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带状疱疹复发2次以上者达70.7%,平均为2.9±0.34次;前驱期至出疹时间数小时至3天;发病部位2个以上,占67.4%;CD4平均计数142±11.56Cells/μl;痊愈率或有效率100%。结论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合并带状疱疹时,疱疹复发率高、病情进展快、呈泛发性,但治疗效果好,较少后遗神经疼痛。  相似文献   
2.
陈建华  于闵  周文劲  古善群 《肝脏》2009,14(1):86-86
患者,男性,32岁,私营业主,因“反复发热伴上腹胀痛1月余,抗HIV1确认阳性1周”于2007年8月6日入院。1个月前患者出现发热、畏寒,发热呈持续性,体温波动于38.0~40.5℃,无咳嗽、咳痰。病情渐加重伴上腹部持续胀痛,无放射,无明显恶心、厌油,未呕吐。近1周发现尿色深黄,似浓茶样,无陶土样大便。近2个月来体重下降9kg。既往有冶游史,无酗酒史,否认静脉药瘾史。  相似文献   
3.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meningitisCNM)是由新型隐球菌或其变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的颅内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少数可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本病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病死率及致残率高。近年来随着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和艾滋病(AIDS)的发病率上升,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逐步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HIV/HCV共感染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和肝功能检测指标及T淋巴细胞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HIV合并HCV感染患者进行肝活检肝脏组织学检测及肝功能 (包括ALT、AST、TBIL、ALB) 及T淋巴细胞水平 (包括CD4、CD8) 的测定, 比较肝功能、T淋巴细胞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关系.结果 50例HIV/HCV共感染患者中炎症分级G≥2有47例 (94%) 、纤维化分期S≥2有45例 (占90%) 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 绝大多数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明显;ALT、AST、TBIL、ALB水平在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肝脏炎症程度ALT、AST异常组较ALT、AST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200组较CD4>200组在肝纤维化程度、炎症程度方面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肝活检证明HIV/HCV共感染患者绝大多数需要治疗慢性丙肝, ALT、AST、TBIL、ALB水平不能准确反映患者肝损伤水平, CD4≤200 cell/mm3的患者肝脏病理损伤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与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筛选2015年11月1日至2018年4月15日到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且有治疗意愿的HIV合并HCV感染的患者,一组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重组人工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另一组用DAAs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肝功能、血常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及不良反应。结果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组28例完成疗程,DAAs组86例完成疗程及观察。疗程结束时DAAs组患者100%获得病毒学应答,干扰素组67.8%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DAAs组的SVR24(89.5%)显著优于干扰素组(60.7%)(P <0.001)。2组患者抗丙肝治疗结束后AST、ALT、TBIL、A/G及APR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扰素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下降的比例(46... 更多  相似文献   
6.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PITC工作时的工作方法及流程为依据,从如何建立工作制度、工作的具体方法、详细的工作流程等方面交流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PITC工作的经验,并用2008年~2010年3年间的数据变化情况说明了以上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效的。最后提出了工作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证实结核病人痰细菌学检查在结防工作中重要性。方法;对宜良县实施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宜良县自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26日共治管项目病人37例,占同期应完成指标的19.7%,且初诊病人查痰率仅为45%,随访病人例按时查痰。结论:结核病人痰细菌学检查在病人发现、制定化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运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94例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T.SPOT-TB检测,分析比较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50 cells/uL,51 cells/uL~200 cells/uL,≥201 cells/uL条件下,T.SPOT-TB与痰结核菌(涂片/培养)结果及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94例患者中T.SPOT-TB阳性64例(68.09%),痰菌阳性(涂片/培养)40例(42.55%).CD4≤50 cells/uL 43例(T.SPOT-TB阳性25例,占58.14%;痰菌阳性20例,占46.51%),51 cells/uL≤CD4≤200 cells/uL 29例(T.SPOT-TB阳性20例,占68.97%;痰菌阳性14例,占48.28%),CD4≥201 cells/uL 22例(T.SPOT-TB阳性19例,占86.36%;痰菌阳性7例,占31.82%).在94例患者中,随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T.SPOT-TB阳性率显著增高,(58.14%、68.97%、86.36%P〈0.05).痰菌阳性率49.38%,T.SPOT-TB的敏感性79.01%,二者比较(P〈0.01).结论 CD4+T淋巴水平对T.SPOT-TB阳性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在CD4细胞计数≤50 cells/μL的AIDS感染人群中敏感性降低,作为结核感染诊断的一种新方法,在HIV/AIDS合并肺结核感染的快速诊断中是可行的,但应注意患者的免疫水平以及是否有抗结核药物使用背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HIV/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患者MTB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表型.方法 应用T-SPOT.TB试剂盒和rRNA扩增直接检测(MTD)试剂盒对HIV/AIDS合并MTB感染患者进行检测,同时做抗酸杆菌涂片、TB-DNA和结核菌培养,比较以上几种实验方法 阳性检出率.对MTB培养阳性的患者做五种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敏感性试验.结果 T-SPOT.TB对HIV/AIDS合并MTB感染阳性检出率为68.1%(64/94),明显高于其他四种实验方法,MTD的阳性检出率为40.0%(30/75),涂片查抗酸杆菌阳性率18.1%(17/94),TB-DNA阳性率35.5%(27/76),结核菌培养阳性检出率为26.6%(25/94);T-SPOT.TB与其他四种实验方法 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MTD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三种方法,但与TB-DNA、结核菌培养比较无差异,与涂片查抗酸杆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SPOT.TB、PPD检测结核的敏感度随CD4 T淋巴细胞水平的升高而增强.25例确诊HIV/AIDS合并结核患者中,五种药全敏感76.0%(19/25),耐多药耐药率为16.0%(4/25),单耐异烟肼耐药率8.0%(2/25).结论 T-SPOT.TB和MTD在HIV/AIDS合并MTB感染中是一种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可作为HIV/AIDS合并结核感染的辅助诊断.大部分HIV/AIDS合并结核患者对目前一线抗结核药仍敏感,但耐药患者多为耐多药.  相似文献   
10.
例1男,33岁,因乏力、心悸1周入院.患者2个月前查抗-HIV确认试验阳性,CD4+细胞26/μL.诊断为AIDS,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仑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近1周感全身乏力,伴心悸、气促,无咳嗽、咳痰.体格检查:体温36.7℃,贫血貌,血WBC4.0×109/L,RBC 1.99×1012/L,Hb 62 g/L,红细胞压积0.17,红细胞平均体积86 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1%,PLT312×109/L,网织红细胞0.002.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比为156:1,红系增生严重减低.诊断: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