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3篇
  免费   967篇
  国内免费   491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101篇
基础医学   697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3081篇
内科学   1154篇
皮肤病学   170篇
神经病学   244篇
特种医学   3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36篇
综合类   4653篇
预防医学   1898篇
眼科学   192篇
药学   1855篇
  27篇
中国医学   2027篇
肿瘤学   325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66篇
  2022年   459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602篇
  2018年   587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1062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1118篇
  2011年   1220篇
  2010年   1050篇
  2009年   998篇
  2008年   892篇
  2007年   911篇
  2006年   829篇
  2005年   674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412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遗传性血色病(HHC,HH),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因铁代谢相关基因发生突变,所编码的蛋白功能发生改变,导致体内铁吸收过多、排出减少,使组织器官中铁质进行性沉积,导致脏器功能损害,产生肝硬化、糖尿病、心肌病、心律失常、性功能减退、关节炎、皮肤色素沉着等临床病症~([1,2])。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有20%~50% 的遗传性血色病(GH) 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3])。HH通常在40~50岁发病,在欧洲、美洲白人中常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北欧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继发性附件扭转的CT特征及其诊断效能,构建继发性附件扭转的评分系统。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证实的伴有附件肿物的继发性附件扭转患者37例,以及伴有腹痛、附件肿物的对照组患者34例,分析继发性附件扭转的CT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构建继发性附件扭转的综合评分系统(AT-C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继发性附件扭转以下CT特征发生率较高,包括肿物壁偏心性增厚(X^2=4.41,P<0.05)、附件出血(X^2=12.68,P<0.001)、肿物-子宫之间团块状结构(X^2=13.62,P<0.001)、旋涡征(X^2=10.71,P<0.05)、附件周围脂肪模糊/腹水(X^2=5.82,P<0.05)。其中肿物-子宫之间团块状结构敏感度及诊断价值最高,为81.1%(ROC曲线下面积0.71),旋涡征特异度最高,为91.2%。ATCI诊断效能优于任意单一CT特征(ROC曲线下面积0.83),评分0~2分继发性附件扭转可能性小,3~4分怀疑继发性附件扭转,评分>4分,则高度怀疑继发性附件扭转且特异度为100%。结论继发性附件扭转具有典型的CT特征,包括肿物壁偏心性增厚、附件出血、肿物-子宫之间团块状结构、旋涡征、肿物周围脂肪模糊/腹水。AT-CI是综合了继发性附件扭转全部CT特征的实用评分系统,提高了继发性附件扭转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10月本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者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的右心功能、Tei指数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RVESV(20.51±6.23)ml、RVEDV(75.63±15.55)ml、RVSV(35.76±4.92)ml、RVEF(60.73±7.85)%,与对照组的(40.69±9.77)ml、(51.12±10.39)ml、(22.58±2.16)ml、(47.25±5.03)%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ei指数为(0.89±0.40),与对照组的(0.27±0.13)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的方法,能够对患者右心功能做出明确的诊断,对患者疾病治疗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MSCTA)及超声在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AI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的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例AIH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MSCTA诊断及超声诊断,且临床资料完整。结果 MSCTA主要表现为血肿及主动脉壁处可观察到新月形或环形异常密度影,血肿及主动脉壁最大厚度5mm,超声检查主要为长轴切面上可观察为累及的主动脉管壁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而短轴切面上的病变部位可见新月形或环形;MSCTA的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100%、100%,显著高于超声诊断的51.72%、53.33%(χ~2=18.136、17.957,P0.05)。结论在AIH患者中应用MSCTA技术可清晰的显示AIH病变部位及范围,并明确主动脉受累情况;而超声诊断可较好观察到主动脉瓣反流及心包积液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Ki-67蛋白的表达与超声声像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1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毛刺征、肿块形态、钙化灶形态和血流显像分级等。取110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析不同超声声像特征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HIF-1α、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10例乳腺癌患者中,43例既存在Ki-67蛋白阳性表达又存在HIF-1α蛋白阳性表达,35例仅存在Ki-67蛋白阳性表达,13例仅存在HIF-1α蛋白阳性表达,Ki-67、HIF-1α蛋白阴性表达患者共19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91%(78/110),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0.91%(56/110)。不同肿块形态、钙化灶形态、血流显像分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流显像分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可能与血流显像分级有关,Ki-67的表达可能与肿块形态、钙化灶形态及血流显像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脱落后,治疗组为121例,对照组为122例。2组在每年的三伏季节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贴敷,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贴敷。2组患儿均连续贴敷3年,从第1年贴敷完成后开始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第2、3年末总有效率分别为71.07%(86/121)、91.74%(111/121),均高于对照组的21.31%(26/122)、54.10%(66/1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2、3年末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29.75%(36/121)、61.98%(75/121),高于对照组的10.66%(13/122)、23.77%(29/1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2、3年末反复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病次数、病程、病种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