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应用氟马西尼之后,用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imaging,DWI)检测脑组织发生的改变,从而确定癫痫灶的位置。方法选择准备手术的癫痫患者20例,其中检查前2个月内服用过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BZD)有9人,另取17位未发做过癫痫的健康者作为对照。在患者清醒和完全的发作间期进行磁共振弥散成像基线扫描,然后静脉推注氟马西尼(flumazenil,FMZ),注射10min后,再次进行DWI检查。所有的病人测量下列双侧结构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海马、海马旁回、丘脑、中央白质、与癫痫灶相连的皮质。健康对照者进行了DWI检查,测量了上述结构。我们还对20位患者进行了注射FMZ前后的视频脑电图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者对比,颞叶癫痫患者发病侧海马的发作间期ADC基线明显升高(P<0.05)。在注射氟马西尼后,不同感兴趣区的平均ADC变化如下:近期服用过BZD的患者癫痫发作侧的海马ADC下降(P<0.05);癫痫发作侧的海马旁回ADC下降(P<0.05),而近期没有服用过BZD的患者,未发现上述变化。在视频脑电监测中,服用BZD的患者也更易用FMZ诱发出癫痫波。在颞叶以外癫痫我们没有观察到统一的变化模式。结论近期服用过BZD药物的颞叶癫痫患者中,注射氟马西尼引起的ADC改变和癫痫灶的位置密切相关。核磁共振弥散成像清楚地表明了颢叶癫痫患者潜在癫痫灶的位置,是一个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蝶窦入路切除Rathke囊肿的手术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10年12月治疗的Rathke囊肿患者18例,术前行头部MRI及内分泌学检查,患者均接受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术中清除囊肿内容物,部分切除囊肿壁。结果该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24个月,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复查MRI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内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是治疗Rathke囊肿微创、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卒中后抑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象:1998年7月至1999年4月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89例,意识清醒、语言功能保存相对完好、能配合检查。男58例,女31例。年龄61~87岁,平均66.3岁。脑卒中的首次发病年龄54~87岁。所有患者此前均无抑郁和其他精神疾病史,无精神疾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5.
内镜辅助的神经微血管减压术(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的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和技术要点.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共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7例,面肌痉挛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合并面肌痉挛2例,手术采用枕下小切口乙状窦后入路,在内镜下辅助下行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对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术中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并予分离、减压.本组患者无死亡,术后1例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发生颅内感染,经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5个月~2年,症状完全缓解28例,症状减轻3例,无复发.结论 在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应用内镜,有助于分辨责任血管,减压彻底,具有微创、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脑室出血的诊断、病因及预后(附20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室出血 (PIVH)的诊断、病因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 PIVH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结果。结果 :2 0例中 19例经头颅 CT、 1例经 MRI检查证实为 PIVH,8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病因为脑动静脉畸形者 5例 (2 5 % ) ,脑动静脉畸形伴动脉瘤者 1例 (5 % ) ,Moyamoya病 1例 (5 % ) ,高血压者 5例 (5 5 % ) ,病因不明者 2例 (10 % )。 5例全脑室出血者全部存活 ,15例部分脑室出血者 3例发生再出血 ,其中 2例死亡。结论 :头颅CT可以确诊 PIVH,脑血管造影对于明确出血的病因很有帮助 ,PIVH的病死率与出血量之间关系不大 ,而与再出血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硬脊膜撕裂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采用PETD治疗的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资料。结果 236例中,3例发生硬脊膜撕裂,发生率为1.3%(3/236)。2例术中诊断,其中1例术中转为显微镜下修补硬脊膜,1例术中未做处理;1例术后诊断,在显微镜下完成硬脊膜修补。3例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从术前8.0分降至1.7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从82.1%降至17.8%,均无神经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改良MacNab评分2例为优,1例为良。结论 硬脊膜撕裂是PETD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应根据术中和术后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颅骨骨膜窦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例成人颅骨骨膜窦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以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10例颅骨骨膜窦均表现为头皮柔软肿物,有波动感;术前检查示颅骨骨膜窦不是颅内静脉回流的主要通道。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头皮肿物消失,术后无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月~16年,均无复发。结论成人颅骨骨膜窦很少单独引流颅内静脉,手术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15岁.学生。因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半年于1999年2月1日人院。患者于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但尚能从事日常学习.未引起重视。此后视力进一步减退,逐渐看不清书本上字.于人院前1月视力下降至只能看见眼前手动并维持稳定。既往史:无特殊记载。家族史: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无类似发病.父母无类似发病。其两个舅舅均有类似发病。一个舅舅20岁起病,双眼视力为眼前手动。另一个舅舅32岁起病.双眼视力为0.l。查体:神清,智能正常.语言稍嘶哑,双侧瞳孔等大等国,直径4.s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使用可调压分流管治疗老年人特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 通过腰穿放液试验和腰大池外引流试验,选择29例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利用MMSE评分和10米行走试验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术后短期内患者步态及认知改善明显,中期随访发现症状改善率下降,3例患者分流管堵塞,1例出现硬膜下积液,1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2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于心脏疾病.结论 腰穿放液试验和腰大池外引流试验对预测分流术是否有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脑室腹腔引流术可以改善患者的近期症状,手术的中期疗效下降.采用可调压分流管可以提高手术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hort-term and mid-term outcomes in geriatric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treated with adjustable valve. Methods The 29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the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by the means of preoperative lumbar tap test and external lumbar drainage test. All patients were assessed by 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and timed 10-meter walk test. Results Short-term improvement in gait disturbanc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could be achieved obviously, and mid-term improvement could not be sustained. The 3 patients had shunt obstruction, 1 had subdural hygroma. 1 case died of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2 died of cardiac disease. Conclusions The lumbar tap test and external lumbar drainage test are highly prognostic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who mostly likely benefit from shunt surgery. The short-term improvement can be achieved, whereas mid-term improvement can not be sustained. Surgical outcome can be improved by the use of adjustable val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