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对52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合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心肌标志物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平均年龄60.00±10.02岁。采用Gensini评分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采集静脉血检测血脂指标并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分析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病情的相关性。结果三组间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Gensin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r=0.130,P=0.022),心肌梗死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Gensini积分正相关(r=0.213,P=0.048);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影响冠心病病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影响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eutrophil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 NHR)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3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且首次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39例患者(男性≤55岁,女性≤65岁)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早发冠心病组(n=87)和非冠心病组(n=52)。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血常规和血脂指标。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增加早发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因素,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NHR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和NHR对早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Gensini积分高于非冠心病组,高血压、糖尿病占比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早发冠心病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及NHR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HR水平升高可增加早发冠心病的发病风险,NHR每增加1,早发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50%(OR=1.50,95%CI:1.06~2.14,P=0.02)。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HR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8,P=0.03)。中性粒细胞计数、NHR对应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61(95%CI:0.51~0.71,P=0.03)、0.64(95%CI:0.54~0.74,P<0.01)。结论NHR水平升高可增加早发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并对早发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001-2010年胸科医院心脏植入装置的类型、植入病因、植入部位及其变化趋势,分析与国外差异的原因。方法:分析10年来安置心脏植入装置患者的病因、年龄、心脏疾病类型对起搏装置选择的变化趋势,心室电极类型和心室电极位置情况。结果:(1)10年来在胸科医院共安置心脏植入装置2 826例,病窦综合征(SSS)及房室传导阻滞(AVB)仍为起搏器安置的主要原因,双腔起搏器为主要类型;(2)起搏类型及电极位置的选择越来越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理念;(3)特殊疾病的起搏适应征扩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所占比例增加,但预防性ICD置入较少;(4)间隔起搏及螺旋电极数量明显升高。结论:随着对生理性起搏概念的再认识,起搏器类型的选择及起搏方式越来越符合生理性起搏模式,但猝死高危人群的预防性装置植入仍较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经济条件及医生的认识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研究队列中纳入观察对象95624名,每年记录1次心力衰竭发病情况,随访至2015年12月31日,比较男性与女性心力衰竭发病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性别心力衰竭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胶原纤维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清洁级的雄性健康大鼠40只,体质量为(210.1±7.8)g,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未治疗组、前列地尔组,每组12只。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大鼠心脉压力负荷超载的模型,前列地尔组腹腔注射2.50μg/(kg·d)前列地尔注射液,模型未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kg·d),每天定时给药1次,总共治疗2周。比较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心肌羟脯氨酸(HYP)、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及胶原总含量、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mRNA的表达及活性等指标。结果模型未治疗组大鼠的左室的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max)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大鼠,模型未治疗组大鼠的左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大鼠,模型未治疗组大鼠的±dP/dmax明显低于前列地尔组大鼠,模型未治疗组大鼠的LVEDP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未治疗组和前列地尔组大鼠的心肌HYP和胶原总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未治疗组相比,前列地尔组大鼠的心肌HYP和胶原总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未治疗组大鼠心肌MMP-9、MMP-2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地尔组大鼠心肌MMP-9、MMP-2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大鼠肌MMP-9、MMP-2mRNA的表达,进而阻止心肌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应用于慢性心功能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对其T细胞功能及临床预后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292例,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联合美托洛尔,对照组仅给予美托洛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h1、Th2、CD4+T细胞、CD8+T细胞均在同一水平,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Th1、CD8+T细胞均明显降低(P<0.05)、Th2、CD4+T细胞均显著升高(P<0.05);且和治疗后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及NT-proBNP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相对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的临床结局,发现观察组总体有效达91.78%,对照组却仅为74.66%,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应用于CHF患者可调节T细胞比例失衡,逆转心肌重构,从而改善心衰症状,提高射血分数,改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