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内科学   2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为制定全国蛲虫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年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36个国家监测点开展蛲虫病监测。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片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200人,每个监测点共调查1 000人,对其中3~9岁儿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检测,计算蛲虫感染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736个监测点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50%、2.84%和2.46%,男、女童蛲虫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江西、广西、广东、四川、福建、重庆和海南)为蛲虫病主要流行区(感染率 ≥ 5.00%),江西和广西儿童蛲虫感染率连续3年均位居前两位;汉族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少数民族儿童;4~7岁组儿童感染率较高,3、8岁和9岁组感染率均相对较低。结论 2016–2018年全国3~9岁儿童蛲虫感染率变化幅度不大,南部及西南部地区感染率较高,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人员的蠕虫检测能力,推动各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方法 2013年6月,以省为单位,每省选送4名疾控机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收集竞赛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1支代表队共124人参赛,选手的蠕虫镜检及制片平均成绩分别为27.3分和7.6分,较2012年均有显著提高(t=3.169、5.009,P均0.05)。蠕虫平均检出率为62.7%,较2012年显著提高(c2=28.630,P0.05)。不同性别、年龄、职称选手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0、2.080,F=2.366~3.864,P均0.05),有血防任务的省份成绩显著高于无任务的省份(t=6.650、4.630,P均0.01)。结论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提高了各省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但选手对常见土源性线虫虫卵的识别能力有待加强。建议在寄生虫病低度流行区和无防治任务的省份设立监测点,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城镇地区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状况,为土源性线虫病防控与消除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4–2015年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按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将全国划分为5类流行区,采用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计算总样本量,将总样本量按城镇人口占比等比例分配到各省份,各省份调查点数再按辖区城区和镇区人口占比等比例分配。各省份根据调查点数,自县(市、区)、乡(镇、街道)和居委会分级抽样,调查点(居委会)为最小抽样单位。以调查点内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粪便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1粪2检)鉴别土源性线虫虫卵并计数,计算各虫种感染率及感染度。结果 2014–2015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调查城镇居民133 231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23%(1 636/133 231),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0.77%(1 032/133 231)、0.32%(426/133 231)和0.17%(224/133 231)。全国城镇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以江西省(82/2 034)和重庆市(524/13 012)最高,均为4.03%;其次为海南省,感染率为3.47%(72/2 075)。男、女性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07%(662/62 139)和1.37%(974/71 092)。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以65~70岁年龄组居民最高,为2.56%(219/8 569);各职业中,以牧民感染率最高[2.47%(2/81)];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中,以文盲感染率最高[3.33%(226/6 795)]。钩虫、蛔虫和鞭虫轻度感染者所占比例均> 90%。结论 我国城镇居民土源性线虫病流行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分布较广泛。针对城镇地区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特点,可采取健康教育和药物驱虫相结合的措施,以降低居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灰色GM(1,1)模型用于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预测。方法利用"华支睾吸虫病病例/症状监测系统"收集的黑龙江省桦川县2013年7月—2014年6月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监测数据构建时间序列,根据数列矩阵运算原理,采用EXCEL软件中的MINVERSE等函数对该资料进行拟合,确定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GM(1,1)预测模型并判断精度。结果 2013年7月—2014年6月间共收集了271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信息,GM(1,1)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为X_(t+1')=16.0245e~(-00787t),后验差比值C=0.5884,精度达到了基本合格水平。结论初步构建了华支睾吸虫感染预测的灰色GM(1,1)模型,为今后预测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于2014-2015年开展了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本次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分为农村和城镇两部分,农村地区抽样依据土源性线虫病流行水平,分层因素包括省份、生态区和经济因素。