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从尿路感染标本中快速、准确地分离、鉴定解脲棒状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帮助临床明确病原菌并进行治疗。方法临床送检的碱性尿液标本用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进行培养,革兰染色初筛,对可疑菌采用脲酶试验进行快速筛选并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常规鉴定;E-test法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298份临床碱性尿液标本中分离出4株解脲棒状杆菌。4株菌对检测的β-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共10种抗菌药物均耐药;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而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及利福平的抗菌活性不一。结论需关注从临床碱性尿液标本中分离的解脲棒状杆菌,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兰州地区无乳链球菌的分布情况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分离、鉴定无乳链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收集无乳链球菌58株,标本的主要来源为生殖道分泌物占84.5%(47/58)、中段尿占10.3%(6/58)。患者年龄小于40岁者占56.9%(33/58);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占91.4%(53/58)。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为67.2%,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53.4%。未发现对青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株。结论标本主要来源于生殖道分泌物,其次为中段尿,提示无乳链球菌主要引起人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青霉素仍可作为治疗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对于青霉素过敏患者应该及时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细胞死亡诱导p53靶蛋白1(CDIP1)是一种新型凋亡蛋白,参与外源性凋亡通路、内源性凋亡通路及细胞焦亡相关通路,是多通路介导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CDIP1通过与凋亡因子相结合,参与多种肿瘤、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目前CDIP1调控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上下游调控因子及在各类肿瘤及疾病的作用机理亟待深入研究和挖掘。该文就CDIP1在细胞凋亡通路中的功能研究进展,不同凋亡通路中与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31(BAP31)、凋亡相关基因-2(ALG2)等蛋白分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蓝氏贾第鞭毛虫alpha-8贾第素(α-8 giardin)特异性锤头状核酶-GCV重组载体。方法采用RNA draw软件对蓝氏贾第鞭毛虫α-8贾第素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781323)的二级结构进行模拟分析,按照G∶C比例和锤头状核酶设计原则,选取合适的核酶切割靶点,设计特异性锤头状核酶(H8)序列,并将其与犬贾第虫病毒(GCV)连接,获得α-8贾第素特异性锤头状核酶-GCV重组载体(pGCV634/H8/1423)。将载体线性化体外转录产物电击转染至贾第虫滋养体细胞内。提取转染后24 h的各组虫体总RNA,并以其为模板采用RT-PCR验证转染效果及对靶mRNA的切割效果。结果成功设计、合成了蓝氏贾第鞭毛虫α-8贾第素mRNA锤头状核酶序列(H8),将其与犬贾第虫病毒载体(GCV)连接,成功构建了pGCV634/H8/1423;RT-PCR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载体pGCV634/H8/1423转染贾第虫细胞后24 h可检测到核酶RNA的存在,并实现了对α-8贾第素mRNA高效、特异的切割作用。结论构建的pGCV634/H8/1423能有效转染至贾第虫细胞内,并在其细胞内对α-8贾第素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蓝氏贾第鞭毛虫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特异性锤头状核酶-犬贾第虫病毒(Giardia canis virus,GCV)重组载体。方法采用RNAdraw软件分析贾第虫编码丙酮酸激酶的基因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反义锤头状核酶(PKH)序列,将其与犬贾第虫病毒(GCV)连接,构建重组载体pGCV-PKH。将重组载体线性化体外转录产物,分别进行贾第虫细胞外、细胞内目的mRNA切割实验,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24h的各组虫体。采用实时PCR对切割产物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构建了载有蓝氏贾第鞭毛虫丙酮酸激酶特异性锤头状核酶的犬贾第虫病毒重组载体pGCV-PKH。细胞内切割实验结果表明,荧光显微镜下只有pGCV-GFP转染组虫体显示绿色荧光,pGCV-PKH转染组丙酮酸激酶mRNA的相对含量约为正常对照组的33.14%。细胞外切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组载体能在细胞外有效切割丙酮酸激酶mRNA,在设定条件下,其切割效率为58.5%。结论重组载体pGCV-PKH能有效转染蓝氏贾第鞭毛虫细胞,并能在其细胞内外对丙酮酸激酶mRNA进行有效切割。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该市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同时观察患儿的性别、年龄与病毒阳性率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12月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2 378例,采用免疫层析夹心法检测标本内的A群轮状病毒抗原,分析A群轮状病毒不同月份感染阳性率,并与细菌性腹泻比较;分析患儿不同性别、年龄的病毒阳性率及其差异性。结果该市腹泻婴幼儿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合计为24.1%,以10~12月最高(39.8%);细菌性腹泻阳性率合计为28.2%,以7~9月最高(38.2%)。男患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5.5%,女患儿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不同年龄间A群轮状病毒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于2岁患儿平均阳性率最高(29.0%),其次为2~4岁患儿平均阳性率(21.8%)。结论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在冬季和初春季节感染阳性率较高,且主要集中小于2岁的患儿。  相似文献   
7.
蓝氏贾第鞭毛虫具有由微管、微丝和骨架蛋白构成的高度发达的细胞骨架系统.近年来,贾第虫的细胞骨架与其致病力的密切关系已经得到证实.在参与细胞骨架构成的众多蛋白质中,特异性细胞骨架蛋白——贾第素是其中重要的成分之一.对贾第素的研究不仅可为贾第虫细胞骨架的研究增添新的知识和研究资料,还可为贾第虫病的致病机制及抗贾第虫药物靶点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