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06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左房构形超声新表达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探索正常人左房构形超声新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认识高血压患者左房构形的变化.方法选择45例高血压患者(Ⅰ、Ⅱ、Ⅲ期各15例)和15例正常成人,心电触发二维切面超声于左室收缩末期测量左房最大内径(LAD)、面积(LAA)和容积(LAV),用体表面积标化出左房内径指数(LADi)、面积指数(LAAi)和容积指数(LAVi),观察各期高血压患者上述六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LAD、LAA、LAV和LADi、LAAi、LAVi在高血压患者均表现增大,并随着高血压分期的加重而愈加显著,其中高血压Ⅰ期LAD、LAA和LAV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LADi、LAAi和LAVi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 高血压Ⅱ、Ⅲ期6项指标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Ⅱ期LAV P<0.05,余指标P均<0.01);此外LADi、LAAi和LAVi在高血压各期之间的差异亦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高血压各期患者左房均表现增大, 体表面积标化的LADi、 LAAi和LAVi较常规指标LAD、LAA和LAV能够更早更敏感地反映高血压患者左房构形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颈部异位移植心脏的急性排斥反应的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心动图测量17只同种异体移植及6只同系移植心脏测量左室内径、心肌厚度、左室重量和心功能等。6只同系移植大鼠和9只同种异体移植大鼠,分别于移植术后第1、3、5天,采用高频超声对上述指标进行测量,第五天测量完毕后处死并做病理检查。另8只同种异体移植心脏,分别于移植术后第1、3天各测量一次,第3天测量完毕后处死做病理学检查,超声指标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①同种异体移植术后,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左室心肌厚度和左室重量逐渐增加,左室内径减小,射血分数无显著性改变;②术后第3天,组织学检查表明已有排斥反应发生,超声检查显示室壁厚度与左室重量明显增加,而常规心脏触诊未能及时发现排斥反应;③随着组织学分级加重显示的排斥,左室心肌厚度与左室重量有显著的增加。结论:室壁厚度和左室重量为超声评价排斥反应发生的敏感、准确指标。高频超声为心脏移植实验研究评价排斥反应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可靠的观察方法,为临床上心脏移植的排斥反应的超声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Albunex进行心肌声学造影结合经胸多普勒冠脉血流显像观察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灌注模式的变化,探讨该变化与心肌微血管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杂种犬19只,均结扎左前降支(LAD)60min,而后分别再灌注60min(n=6),120 min(n=6)和180 min(n=7).LAD结扎后经静脉弹丸式注射Albunex进行MCE检查,MCE显示的低灌注区为危险区(RAMCE),再灌注后MCE检查确定的低灌注区为无复流区(NRAMCE).若NRAMCE/RAMCE比值大于或等于25%时认为发生了无复流现象;若NRAMCE/RAMCE比值小于25%时认为心肌复流.多普勒超声使用冠脉血流程序检测IRA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2只犬在实验中死亡,其余17只犬均完成实验方案.复流组共有7支犬,无复流组共有10支犬.再灌注60min时,PVs,VTIs,cFDs,PVd,VTId,cFDd,DDR,cDDD在复流组有所变化,但与基础状态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值均>0.05);而无复流组的PVs,VTIs,cFDs,PVd,VTId,cFDd均明显减小(P值均<0.05),舒张期最显著的变化是减速度(DDR)明显增大(P<0.01),减速时间(DDD)显著减小(P<0.01).结论微血管床的损害可以影响心外膜冠脉血流动力学.这种变化可能主要是通过增加微血管阻力,降低冠脉灌注压的途径来实现的.经胸多普勒超声结合Albunex注射进行心肌声学造影可以无创性评估无复流时梗死相关动脉血流速度模式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比脉冲序列造影成像技术(CPS)在肾脏错构瘤造影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对24例肾脏错构瘤患者(28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观察.分析其造影增强的图像特点。结果28个病灶均获得清晰的肿瘤动态造影灌注图像。肾脏错构瘤的造影特点表现多样,造影征象与肿瘤大小相关.小肿瘤(直径〈2cm)多表现为掩盖样快速强化,直径≥2cm的肿瘤多表现为慢速填充的造影征象。结论CPS清晰显示了肾脏错构瘤的血流灌注形态学特点,对≥2cm的肾脏错构瘤更能清晰显示其微循环灌注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超声以一种崭新的治疗方式在医学各领域广泛应用.临床上,超声具有非常安全的频率和强度,可实现体内几乎任何部位的靶向能量输送.