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研究急性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新术式.方法:回顾分析 1996~ 2004年 123例急性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式 改进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一次性治愈,无术后复发肛瘘及遗留肛门失禁.结论:采用该术式治疗急 性肛周脓肿,具有治愈率高、病人痛苦小、手术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颅内血肿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出现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我院2009-03-2013-03收治的68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迟发血肿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迟发血肿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凝血酶时间、手术时机、颅骨骨折为发生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多伴有重型颅脑损伤和颅内占位,术后迟发血肿一般发生于术后12 h内,以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为常见,血浆凝血酶时间延长、手术时机短、合并颅骨骨折为高危因素,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李习珍  黄好峰  胡海成  于强  李春  张成  韩超 《安徽医学》2009,30(10):1235-1236
目的了解外伤性脑积水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38例外伤性脑积水,其中急性脑积水11例,慢性脑积水27例,分别行脑室外引流和脑室腹腔分流。结果急性脑积水大多为梗阻性脑积水,而慢性脑积水多为交通性脑积水。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Mu外翻足前足横弓跖骨头下压力的改变情况。方法:运用本所生物力学室研制的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正常足与Mu外翻足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折。结果:随着足部负重比例的增加,Mu外翻足前足中间跖骨头下压力的变化较快,与正常足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证明,正常足前足具有横弓结构,Mu外翻足前足存在横弓塌陷。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CI)占全身创伤发生率的第2位,但死残率则处于第1位。导致颅脑损伤的原因包括:交通事故、工程事故伤、暴力打击伤、火器伤等,随着现代化交通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交通事故伤是导致颅脑损伤的第一因素,在发达地区,可高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45例行经皮气管切开的神经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材料不同分为试验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试验组使用深静脉穿刺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气管切开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费用及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因及术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相关费用[(694±2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1402±18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23,P=0.000);手术情况比较: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导丝弯折率及更改术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渗血、低氧血症、心律失常、皮下气肿、气胸、纵膈气肿、切口感染、切口处溢痰及套管脱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熟练掌握常规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前提下,神经重症患者应用深静脉穿刺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同样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降低手术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软通道经额入路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软通道经额入路穿刺术治疗。结果患者术后24h内清醒13例,术后1~3d清醒39例,术后3d~2周清醒15例,1例昏迷不醒;根据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恢复良好61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2例,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结论软通道经额入路穿刺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具有对脑组织损伤小、神经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气管切开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行气管切开术47例,按切开时机分为早切组25例(≤24 h)和非早切组22例(>24 h)。比较2组患者1周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早切组1周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非早切组(P<0.05),而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非早切组(P<0.05~P<0.01)。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脑室出血(SIVH)患者出院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于阜阳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脑室外引流术(EVD)或神经内镜(NE)联合EVD治疗的SIVH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出院结局分为结局不良及结局良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IVH患者出院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前改良Graeb量表(mGS)评分及三者联合对SIVH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101例SIVH患者中,结局良好39例(结局良好组),结局不良62例(结局不良组)。两组年龄、合并高血压者占比、术前血糖、术前血钾、术前血糖与血钾比值、术前GCS评分、术前mGS评分、合并脑疝者占比、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77,95%CI(0.809,0.951)]、术前GCS评分[OR=1.754,95%CI(1.128,2.727)]、术前mGS评分[OR=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进行气管切开的136例按切开的时机分为早切组和非早切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切组1周后的GCS评分高于非早切组,而低氧血症、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非早切组。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