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培哚普利与硫氮唑酮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培哚普利 +硫氮唑酮对控制阵发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发作和左心房扩张的疗效 ,将阵发性房颤分为硫氮唑酮组 (Ⅰ组 )和培哚普利 +硫氮唑酮组 (Ⅱ组 ) ,二组根据左房内径大小分为左房正常组 (Ⅰa=33例、Ⅱa =33例 ) ,左房扩大组 (Ⅰb =34例、Ⅱb =31例 )。Ⅰ组给予硫氮唑酮 30mg 2次 /日或 3次 /日 ;Ⅱ组给予硫氮唑酮 30mg 2次 /日 +培哚普利 4mg 1次 /日。所有患者均治疗 3年。结果 :①各组房颤年发作次数治疗后均有显著减少 (P <0 .0 5 )。②Ⅰb、Ⅱa、Ⅱb组治疗后的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 (P <0 .0 5 )。③房颤的年发作次数治疗后 1,2 ,3年间 ,Ⅰa、Ⅱa组显著高于Ⅰb、Ⅱb组 (P <0 .0 5 )。④随治疗时间的延长 ,Ⅱ组左房扩张的增幅明显低于Ⅰ组 (P <0 .0 5 )。结论 :硫氮唑酮和培哚普利 +硫氮唑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均可减少房颤的发作 ,但后者优于前者 ,培哚普利 +硫氮唑酮治疗可明显减慢左房的扩张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细胞株Hela中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6(CSN6)对E6-AP及其目标蛋白p53的调节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重组慢病毒干扰载体质粒转染Hela细胞,降调CSN6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6-AP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53下游基因表达变化。分别将蛋白酶抑制剂MG132、真核生物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CHX)和高表达CSN6的Flag-CSN6质粒分别作用于Hela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E6-AP蛋白表达。将重组慢病毒质粒shRAN CSN6转染Hela细胞48h后,泛素化检测分析CSN6调节E6-AP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试验组裸鼠皮下接种shRNA-CSN6细胞株,对照组接种shRNA-vector细胞株,观察肿瘤体积变化。结果:放线菌酮(CHX)可下调E6AP表达,抑制CSN6表达后E6-AP下调更显著;MG132可使E6AP表达增加,CSN6可加强该作用;抑制CSN6表达后,Hela细胞和裸鼠肿瘤组织中p53下游相关基因表达增加,裸鼠肿瘤生长缓慢。泛素化检测提示,CSN6可抑制E6-AP蛋白的泛素化水解,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宫颈癌细胞株Hela中CSN6上调E6AP是通过抑制E6-AP蛋白的泛素化水解,稳定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实现对p53的持续降解。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目前所知最重要的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在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2]。 VEGF 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修复的作用[3,4],长期腹膜透析会导致腹腔的慢性炎症状态,其内的炎性因子经由 VEGF 导致腹膜损害;VEGF在腹膜血管增生以及腹膜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5]。我院制剂清通肠液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近十年,无论是早中期肾衰竭还是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均有较好的疗效。我们用清通肠液灌肠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发现其有降低炎症因子浓度、改善微炎症状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2年9月~1995年12月监测了13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IL)2、sIL2R和IL6的变化,以探讨肾移植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在诊治急性排斥和继发感染中的意义。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男78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维宁颗粒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肾维宁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肾维宁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维宁颗粒。观察8周。分别检测用药前以及用药8周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并留取24 h尿蛋白标本。结果:2组治疗后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IL-18、IL-1β、hs-CRP、TNF-α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肾维宁组尿蛋白、IL-18、hs-CRP、TNF-α下降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维宁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并抑制其体内的微炎症状态,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取样器应用于子宫内膜评估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2012年1至3月因各种指征需要评估内膜的患者115例,分别使用子宫内膜取样器和诊断性刮宫术采取子宫内膜组织,比较两者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并观察子宫内膜取样器的取材满意度、术中疼痛及出血情况,手术并发症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子宫内膜取样器取材满意度为97.4%,依从性高达100%,其和诊断性刮宫获取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为96.4%,其中对于生理性子宫内膜的诊断两者的一致率达100%。研究中未见并发症发生,无不良事件。结论  应用子宫内膜取样器是一种操作简单、基本无创、费用低、患者依从性好的内膜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双源CT灌注成像评价肝细胞肝癌(HCC)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23例证实为中晚期HCC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2天行双源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全肝脏灌注扫描,术后3-5天及术后一个月行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及全肝脏灌注扫描。经肘静脉弹丸式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碘帕醇370mg I/m L)50m L,随后追加生理盐水50m L,流速均为5m L/s,获得25个动态扫描;利用灌注软件处理分别产生术前及术后一个月病灶灌注伪彩图,分别测量其前后灌注参数:血容量(BV)、开始时间(TTS)、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及肝灌注指数(HPI),评估TACE术后疗效。结果 23例HCC中5例HCC术后完全被碘油栓塞,18例术后部分被碘油栓塞,对碘油完全栓塞的病灶,灌注参数较术前原发病灶,BV、ALP、HPI明显降低(P0.05),TTS、PVP明显升高(P0.05);对比碘油栓塞不完全病灶的碘油沉积区与术前原发病灶的灌注参数值,TTS、PVP值明显增加(P0.05),ALP、HPI值明显减小(P0.05);对比残余病灶区与术前原发性病灶的灌注参数值,HPI明显增加(P0.05),ALP轻度增加,PVP值明显减小(P=0.021);对比碘油栓塞不完全病灶的碘油沉积区与残余病灶区灌注参数,TTS、PVP值明显减低(P0.05),ALP、HPI明显增加(P=0.00)。结论 CT灌注成像可用于HCC TACE术治疗疗效的评估及术后残余病灶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疏肝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乙肝患者应用生物制剂后并发症防控的效应。方法:选择类风湿合并乙肝病毒阳性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皮下注射益赛普25mg每周两次,连续使用八周;治疗组服用清热解毒疏肝汤每天1剂,连续服用8周。结果: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V-DNA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明确了中医中药在防控益赛普所致乙肝活动方面的作用,旨在为临床应用生物制剂提供更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红核妇洁洗液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募集单纯性VV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红核妇洁洗液组)和对照组(硝酸咪康唑软胶囊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2周、4周、8周进行真菌检测、瘙痒评价、VVC评分、BV五项检测及安全性评估。结果:治疗后1~2周,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瘙痒阳性率、真菌阳性率、VVC评分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4周与基线相比,p H值、唾液酸苷酶、白细胞脂酶、脯氨酸氨基肽酶阳性率显著下降,但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8周,研究组的白细胞脂酶阳性率、VV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常规、生化指标、心电图等无显著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核妇洁洗液治疗单纯性VVC有效、安全,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简便、高效的大鼠胰岛分离纯化方法,并对纯化胰岛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状况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胰管内注射胶原酶水浴消化以及Ficoll400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用DTZ染色计算胰岛细胞的纯度;用AO/PI染色计算胰岛细胞存活率;通过体外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试验和糖尿病大鼠移植判定胰岛细胞功能。结果纯化后获得(738±193)个胰岛细胞/每只胰腺,纯度为(77±13)%,纯化后细胞形态完好,活度大于95%,体外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实验,低糖情况下胰岛素分泌量为(24.31±5.47)mIU/L,高糖情况下为(37.62±4.29)mIU/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胰岛移植后,实验组48h后血糖值降至正常,维持(3.9±1.7)d。结论采用胰管内胶原酶灌注进行大鼠胰岛分离及Ficoll400不连续密度梯度法纯化可获得较高纯度和活度的胰岛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