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以及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湖南省2013、2014年确诊的2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的资料,对人和禽分离的H7N9病毒进行鉴定和测序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发热和咳嗽是最常见的起病症状,所有患者均存在肺炎;20例(76.92%)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5例(96.15%)初诊时白细胞下降或正常,发病至开始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0 d。10例死亡,病死率达38.46%。患者分离的H7N9病毒株测序分析表明,发生了H7基因Gln226Leu和Gly186Val替换,PB2基因Asp701Asn突变。结论急性呼吸系统损害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活禽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重要危险因素,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发生了部分位点的适应性突变,更容易从禽类向人跨种传播引起人类严重疾病,需加强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大流行期间,其临床诊断病例应用国产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发病48 h内的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3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国产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199例和对照组(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治疗)192例,在试验开始后10 d内,记录有关的症状、体温、药物不良反应、继发性疾病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包括抗菌药物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观察期间需要留观者分别为20例(10.05%)和33例(17.19%),需要住院者分别为5例(2.51%)和13例(6.7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0.0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40.15±21.86)h和(65.92±29.08)h,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01);流感症状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42.21±28.96)h和(63.06±34.85)h,差异亦有高度显著性(P0.0001);流感症状持续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1 h。治疗组密切接触者共481人,发病92人(19.13%),对照组密切接触者共415人,发病157人(37.83%),两组密切接触人群甲型H1N1流感第二代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2%和4.9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早期应用国产磷酸奥司他韦能有效地缓解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减低留观和住院概率,缩短疗程,有效降低密切接触人群的第二代流感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方法 24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观察组行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恩替卡韦治疗,2组疗程均为8年,比较并分析2组疗程结束和停药后1年时的病毒指标、肝脏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结果 治疗结束、停药后1年时,2组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HBeAg血清转换时间较短、肝硬化发生率及肝癌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停药后1年时,2组HBV DNA含量和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能够改善乙肝患者肝功能,降低HBV DNA 含量,具有理想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大流行期间,其临床诊断病例应用国产磷酸奥司他韦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发病48 h内的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3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国产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治疗)199例和对照组(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治疗)192例,在试验开始后10 d内,记录有关的症状、体温、药物不良反应、继发性疾病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包括抗菌药物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观察期间需要留观者分别为20例(10.05%)和33例(17.19%),需要住院者分别为5例(2.51%)和13例(6.7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0.0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热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40.15±21.86) h和(65.92±29.08) h,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01);流感症状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42.21±28.96) h和(63.06±34.85) h,差异亦有高度显著性(P<0.0001);流感症状持续时间,治疗组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1 h。治疗组密切接触者共 481人,发病92人(19.13%),对照组密切接触者共415人,发病157人(37.83%),两组密切接触人群甲型H1N1流感第二代发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52%和4.9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早期应用国产磷酸奥司他韦能有效地缓解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减低留观和住院概率,缩短疗程,有效降低密切接触人群的第二代流感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心肌损伤标志物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株洲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6例,根据近30 d预后分为存活组52例与死亡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胆管结石病史、泌尿系统结石病史、基础疾病及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年龄大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RR=2.296,95%CI(1.090,4.835)]及血清CK-MB[RR=3.391,95%CI(1.221,9.414)]、cTnT[RR=2.804,95%CI(1.016,7.739)]、Mb[RR=2.252,95%CI(1.074,4.725)]水平是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及血清CK-MB、cTnT、Mb水平均是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与分析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血清IL-21含量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试验组给予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清IL-21含量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持续应答率为24.44%,总应答率为57.78%.试验组持续应答率为44.44%,总应答率为86.67%,试验组持续应答率及总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6,P0.05;x~2=5.92,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试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2.4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1含量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t=3.26,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IL-21含量较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升高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2.89,P0.05)。结论血清IL-21的含量可作为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采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转氨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