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测量三尖瓣环位移(TAD),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房间隔缺损患者3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测量主肺动脉内径(MPA)、右心房左右径(RA)、右心室前后径(R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TMAD技术测量三尖瓣环右室游离壁处、室间隔处及二者连线中点处相对于右室心尖部的收缩期峰值位移(T1、T2、Tm),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T1、Tm明显低于对照组[T1(19.1±4.8)mm比(22.4±3.0)mm;Tm(15.6±3.7)mm比(19.0±2.2)mm,P<0.05];T2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D患者T1和Tm较正常人减低,TMAD技术或可用于定量评价ASD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层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评估H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按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35例和非H型高血压组31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室质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组织运动速度比值(E/E’);分层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于心尖部两腔心切面(2CH)、心尖四腔心切面(4CH)及心尖部左室长轴切面(APLAX)获取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心肌及心外膜下层心肌的整体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值(GLSendo、GLSmid、GLSepi)和左室各层心肌整体收缩期峰值纵向平均应变值(GLS-Avgendo、GLS-Avgmid、GLS-Avgepi)。比较各组上述超声参数差异。结果 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LVMI、RWT、E/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H型高血压组LVMI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各层心肌GLS均保持从内至外减低的梯度特征;H型高血压组全层心肌2CH-GLS、4CH-GLS、APLAX-GLS及GLS-Avg均较对照组减低;非H型高血压组GLS-Avgendo、APLAX-GLSendo及4CH-GLSendo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型高血压组全层心肌2CH-GLS均较非H型高血压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层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以评价H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H型高血压组对左心收缩功能的损害程度较非H型高血压患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6年6月~1994年6月共收治农村小儿急性中毒5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医院是病人就诊的场所,门诊则是面向社会的窗口,门诊医护工作的质量既是衡量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又是衡量一级医院的整体素质,是医院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为做好门诊患儿家属候诊中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粉背南蛇藤醋酸乙酯部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 利用正相、反相硅胶和凝胶色谱柱分离技术分离制备,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大豆素(1)、表没食子儿茶素(2)、没食子儿茶素(3)、大豆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卫矛科卫矛属植物肉花卫矛 (Euonymus carnosus Hemsl.) 的化学成分。方 采用正相硅胶和 Sephalex LH-20 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肉花卫矛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 5 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Ⅰ)、β-香树脂醇(Ⅱ)、齐墩果酸(Ⅲ)、3β, 22α-二羟基-12-齐墩果烯-29-羧酸(Ⅳ)、山海棠萜酸(Ⅴ)。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肉花卫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0 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30 例健康志愿者,采用RT-3DE 技术获得左心室达到16 节段、12 节段和6 节段的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 、Tmsv12-SD 、Tmsv6-SD)和最大差值(Tmsv16-Dif 、Tmsv12-Dif 、Tmsv6-Dif),同时获得其标化值(Tmsv16-SD%、Tmsv12-SD%、Tmsv6-SD%、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17 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即标准差(Tmsv16-SD 、Tmsv12-SD 、Tmsv6-SD)和最大差值(Tmsv16-Dif 、Tmsv12-Dif 、Tmsv6-Dif)及其标化值(Tmsv16-SD%、Tmsv12-SD%、Tmsv6-SD%、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能够快速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测量三尖瓣环位移(TAD),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房间隔缺损患者36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23例为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测量主肺动脉内径(MPA)、右心房左右径(RA)、右心室前后径(R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TMAD技术测量三尖瓣环右室游离壁处、室间隔处及二者连线中点处相对于右室心尖部的收缩期峰值位移(T1、T2、Tm),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例组T1、Tm明显低于对照组[T1(19.1±4.8)mm比(22.4±3.0)mm;Tm(15.6±3.7)mm比(19.0±2.2)mm,P〈0.05];T2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D患者T1和Tm较正常人减低,TMAD技术或可用于定量评价ASD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AF)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32例孤立性AF患者(孤立性AF组)及2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计算百分变化率,并测量左心房容积.结果 孤立性AF组充血试验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FM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6.14±2.03)% vs (16.50±5.00)%,P<0.01],两组受试者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NTG-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AF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心房容积明显增大[(45.85±13.72)ml vs (27.33±6.51)ml,P<0.01].孤立性AF患者FMD与左心房容积呈负相关(r=-0.62,P<0.01).结论 AF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损伤作用,孤立性AF患者FMD与左心房构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