言流利。两眼球各方向活动均不受限 ,双瞳孔圆形等大 ,直径约 2 …  相似文献   
6.
近20余年,微创血肿清除技术的发展为脑出血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与此同时,微创穿刺和抽吸设备的研发促进了微创血肿清除技术的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4种主流微创手术术式(硬通道锥颅穿刺血肿清除术、定向软通道血肿引流术、神经内镜手术、小骨窗显微手术)的代表性穿刺和抽吸器械。血肿清除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实现微创化、可视化、智能化、个体化。目前上市的器械已基本满足微创化和可视化的需求,将来需要更多的器械革新以实现智能化和个体化的需求,最终实现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的治疗同质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立体定向技术注射家兔自体动脉血到达脑基底节区的方法,构建家兔脑出血模型,分析不同时间段注射血液后头颅CT值的演变规律,探讨脑出血后头颅CT混合征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家兔70只,根据注入脑组织血液成分的不同分为全血组(50只)、血浆组(10只)和血清组(10只);对于全血组,根据注血间隔时间的不同又分为5个亚组,分别为A亚组(间隔1 h)、B亚组(间隔2 h)、C亚组(间隔3 h)、D亚组(间隔4 h)、E亚组(间隔5 h),每组10只,首次注射自体动脉血形成血肿后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内再次注射相同成分的血液到血肿周边形成二次血肿;对于血清组和血浆组,于注射全血形成血肿后同时间段内向血肿周边或对侧分别注射自体血血清或血浆,造模完成后立即行头颅CT,记录家兔头颅CT不同区域的CT值,对比注射不同血液成分CT值的变化和同一血液成分间隔不同时间CT值的变化规律。结果:全血组经不同时间段向颅内注血可形成高低不同密度的血肿病灶,其低密度部位CT值高于脑组织与脑脊液,类似混合征表现;血清和血浆组亦可形成高低密度,但低密度部位与脑脊液CT值相近,不易区分,不符合混合征征象。结论:二次出血可能是脑出血头颅CT混合征的形成原因,而低密度区可能是首发出血,高密度区则可能是新发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鲁米那)对初次确诊的农村地区惊厥性癫(痫)患者的疗效,为农村地区癫(痫)患者的治疗提供可行方案.方法:对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农村癫(痫)患者利用头颅CT及脑电监护进行诊断,采用苯巴比妥进行单药治疗,根据病情进行药物剂量调整,预约患者定期复诊,根据癫(痫)发作减少的百分率评估疗效,治疗结果用Spssl 9和Eexcel 20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87例患者,其中完成1年治疗过程的120例,癫(痫)发作频率减少至少50%,半数患者在服药第一个月就取得较好疗效,药物耐受性良好,总显效有效率达72%;女性疗效高于男性(x2=8.37,P=0.001),依从性好的疗效高于依从性不好者(x2=3.9,P=0.048).结论:苯巴比妥治疗方案适合农村惊厥性癫(痫)患者,多数惊厥性癫(痫)患者可以获得显著疗效,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发作前期海马电极脑电活动特点,为判断和切除癫痫病灶提供神经电生理学依据.方法 对16例非侵入性手段难以明确病灶的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进行双侧海马电极监测,患者停用抗癫痫药在非麻醉状态下监测48~72 h,分析癫痫发作前期海马电极脑电图资料,探讨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发作前期海马电极脑电活动特点.结果 16例发作间期记录到背景活动基础上出现局限于某几个电极点的阵发性高幅慢波1例、发作性快波节律1例、棘波或棘尖慢复合波14例,视为异常脑电活动;经过48~ 72 h监测,10例监测到33次临床癫痫发作,发作起始期海马电极均可记录到清晰可辨的癫痫样脑电波形.结论 颞叶内侧癫痫临床发作起始期海马电极癫痫样放电清晰可辨,部位局限,易于确定癫痫性活动起源部位.对于非侵入性手段难以判断癫痫样放电起源的颞叶内侧癫痫可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植入海马深部电极进行脑电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