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3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青年慢性紧张性头痛(Chronictention-typeheadache,CTT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青年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依据是否倒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乙哌立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PSQI)评估治疗6周后两组的头痛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倒班人员的入组前PSQI的总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及睡眠障碍因子分高于非倒班人员;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倒班患者疗效优于非倒班患者(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戈美拉汀联合乙哌立松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 4-血管阻断(4-Vo)方法对S-D大鼠进行全脑缺血及缺血预处理,Y型迷宫进行行为学定量测定,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缺血预处理能明显增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改善大鼠的记忆能力。结论缺血预处理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阻断大鼠四动脉血流15min,再灌注7天制成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开始前,EPO治疗组经腹腔给予3000U/Kg剂量的EPO;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给生理盐水注射.再灌注第7天,应用Y型迷宫测定学习和记忆能力,然后断头取脑.脑块以石蜡包埋制作HE切片镜检.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后7天,缺血再灌注组可见大量神经细胞坏死,EPO治疗组组织学检查仅见少量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脑缺血程度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大鼠学习尝试次数减少(P<0 05),记忆测试10次所用时间缩短,正确次数增多(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显著减少细胞死亡、提高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和记忆能力,对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侯氏改良的Sayk氏细胞沉淀室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464例次,其中异常326例次(70.3%)。实际病例267例,结合临床支持原诊断的111例(41.6%),有诊断价值82例(30.7%),无诊断价值74例(27.7%),有诊断意义共193例(72.3%)。与传统的计数板法比较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癌病、脑膜白血病以及出血性脑血管的诊断、鉴别和疗效制定具有独特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轻型卒中与非轻型卒中患者rt-PA溶栓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01-2019-04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时间窗内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二者短期预后及不良事件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比较二者对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结果轻型卒中与非轻型卒中在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是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比例相对较低。结论轻型卒中患者溶栓治疗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血管内支架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 分析我院2005年4月~2006年6月6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并对其中7例血管内支架术进行综合评价。支架植入术病例2例为颈动脉起始部狭窄,2例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另3例为优势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结果 彩超、TCD、MRA资料显示: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3例,存在严重血管狭窄(狭窄率〉50%)5例;DSA资料显示:存在动脉粥样斑块的53例,存在严重血管狭窄的13例,Moyamoya病1例,基底动脉梭型动脉瘤1例。行支架植入的患者除1例手术径路差而中止手术,其余6例手术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取得良好的效果,随访3个月症状无复发。结论 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行DSA检查可以明确有无血管狭窄、明确病因,并有利于对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进行风险一效益评估。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铰链外固定架治疗陈旧性肘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患者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配合铰链外固定架固定。观察术前、术后病情及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分变化。结果术后6~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活动时均无疼痛,Mayo评分优4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75%。结论对陈旧性肘关节脱位行切开复位肘关节松解,配合铰链外固定架固定能有效恢复肘关节稳定,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魏秀娥  许静  荣良群 《山东医药》2014,(5):32-33,35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3d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4例,其中急性完全性脑梗死350例(A组),进展性脑梗死54例(B组),另选6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Lp(a)、血脂、空腹血糖、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分析血清Lp(a)、HDL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与A组比较,B组Lp(a)升高,HDL降低(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p(a)、低HDL对进展性脑梗死的OR分别为4.336、3.427,95%C1分别为2.037~9.230、1.657~7.089(P均〈0.01)。结论高Lp(a)、低HDL是进展性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7( Interleukin-17 IL-17)含量变化,探讨IL-17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动态检测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17浓度值.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 d、3 d、 7 d和14 d时血清IL-17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发病3 d水平最高,随时间推移及治疗的介入,IL-17水平逐渐下降.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动态观察患者的IL-17含量变化可能有助于监测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脑血管病患者先行MRA检查,并按改良的Seldinger技术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血管直径狭窄率大于50%的病变视为严重狭窄。结果DSA结果:41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1例,严重血管狭窄者13例,狭窄病变血管16根,Moyamoya病1例,基底动脉梭型动脉瘤1例;4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2例,严重血管狭窄8例,狭窄病变血管11根;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例;3例脑出血患者中发现动静脉畸形1例;2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中发现Moyamoya病1例;1例癫痫患者确定为动静脉畸形;1例头痛患者确定为动静脉畸形。MRA结果:41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2例,严重血管狭窄17例,狭窄病变血管加根;45例TIA患者中,发现血管闭塞4例,严重血管狭窄9例,狭窄病变血管12根;7例SAH患者中发现动脉瘤2例;余结果与DSA相同。结论MRA对脑血管病诊断有其优越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