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5-氮杂胞苷能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目的:以5-氮杂胞苷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以5-氮杂胞苷诱导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结果与结论:诱导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典型的梭形;诱导后一二周细胞体积变大,三四周后相邻细胞间胞膜有接触,逐渐相连呈肌管状,细胞胞质内可见细丝样结构。诱导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TnI表达阳性,未诱导细胞cTnI表达阴性;诱导组Nkx2.5、GATA4mRNA表达水平较未诱导组显著增加(P〈0.05)。提示5-氮杂胞苷可能通过调控GATA4、Nkx2.5基因的表达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促进其成熟。  相似文献   
2.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能特异性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蛋白水解酶家族,在组织重塑中起重要作用.MMPs以Zn2+ 为辅助因子,由体内多种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产生,参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等.  相似文献   
3.
<正>2001年德国移植免疫和细胞治疗研究所Strauer等首次对心肌梗死(MI)患者尝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10周后发现患者左心室周长缩小,心脏指数、LVEF、心输出量等均有明显改善,坏死心肌的平均面积由24.6%减至15.7%。目前,虽未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已能预见其广阔前景。1 MI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干预后不同严重程度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ys-c和Hcy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0例(冠脉单支病变11例、冠脉双支病变16例和冠脉多支病变13例),分为两组(n=40):瑞舒伐他汀治疗前组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组(瑞舒伐他汀10mg/d),同期体检健康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初次检查、治疗6个月后均空腹采血及冠状动脉造影。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ys-c和Hcy的水平;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测定斑块的个数、厚度、性质。结果(1)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患者血清Cys-c和Hcy水平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为冠脉多支病变高于冠脉双支病变及冠脉单支病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瑞舒伐他汀干预组患者血清Cys-c和Hcy水平略升高且冠脉多支病变、冠脉双支病变、冠脉单支病变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瑞舒伐他汀干预组治疗后患者血清Cys-c和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个数无差异(P>0.05),斑块厚度变薄、斑块由软斑块变为硬斑块的百分率大(P<0.01)。结论血清Cys-c和Hcy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而升高,瑞舒伐他汀能通过降低血清Cys-c和Hcy水平,使得斑块变薄,并能促进斑块硬化,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背景:5-氮杂胞苷能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目的:以5-氮杂胞苷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以5-氮杂胞苷诱导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结果与结论:诱导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典型的梭形;诱导后一二周细胞体积变大,三四周后相邻细胞间胞膜有接触,逐渐相连呈肌管状,细胞胞质内可见细丝样结构。诱导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TnI表达阳性,未诱导细胞cTnI表达阴性;诱导组Nkx2.5、GATA4mRNA表达水平较未诱导组显著增加(P<0.05)。提示5-氮杂胞苷可能通过调控GATA4、Nkx2.5基因的表达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促进其成熟。  相似文献   
6.
房室阻滞(AVB)特别是三度AVB为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严重并发症,易出现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径改良术中及术后,如何避免出现AVB是消融成功的关键之一。然而在慢径改良过程中,术中出现一过性AVB特别是三度AVB并不罕见,  相似文献   
7.
背景:5-氮杂胞苷能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 目的:以5-氮杂胞苷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 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以5-氮杂胞苷诱导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结果与结论:诱导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典型的梭形;诱导后一二周细胞体积变大,三四周后相邻细胞间胞膜有接触,逐渐相连呈肌管状,细胞胞质内可见细丝样结构。诱导4周后免疫组织化学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TnI表达阳性,未诱导细胞cTnI表达阴性;诱导组Nkx2.5、GATA 4 mRNA表达水平较未诱导组显著增加(P < 0.05)。提示5-氮杂胞苷可能通过调控GATA4、Nkx2.5基因的表达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并促进其成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隔部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67例间隔部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的临床资料。结果:消融成功率为98.5%(66/67),3例发生Ⅱ度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4.55%(3/66)。结论:虽然房室旁路的消融手术成功率高、操作安全,但间隔部旁路消融仍具有挑战性。熟练的心电生理和解剖知识、精确标测、低功率放电、增加消融电极稳定性,有助于减少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Watchman封堵器左心耳封堵术后(LAAO)残余漏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成功进行LAAO并进行心脏CT血管造影(CCTA)的158例心房颤动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评估封堵后的疗效,将158例术后患者CCTA检查结果按照有无残余漏分成两组,残余漏组和无残余漏组(跨织物渗漏归于无残余漏组),并研究探讨术后残余漏(PDL)发生机制、影响因子及预防策略。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房颤类型(阵发性或持续性)、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脑梗史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封堵器压缩比、偏心指数、肺动脉收缩压、CCTA测量LAA口部周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偏正率≥1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8例患者LAAO术后3个月CCTA复查显示封堵器完全封堵48(30%)例,残余分流110(70%)例,包括66(42%)例PDL和44(28%)例跨织物渗漏。两组在封堵器压缩比、偏心指数、肺动脉收缩压、CCTA测量左心耳(LAA)口部周长、手术方式及LAA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偏正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均行CCTA和TEE检查的52例患者中,TEE诊断无PDL患者41例(79%),有PDL患者11例(21%);CCTA诊断无PDL患者37例(35%),有PDL患者15例(29%),CCTA与TEE对于PDL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LAAO后PDL的发生率较高,CCTA可以清楚的显示封堵术后情况,尤其是区分PDL和跨织物渗漏,并且可以通过三维重建展示PDL形成的原因,是封堵术后较为理想的随访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收住泰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冠心病患者67例,平均年龄(59.48±5.70)岁,男43例,女24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23列,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2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22例.选择同期住院、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心功能正常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0例作为对照,平均年龄(44.35±5.41)岁;其中,男10例,女10例.均于患者入院第二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Hs-CRP.结果 SA、UA及AMI患者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在AMI患者体内明显升高,显著高于SA和UA患者,而在SA和UA患者之间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有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检测Hs-CRP对疗效和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