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年龄≥60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50例,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监测结果为非杓型组(夜间平均血压较白昼平均血压下降值<10%)78例,另一对照组为杓型72例.所有入选患者检查: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肌酐清除率、尿微量白蛋白.结果非杓型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均高于杓型组(p<0.01);非杓型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大于杓型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和肌酐清除率小于杓型组(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联合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8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对照组)和8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且LDL—C正常的患者(ACS组)的h—FABP,比较两组间的阳性率。同时测定两组hs—CRP水平,比较其差异,ACS患者又被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三组,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结果:ACS患者h-FABP阳性率(7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P〈0.01。ACS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7.42±12.70)mg/L;(4.95±3.14)mg/L,P〈0.05],且随着病变进一步进展,其水平亦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h—FABP联合hs—CRP可提高ACS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同时hs—CRP水平能预测病变的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2008-2010年常见临床分离菌的菌群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本院2008-2010年临床送检标本中非重复菌株的药敏试验资料,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9852株,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检出率明显上升(P<0.01)。56.9%的大肠杆菌和17.1%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重,2010年该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9.2%,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0.7%。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高达78.1%~93.6%。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2010年检出2株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溶血葡萄球菌,以及2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结论:本院临床分离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并于2010年出现多耐药菌株和泛耐药菌株,增加了临床抗菌治疗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注射液早期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方法:将69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KiUip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为症状出现24 h内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对照组35例为常规治疗.两组均在入选6 h内、第7天和第28天检测血清NT-ProBNP浓度以及监测第1天、第28天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计数.结果:血清NT-ProBNP浓度变化:治疗组第7天、第28天血清NT-ProBNP浓度分别为(155.43±30.56)pg/ml、(105.43±30.56)pg/ml与对照组第7天、第28天(289.9±42.3)pg/ml、(209.9±42.3)pg/nd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第7天血清NT-ProBNP浓度与最初6 h血清NT-ProBNP浓度(320.2±50.5)pg/ml相比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9例患者28天内死亡4例患者与非死亡65例患者平均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620.8±160.5)pg/ml、(187.8±89.6)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变化:治疗组第1天和第28天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第1天和第28天的前后差值比较,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监护:治疗组第1天和第28天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第1天和第28天的前后差值比较,室上性心律失常计数、室性心律失常计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美托洛尔注射液治疗是安全的,并能显著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降低心律失常发生,改善心室重塑.死亡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对ICU机械通气(MV)患者疗效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ICU收治的86例实施MV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每日唤醒镇痛镇静方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评分(CPOT)维持0~3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维持在-4~-3分,观察组选择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CPOT维持在0~1分,RASS维持在-1~0分,使患者达到安静、舒适、合作的镇静状态,并给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MV时间、ICU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及氧化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及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镇痛镇静后2d,观察组MDA水平明显下降,SOD、GSH-PX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CASH的舒适镇痛镇静方案有助于缩短MV时间,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同时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预后,是ICU内MV患者理想的镇痛镇静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原因。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该院60例行呼吸机治疗的心功能不全患者,按呼吸机撤机成功与否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前者呼吸机撤机成功,后者呼吸机撤机失败。采用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测系统自动输出心率(HR)、左室舒张期容积(EDV)、收缩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16节段达到峰值时间的最大时间差(Tmsv16-Dif)与标准差(Tmsv16-SD),以及峰值射血率(PER)与峰值充盈率(PFR)。结果研究组HR、EF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DV、ESV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PER、PF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msv16-SD、Tmsv16-SD、Tmsv16-SD%、Tmsv16-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地反映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并为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原因提供指导,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上常常以偏身运动障碍(不完全性瘫痪、无力或完全性瘫痪)、偏身感觉障碍(麻木或浅感觉消失等)、偏盲和锥体束征(浅反射消失及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为主要临床表现,颞叶和额叶出血者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癫痫或精神失常.但单独以癫痫或精神症状为主要症状而无偏瘫的脑出血临床上并不多见,且极易引起误诊.现将笔者所在医院1例以头痛、反复癫痫样症状发作和1例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脑出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使用听诊器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1日起入住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并于2015年3月30日前转出ICU或死亡的患者,总计611例,根据床位分为干预组(n=296,使用床旁听诊器进行听诊)和对照组(n=315,使用医生自带的听诊器进行听诊)。所有听诊器均在每日查房前用75%乙醇擦拭表面1次。观察记录研究期间所有对象的医院感染情况及部位、感染病原菌、生命体征和转归,转出ICU后随诊48 h,汇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9.5%vs 14.9%, P<0.05),主要表现在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4%vs 8.6%),并且明显缩短ICU住院时间(12.2±9.3dvs 14.2±8.8 d),但在其他部位的院内感染、28 d病死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床旁听诊器能显著降低综合性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医院抗菌药物使用量及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和分析2010-2011年间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及主要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年间临床选择以头孢霉素类、喹诺酮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等抗菌药物为主,DDDs变化大的有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等常用药物(DDDs降幅〉30%)。2011年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钠耐药率下降明显(P〈0.05),大肠埃希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下降也十分明显(P〈0.01)。其他临床常见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有超过50%的品种呈下降趋势。结论抗菌药物DDDs与细菌耐药性有一定相关性。医院应积极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调整药物品种结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利于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