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胆管及去门静脉肝叶肝细胞功能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胆管结扎及门静脉结扎后肝细胞形态及功能分化现象,探讨去胆管及去门静脉肝叶的保留价值.方法 应用氰基丙烯酸酯对仅保留两个肝叶的大鼠行一叶胆道栓塞并结扎,另一肝叶行门静脉结扎,进行分肝静脉血化验检查、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去胆管肝叶形态及糖原染色变化不大,分肝静脉血白蛋白(30.9±1.8)g/L与对照组(31.9±2.0)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门脉肝叶萎缩明显,但血胆红素指标维持正常,与未处理对照组比较[(7.7±3.2)比(8.7±2.3)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胆管肝叶在观察期内无明显萎缩,仍保留有蛋白质合成分泌等功能;去门脉肝叶肝细胞能够承担胆汁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2.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N)为胰腺囊性肿瘤之一,特点为囊肿与胰管相通,伴胰管扩张。病理表现为囊肿分泌大量粘液及囊壁结节堵塞胰管,导致胰管扩张。文献报道临床以腹痛发病最为常见,本病例以少见的胆管炎表现起病,现报告并作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右半肝阻断技术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在右后叶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37例解剖性肝脏右后叶切除术中应用持续右半肝及陈氏绕肝双悬吊法辅助肝切除.右后叶肝肿瘤行右后叶切除时,采取持续右半肝阻断技术并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经下腔静脉右侧放置2根提肝带,离断肝实质的过程中通过牵拉提肝带辅助肝切除.结果 全组共37例肝右后叶肿瘤病人行肝右后叶肿瘤切除术.术中均成功分离出右半肝肝蒂和右后叶肝蒂,游离右肝后均成功放置绕肝提拉带,断肝时行右半肝持续肝门阻断,术中无胆管损伤、肝短静脉、肝右静脉撕裂和大出血等相关操作并发症.肝实质离断时间17~28 min,阻断时间约20~30min,术中出血量60~330 ml.术后第1天丙氨酸转氨酶(ALT) 183~352 U/L,生化指标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右半肝持续阻断结合陈氏绕肝双悬吊法有助于减少右后叶肝切除术中出血量以及改善手术野,缩短肝实质离断时间,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7月共30例均由同一主刀医生进行的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手术日期先后分为连续的3组(A、B、C组),每组10例设定为一手术阶段,比较各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各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灶大小、术前肝功能分级方面无显著差别(均P>0.05)。A组手术时间(189.3±25.1 min),显著长于B组(144.9±16.15min)和C组(144.9±16.15 min)(P均<0.05);A组出血量(330.0±197.49 ml)明显多于B组(110.0±59.82 ml)和C组(120.0±51.75 ml)(P<0.05);B、C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A组发生1例中转开腹,其余各组均未发生,总中转率3.33%,术中并发症发生在A组(1例)、C组(1例),术后并发症B组(1例)、C组(1例),总发生率13.33%。三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术对于那些已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肝胆外科医生是安全可行的。随着手术例数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逐渐减少。学习曲线约为10例,可达到较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5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明显增大8个月入院,未诉腹痛、腹胀等不适.体查:左下腹可扪及约10cm×8cm×8cm大小包块,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固定.白细胞4.1×109/L,血小板92×109/L.B超及CT均发现盆腔内实性占位约10cm×8cm×8cm大小,其内可见钙化灶,膀胱等盆腔器官受压移位.术前穿刺活检报告:可见成熟的淋巴组织.术中发现肿物位于盆腔腹膜外,与左侧髂血管联系紧密,为相互粘连成团的巨大淋巴结,质地较软,其中一块有完整包膜,质韧,切面呈灰红色,内有钙化灶.将肿物完整切除后送病理,报告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中间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servere pancreatitis,ABSP)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的可行性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1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LC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在保守治疗12~27d后均成功行LC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145min,平均63min.术中出血量20~330ml,平均80ml.6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均于术后24~72h拔除腹腔引流管,无胆漏及出血.住院15~31d,平均19d.16例术后随访4~36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可进低脂饮食后,可安全实施LC术.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动态观察了大鼠脾切除及粗制大肠杆菌内毒素攻击后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和NO2^-/NO3^-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脾切除组较假手术组血浆上述因子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和单纯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后所引起的改变非常类似。注射内毒素后,切脾前后血浆上述因子无明显差异,但均处在较高水平上,秩相关分析表明:血浆NO2^-/NO3^-与内毒素及NTF水平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性,66岁,因黄疸伴皮肤瘙痒15 d于2007年10月19日人我院.患者1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并逐渐加深,伴皮肤瘙痒;小便深黄,大便呈白陶土样.在当地医院做MRI检查,考虑为"高位胆管恶性肿瘤"(图1);无高热寒战.体检: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明显黄染,无蜘蛛痣.腹部无明显阳性体征.经CT三维重建,诊断为左右肝管汇合部胆管癌,侵犯左右肝动脉、门静脉左支.拟减黄后行左半肝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肝动脉门静脉端侧限制性吻合术.  相似文献   
9.
脾切除及大肠肝菌内毒素攻击对大鼠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焦华波,陆家齐,陆连荣,李基业,王世斌,俞建奇,常国友,马诺山关键词脾切除;大肠肝菌;并发症;一氧化氮;血浆;大鼠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16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L-arg:NO)通路是近年...  相似文献   
10.
研究抗TNF单抗及L-NMMA对内毒素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