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片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3例和C组34例。A组予以贝那普利每次10 mg,qd,口服;B组予以美托洛尔每次100 mg,bid,口服;C组予以贝那普利每次10 mg,qd,口服+美托洛尔每次100 mg,bid,口服。3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心功能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76%(25例/33例),72.73%(24例/33例)和91.18%(31例/34例),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A,B,C组的收缩压分别为(141.61±17.22),(142.23±15.34)和(121.73±13.23)mmHg,舒张压分别为(88.04±9.38),(86.96±9.54)和(79.81±9.19)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1.03±4.31)%,(41.10±4.32)%和(51.54±5.38)%,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53.41±5.04),(52.83±5.13)和(43.41±4.17)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分别为(45.93±4.86),(45.80±4.93)和(38.92±3.81)mm,6 min步行试验距离分别为(328.95±68.50),(319.61±67.83)和(360.80±69.89)m,C组的上述指标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和干咳。A,B,C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2%,15.15%和14.70%,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贝那普利片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6 2例(其中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 15例 ,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4 7例 )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4 0 % ,心功能(NYHA)Ⅱ~Ⅳ级 ,常规治疗 (洋地黄 ,利尿剂 ,ACEI)基础上随机分为卡维地洛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 ,3个月左室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卡维地洛治疗三个月后对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 卡维地洛平均用量为 2 1 1mg d± 9 6mg d。经过 3个月治疗 ,试验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 ,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上升 (P <0 0 0 2 ) ,左室收缩末容积下降 (P <0 0 5 ) ;左室舒张末容积与对照组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但与治疗前比较亦明显下降 (P <0 0 5 )。 结论 在洋地黄、利尿剂、ACEI的治疗基础上 ,应用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改善心室结构 ,且疗效与应用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ACS且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例数为66例,对照组患者例数为65例。治疗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心率变异(HRV)情况、血清MMP-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MMP-2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MMP-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RV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RV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RV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有一定的影响,能够改善机体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心率变异(HRV)及血清MMP-2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脑血通口服液缺血性中风,并与服用脑血康口服液的对照组相比较,临床观察表明:脑血通口服液对缺血性中风的神经功能改善以及降低血脂、血压、血糖、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具有显著疗效,有效率达93.4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豁痰祛瘀通络中药膏剂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0例冠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豁痰祛瘀通络膏剂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从痰论治冠脉临界病变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中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的发生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 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存在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者的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2 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 ,检出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共 6 1例 ,占 2 1 %。其中 84 1 %为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 ,右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远较左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多见。 4例未能成功施行右冠状动脉选择性造影。结论 临床上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并非罕见 ,其中部分类型可引起心肌缺血。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对介入诊疗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规模医院之间检查手段差距。方法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郑州市中医院心内科2007年8月-2008年4月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2例,分析住院期间检查手段(心电图、胸片、Holter检查、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负荷超声心动图、负荷核素心肌显像、冠脉造影检查、心脏损伤标记物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心电图、胸片、Holter检查、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率无明显差异(P〉0.05),中医院患者心脏损伤标记物检查率偏高(P〈0.05),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运动负荷心电图试验、负荷核素心肌显像及冠脉造影检查率均比二附院低(P〈0.05)。结论两家医院相对重视基础检查,二附院诊查手段更具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厄贝沙坦和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将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41例)与硝苯地平组(41例),分别口服厄贝沙坦150mg,每日1次,或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日2次,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左心室肥厚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肥厚明显逆转(均为P<0.01),其中厄贝沙坦组上述指标改变较硝苯地平组更明显(均为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硝苯地平均能有效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其中厄贝沙坦疗效更为明显,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高血压脑出血出血 30ml以上者 ,采用锥颅钻孔抽血减压 ,或因血凝块抽血不顺利注入尿激酶溶解 ,确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笔者对所治疗 70例病人进行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70人 ,男 5 8人 ,女 12人 ;年龄最小 36岁 ,最大 77岁 ,平均 6 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出血部位 :基底节出血 5 6例 ,其中破入脑室者 15例 ;脑叶出血 11例 ;丘脑出血 3例 ,破入脑室 2例。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其中 30~ 5 0ml者 41例 ,5 1~ 70ml者 2 0例 ;大于 70ml者 9例。意识状态 :清醒者 15例 ,嗜睡者 36例 ,…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