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立足于项目组前期研究的成果上,积极探索吉林辽宁两省目标设置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受目标设置影响下的工作落实结果情况,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 方法以系统穷尽的方式收集吉林辽宁两省2000至2017年有关目标与工作落实情况的指标,利用Spearman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吉林辽宁两省目标设置对于突发应急工作落实情况的影响。 结果吉林辽宁两省突发应急领域的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情况总体均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吉林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情况分别为46%与60%,辽宁为60%与53.3%,且目标设置水平与工作落实呈正相关。 结论有公众需要为依据且定量可考的目标设置对于工作落实、推进、完善具有积极的正反馈作用,建立科学量化的突发应急目标设置评价体系是适宜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浅谈对医学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琳 《西南军医》2004,6(1):68-69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阶段是由理论课堂迈向临床实践的转折时期,是完成由书本到临床的跨越,也是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下面就实习中如何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和体会。1 转变教学观念,培养临床思维能力2 1世纪的教育应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知识、新观念形成过程中,首先应培养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开拓思维、突破传统概念框架,运用联想和现象触发灵感并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引导才真正有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实习阶段学生必须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各临床科室及专业的轮转,…  相似文献   
3.
复方丹参滴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复方丹参丸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防治作用,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滴丸组。复方丹参滴丸(50mg/kgd-1)混入普通饲料给药;实验第90、180天分别测24h尿蛋白量,尿微量白蛋白及尿NAG并经尾静脉取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实验结束时颈动脉取血测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等,并进行肾脏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3个月时滴丸组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6个月时滴丸组24h尿蛋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尿NAG、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等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 时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高凝、高粘现象,肾脏微血管病变比较明显,复方丹参滴丸干预后高凝、高粘现象及微血管病变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延缓或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在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4W1A束线提供的硬X线,采用衍射增强成像(DEI)和类同轴成像法对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正常猪、大鼠、小鼠的肝、肾、肺、骨等组织进行成像,并与成像样品的相邻组织及成像后原位组织切片的光镜染色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衍射增强成像显示大鼠肝脏血管的逐级分支,走行方向清楚,最细可分辨直径为30μm的血管;猪肝脏中央静脉、肝小叶分界隐约可见;大鼠肾脏皮、髓质分界清楚,弓形动脉、静脉及髓质区集合管、乳头管结构清晰可见,最细可分辨直径为30μm的管道结构;小鼠肺支气管树分支清楚,重叠肺泡隐约可见。类同轴成像大鼠股骨头关节软骨及骨小梁结构清楚。结论利用同步辐射相位衬度成像方法,样品无需制片处理即可观察到光镜及其他影像学技术尚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脉管系统模式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结构关系,此外还可以观察到常规X线成像方法无法观察到的软骨影像,比较适合形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去除胰岛β细胞的α细胞大鼠模型.方法 12周龄SD大鼠分为3组(n=8):正常对照组(NC)、模型1组(M1)和模型2组(M2),M1和M2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次链脲佐菌素(STZ)100和150 mg/kg,5 d后处死大鼠,胰腺组织匀浆检测胰岛素(Ins)和胰高糖素(Glc)的含量;胰腺组织HE染色,Ins、Glc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图像定量分析.结果 去β细胞大鼠(M1和M2组)胰岛丽积约为正常大鼠的1/7,β细胞面积占胰岛面积比例由正常状态的74.3%分别下降到5.4%和5.2%,胰腺匀浆液Ins的含量不到正常的3%,而Glc的含量略有上升.NC组Glc阳性细胞位于胰岛周边,数量较少,M1和M2组Glc阳性的α细胞由周边向中央聚集,α细胞面积占胰岛面积比例由16.4%分别上升到76.5%和74.4%.结论 STZ一次大剂量腹腔注射可获得完全去除胰岛β细胞的大鼠模型,且不影响α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建立胰岛α细胞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中的数量与分布,为临床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8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的斑块,采用Movat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斑块中VSMCs,镜下分别统计VSMCs平均积分吸光度值(MA)、单位面积的MA和纤维帽厚度。结果无症状组稳定性和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为87.5%和12.5%(P0.001);症状组为25.0%和75.0%(P0.001)。VSMCs在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的MA值分别为1 650±58和1 343±54(P0.001);在稳定和不稳定性斑块中分别为1 506±59和1 312±58(P0.05)。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VSMCs分布单位面积的MA分别为:基底部1 664±73(MA/mm~2)、1 112±69(MA/mm~2)(P0.001);肩部1 697±76(MA/mm~2)、1 412±81(MA/mm~2)(P0.05);纤维帽1 620±65(MA/mm~2)、1 321±66(MA/mm~2)(P0.01)。随着纤维帽的增厚,VSMCs的单位面积的MA也随之增加,呈正相关性(P0.001)。结论症状组和不稳定性斑块中VSMCs的数量、密度均少于无症状组和稳定斑块。纤维帽的厚度与VSMCs的密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亚群联合Th1/Th2细胞因子等相关指标的特征,为早期识别脓毒症生物标志物变化及判断预后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脓毒症患者84例,根据疾病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同期选取1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T、CD8+T细胞、CD19+B细胞、NK细胞)及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谱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NLR)等;全自动血浆蛋白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P);免疫层析法检测降钙素原(P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血气分析(氧分压、乳酸、二氧化碳分压等)。Pearson方法分析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指标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靶组织对胰岛素(Ins)反应性降低,即一定量的Ins产生的生物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机体为克服IR常伴有代偿性的高胰岛素血症(HI)。30年代Himsworth最先发现糖尿病患者对Ins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此后不少研究证明Ⅱ型糖尿病(NIDDM)病人存在Ins敏感性降低这一事实。目前IR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就IR与NIDDM及其并发症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1 IR与NIDDMNIDDM虽然Ins分泌不正常,葡萄糖(G)刺激的Ins分泌高峰延迟,但多数不存在严重Ins缺乏的问题,且…  相似文献   
10.
糖末安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糖末安胶囊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与临床使用维生素B1、B12的患者进行对照。方法:治疗组口服糖末安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对照组肌注维生素B1、B12隔日1次,均30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3.66%,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50%。结论:糖末安胶囊能明显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治疗DPN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