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三种不同灌注液对断肢再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后肢的断肢再植模型,应用3种不同灌注液(A组肝素钠组,B组肝素钠+利多卡因组,C组肝素钠+地塞米松组)对离断肢体进行灌注,然后进行再植。分别于缺血前、缺血6h、通血60min取材,测定断肢皮肤中丙二醛(MDA)、透射电镜观察缺血6h后再通血60min血管内膜的改变。结果 3组再植肢体成活率相当,B组灌注前后MDA差值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C组血管内膜改变较A组轻微。结论 断肢再植前应用含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灌注液对离断指进行灌注,可以减轻再植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对血管内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L auren将胃癌分成肠型和弥漫型 ,大致相当于分化型和未分化型 ,两者的预后差别很大。钙粘着蛋白 -连环蛋白复合物参与细胞 -细胞粘附和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护、缺乏其中一种组成的功能即丧失细胞粘附而致肿瘤生成。钙粘着蛋白 E和α、β、连环蛋白的表达损害见于多种肿瘤。作者重点观察这些粘附分子的免疫组化表达在早期胃癌分化型和未分化型肿瘤生成中的差别。在 14 3例早期胃癌标本中分别作钙粘着蛋白 E和连环蛋白 α、β的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 14 3例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3.
经内镜鼻胰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初步总结经内镜鼻胰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应用的疗效。 方法 :自 1998年 3月以来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常规非手术监测治疗的同时 ,随机床旁行经内镜置放鼻胰管引流 14例。其中明确合并胆结石 8例。观察每天胰管引流量和入院后第 5天在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钙、动脉氧分压和血、尿淀粉酶的变化 ,并与第 1天比较 ,记录治疗结果和住院时间。 结果 :经鼻胰管引流时间为 (7.3± 4 .0 )天 ,前 5天的胰液引流量分别为每天 (2 36 .4± 176 .6 )、(2 87.1± 16 4 .7)、(2 84 .6± 2 16 .4 )、(435 .0± 35 7.8)ml和 (377.8± 2 2 3.8)ml。入院后第 1天和第 5天的体温为 (38.2± 0 .6 )和 (37.2± 0 .8)℃ (P <0 .0 1)、心率为 (10 2 .3± 17.0 )和 (82 .9± 14 .5 )次 /min(P <0 .0 1) ,白细胞计数为 (14 .6± 4 .2 )和 (10 .1± 5 .4 )× 10 9/L(P <0 .0 5 ) ,血糖为 (10 .0± 4 .9)和 (8.6± 3.3)mmol/L(P >0 .0 5 ) ,血钙为 (2 .1± 0 .2 )和 (2 .2± 0 .2 )mmol/L(P >0 .0 5 ) 动脉氧分压为 (78.0± 16 .3)和 (113.0± 4 1.6 )mmHg(P <0 .0 1) ,血淀粉酶为 (6 95 .7± 4 4 5 .2 )和 (82 .6± 4 7.1)U/L(P <0 .0 1) ,尿淀粉酶为 (3174 .1± 2 5 4 2 .5 )和(2 86 .8± 2  相似文献   
4.
白色杂种猪 19只 ,体重 2 2 .3± 2 .4 kg,经皮颈总静脉穿刺前腔静脉置管 ,其中 14只动物完成 2 8d全肠外营养 ( TPN)。 14只动物 ,共施行置管 2 9次 (平均 1.31± 0 .86次 ) ,成功率为10 0 %。再次置管的原因为导管脱出 ( 7/ 2 9)和导管栓塞 ( 2 / 2 9) ,本研究还对与腔静脉置管相关静脉进行了解剖  相似文献   
5.
经腹胃切开途径置入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镜下置放内支架治疗食管梗阻及食管气管瘘,已是常规治疗,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创伤小,但少数患者因梗阻严重或瘘口巨大,不能经口途径成功置放导丝到达食管下段,导致扩张及内支架失败。我们2004年2月对1例食管气管瘘(瘘口内径约3cm)患者经腹胃切开途径成功置入食管内支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LPL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临床价值与技术特点。方法用LPLD的方法早期治疗21例SAP病人,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PLD手术时间(654±276)min,术后灌洗引流时间(113±86)d,术后住院时间(325±146)d。LPLD同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例。1例术后4d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余20例治愈出院。术后随访2~22个月,发现假性胰腺囊肿1例,行内引流手术治愈。结论LPLD是SAP早期治疗中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它用微创的方法达到开腹手术全面探查、充分灌洗引流治疗SAP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胃癌行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术引起的中等程度应激病人,随机分组对比观察了全肠外营养或TPN加用1,6-二磷酸果糖的效果。结果显示,与单纯TPN相比,TPN加用FDP后血清皮质醇和胰高血糖素等应激激素水平有所下降,尿中3-甲基组氨酸排出减少,累积氮平衡增加。  相似文献   
8.
1,6-二磷酸果糖(FDP)被认为是一种供能底物和能量合成的促进剂,同时能减轻组织损伤和保护脏器功能。为此,本文在全胃或胃大部切除手术引起的应激病人进行全肠外营养(TPN)的同时,随机、前瞻性地对比观察了加用FDP的效果。对象和方法12例因胃癌行全胃或胃大部根治切除术的病人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平均平龄、体重和术式等相当。对照组单纯应用TPN,治疗组应用TPN的同时加用FDP。所有病人手术当日只给葡萄糖(盐)液。从术后第1天开始,经外周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TNA),即PV-TPN,连…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常见的全身骨骼退化性疾病,主要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脆性增加及骨强度减弱,并最终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病理特征,年龄是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骨转换生化指标则是人体骨质新陈代谢的产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骨质新陈代谢的情况[2-3],因此,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1986年,Ponsky等[1]首次提出了经皮内镜引导下盲/结肠造口置管术(PEC),并成功将其应用于结肠假性梗阻的治疗中。PEC的适应证包括复发性乙状结肠扭转、结肠假性梗阻、难治性便秘、先天性巨结肠、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和肠道去污等[2]。PEC是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置管术(PEG)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低、安全有效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重视[3]。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