城镇地区抽样依据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水平,将全国分为5类,其中4个重点流行省份根据各自流行水平进行分层抽样:本次调查抽样设计充分考虑病种和人群特征差异,以最大实现样本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分析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6年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农村地区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分和各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划分(高、中、低),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省抽取4~36个县,每县抽取2~4个自然村,共1 890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抽样调查常住居民250人,采集粪便,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一粪二检)检测蠕虫感染情况,生理盐水涂片法和碘液涂片法检测原虫感染情况,对3~6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感染情况。同时,在城镇地区调查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按感染水平将全国划分为5类华支睾吸虫流行区(Ⅰ-Ⅴ),不同流行区类型的各省抽取2~37个县,在城镇地区以居委会为调查点,共抽样517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调查常驻居民250人,仅调查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调查617 441人,其中农村484 210人,城镇133 231人,检出重点寄生虫感染者20 351例,检出率为3.30%;查出虫种34种,其中蠕虫23种,原虫11种。重点寄生虫加权感染率为5.96%,推算感染人数约为3 859万。其中蠕虫加权感染率为5.10%,肠道原虫加权感染率为0.99%,推算感染人数约为642万;土源性线虫加权感染率为4.49%,推算感染人数约为2 912万;3~6岁儿童蛲虫感染率为3.43%,推算感染人数约为155万;带绦虫加权感染率为0.06%,推算感染人数约为37万。全国华支睾吸虫加权感染率为0.47%,推算感染人数约为598万;农村华支睾吸虫加权感染率为0.23%,推算感染人数约为152万;城镇华支睾吸虫加权感染率为0.71%,推算感染人数约为446万。重点寄生虫感染流行呈明显区域性分布,土源性线虫中、高度流行区主要分布在四川、海南、贵州、云南、重庆、广西、广东和江西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华支睾吸虫流行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黑龙江和吉林等省(自治区);带绦虫感染仍然主要分布在西藏;3~6岁儿童蛲虫高感染地区主要集中在海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和重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50%以上的肠道原虫感染者集中分布在西藏、贵州和广西等西部省(自治区)。结论全国重点寄生虫感染率大幅降低,尤其是土源性线虫病下降最明显,绝大部地区处于低度流行或散发状态,且流行区域也明显缩小,但仍有一些省或局部地区感染较严重。重点寄生虫感染流行呈明显区域性分布,土源性线虫中、高度流行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南部两大片区,华支睾吸虫流行区主要分布在华南和东北两大片区,带绦虫仍然主要分布在西藏,3~6岁儿童蛲虫高感染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南和西南地区,肠道原虫呈现出局部地区感染率较高的特点,主要分布在西部省份。我国农村地区重点寄生虫感染人数仍然较多,防控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肌肉压片法和消化法检测野生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检出率.方法 从华支睾吸虫病重流行区广西横县旺天塘采集野生淡水鱼样本,分别采用肌肉压片法和消化法检测每尾鱼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情况.计算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检出率,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对2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共检测了210尾鱼,总检出率为36.67%(77/2...  相似文献   
8.
华支睾吸虫病是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中国于2016年初步建立了全国水平的华支睾吸虫病监测体系。本文阐明建立华支睾吸虫病监测体系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中国华支睾吸虫病监测体系的构成、内容和方法,着重就其中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解读,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同时分析了对全球肝吸虫病防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人员的寄生虫病检测理论和技能知识水平。方法 2015年9月组织全国31个省(市、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124名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进行能力考核,构建考核人员基本信息和考试成绩数据库,了解考核对象寄生虫病检测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单位级别和地区考核对象间的差异。结果 所有考核对象综合平均成绩为123.3分,及格人数占考核人数的57.3%。其中男性(48人)和女性(76人)平均分分别为125.9分和121.7分;30岁以下年龄组(57人)、30 ~ 40岁年龄组(61人)及40岁以上年龄组(6人)综合成绩平均分分别为119.6、128.1分和111.2分;初(94人)、中(28人)、高级(2人)职称人员综合成绩平均分分别为119.2、135.9分和140.5分。124名考核对象的笔试成绩平均为61.9分,及格人数占考核人数的62.9%;所有考核对象技能操作平均成绩为61.4分,及格人数占58.1%。结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寄生虫病防治的考核人员理论考核成绩极差较大,寄生虫病检测基础理论和技能考核水平总体偏低,需对照防治中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重视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强化寄生虫病防治队伍建设,培养有较强理论和实践综合能力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