超声可增加细胞膜通透性,超声介导基因转移已成功用于体内基因转移,具有安全、靶向、无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D)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经全主动脉CTA诊断为ADD的患者41例,术前行TEE检查,根据TEE检出主动脉根部受累情况分为三组:夹层未累及主动脉根部组(A组)16例,主动脉根部轻-中度受累组(B组)9例,主动脉根部重度受累组(C组)16例。均行术前TEE检查观察主动脉根部形态、夹层受累情况,包括主动脉瓣叶形态、功能,测量并比较各组主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窦部内径、窦管交界内径及可显示升主动脉段的最大内径,观察冠状动脉起始段形态;术后TEE即刻观察手术效果。并将TEE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41例患者术前TEE对升主动脉内撕裂的内膜片显示阳性率为100%。B、C组主动脉窦部内径均大于A组,C组主动脉窦部内径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主动脉瓣环及升主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手术证实,术前TEE诊断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特异性为62.5%,敏感性为56%。术后TEE可评估人工主动脉瓣或修复主动脉瓣形态、功能,以及人工血管、冠状动脉等吻合情况。结论 术前TEE能准确评估AAD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受累情况,术后TEE可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D)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全主动脉CTA诊断为ADD的患者41例,术前均行TEE检查,根据TEE检出主动脉根部受累情况分为三组:夹层未累及主动脉根部16例(A组)、主动脉根部轻至中度受累9例(B组)及主动脉根部重度受累16例(C组)。观察各组主动脉根部形态、夹层受累情况(主动脉瓣叶形态、功能)及冠状动脉起始段形态,测量并比较各组主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窦部内径、窦管交界内径及可显示升主动脉段的最大内径,术后TEE即刻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41例患者术前TEE对升主动脉内撕裂的内膜片显示阳性率为100%。B、C组主动脉窦部内径均大于A组,C组主动脉窦部内径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患者主动脉瓣环和升主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手术证实,术前TEE诊断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特异性为62.5%,敏感性为56.0%。术后TEE成功评估了人工主动脉瓣或修复主动脉瓣形态、功能,以及人工血管、冠状动脉等吻合情况。结论术前TEE能准确评估AAD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受累情况,术后TEE可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右室双出口超声和右心室造影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例经手术证实的右室双出口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和右心室造影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86.7%(13/15),右心室造影诊断准确率91.7%(11/12)。经统计学分析,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右心定造影结合可在术前诊断右室双出口及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单纯性房间隔缺损(ASD)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9例手术证实为单纯性ASD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胸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显像、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①超声定性诊断与手术结果的比较;②超声分型诊断与手术结果的比较;③不同超声检查技术评价单纯性ASD的价值分析。结果:①589例ASD患者术前超声检出率为100%;②501例术前超声分型诊断与术后临床诊断一致,符合率85.1%(501/589例),其中中央型490例,符合率99.2%(490/494例);下腔静脉窦型2例,符合率3.3%(2/60例);上腔静脉窦型6例,符合率54.5%(6/11例);混合型4例,符合率16.7%(4/24例);③以经胸二维超声定性诊断率为99.5%,漏诊率0.5%;声学造影造影检出率为92.3%;术前经TTE联合声学造影显像诊断准确率为100%,TTE、TEE及声学造影显像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临床上准确诊断ASD病变的首选方法。结合ASD病变特征和超声表现可提高ASD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胸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冠脉储备的测定诊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61名受试者均经ECT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检查,依ECT结果分为三组:A组24例,ECT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均正常;B组19例,静态心肌正常,运动心肌缺血;C组18例,静态心肌和运动心肌均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