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式载脂蛋白A1模拟肽R-D4F对人内皮祖细胞黏附及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新鲜人脐静脉血,采用密度梯法从中分离、诱导培养人内皮祖细胞,并使用Dil-ac-LDL和FITC-UEA-1染料进行双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术进行鉴定。分别给于牛血清白蛋白、顺式D-4F(50μg/ml)及R-D4F(5~50μg/ml)处理后,采用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及Transwell小室观察内皮祖细胞黏附及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与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相比,D-4F显著增强内皮祖细胞的黏附及迁移功能。相似的是,R-D4F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内皮祖细胞的黏附与迁移。结论 R-D4F具有与D-4F相似的生物学作用,可促进人内皮祖细胞的黏附及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和血尿酸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做颈动脉彩超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进行血清hsCRP浓度的测定。按颈总动脉IMT将患组患者分为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间血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血尿酸水平及血清hsCRP与IMT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患者的血尿酸分别为(301±56)μmol/L、(323±62)μmol/L、(374±72)μmol/L,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P〈0.01);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91±1.12)mg/L、(3.94±1.23)mg/L、(4.69±1.4)mg/L,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内膜正常组(P〈0.01);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并且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颈总动脉的IMT与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6217,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与血尿酸及hsCRP水平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并且降压的同时应重视血尿酸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0岁。主诉轻度颜面浮肿反复发作2年,尿色微红10d,患者于2004年3月份起病后,曾多次在门诊化验尿常规:蛋白+,脓球+~+++,偶见红细胞3~10个/高倍视野。按肾盂肾炎治疗,  相似文献   
4.
朱华江 《中外医疗》2010,29(33):174-174,183
目的分析预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及电生理检查的特点。方法对3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经食道电生理检查,检测预激综合征诱发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后的电生理变化。结果 30例预激综合征前传有效不应期为200-600ms,平均300.87ms,旁路1:1房室传导频率≥200次/min。结论经食道电生理检查可发现预激综合征的大部分临床电生理现象,尤其对部分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BRCC36是2003年从BRCC复合物中发现的一种亚基,该蛋白参与了蛋白酶体的活性、DNA修复调控、细胞信号转导及细胞周期控制等多种细胞生理过程,在肿瘤形成、血管生成、心肌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BRCC36结构功能以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妇科急腹症误诊急性阑尾炎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科急腹症中,经常遇到急性阑尾炎与妇科急腹症的鉴别问题,因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亦不乏其例。现总结某矿职工医院8年间误诊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7岁,因阴茎被溃伴疼痛5月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自诉5个月前,因阴茎包皮内侧瘙痒,经剧烈搔抓后局部出现破溃,于外院给予多西环素,加替沙呈,头孢拉定等治疗未见好转,反而加重。于2005年10月19日在外院泌尿科做组织活检,病理示:冠状淘鳞状上皮增生,表皮下炎性肉芽组织,其内急性炎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和维A酸乳膏治疗2级痤疮疗效。方法:痤疮180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90例,男性46例,女性44例;平均(21±2.5)岁,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45例;平均(21±2.2)岁。治疗组每日仅用两种外用药涂于患部,疗程12周。对照组每日两种外用药涂于患部,疗程12周,加美他环素口服4周。结果:2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和维A酸乳膏联合治疗2级痤疮疗效佳,2级痤疮的治疗一般不需口服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者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出现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常州市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1年的260名海洛因成瘾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危险因素。结果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终生发生率分别为13.9%和6.5%;多因素分析显示两者的共同危险因素为近1个月与家人关系,其OR值(95%CI)分别为3.472(1.656~7.299)、3.289(1.175~9.174);已婚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其OR值(95%CI)为0.441(0.207~0.941)。结论近1个月与家人关系差和无婚配者是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者自杀意念的高危人群,需给他们更多的社会和家庭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