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动物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多发性脑梗塞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 ,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为了研究本病的发病机理 ,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人们建立了多种脑缺血动物模型 ,但多发性脑梗塞模型的报道较少。本文系用同品系种大鼠无菌自然干燥的血凝块经颈内动脉注射 ,制作出了典型的多发性脑梗塞痴呆动物模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实验动物 SD大鼠 6 0只 ,雌雄各半 ,体重35 0 g~ 45 0 g(1 0月龄以上 )的老龄鼠 ,本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 栓塞液 取SD大鼠无菌自然干燥的血凝块 ,研碎分级过筛 ,选直径 1 0 0目~ 2 0 0目的微粒溶于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抗乙型流感单克隆抗体,为建立特异、灵敏、简便的乙型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应用鸡胚接种法、ELISA方法、免疫扩散法、血凝抑制法筛选能稳定分泌抗乙型流感病毒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并对分泌的单抗的安全性,有效性、抗体亚型,特异性及灵敏性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获得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乙型流感病毒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G11、4F9、8G6;制备的抗乙型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无鼠源病毒污染;抗体亚型为IgG2a亚型,轻链均为κ链;对乙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特异性,而与甲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腺病毒等无交叉反应。结论制备的乙型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为临床乙型流感的早期快速诊断及流行病调查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混合培养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疗效。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20份健康足月新生儿脐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脐血单个核细胞,再通过贴壁细胞培养法培养出人脐血MSCs。当细胞传至第3代时,随机取培养的8份脐血MSCs(半量)为A组,8份脐血MSCs(半量)为B组,将A、B组剩余的半量脐血MSCs混合为C组,3组细胞密度均为1×106L-1。混合培养的第3代脐血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29、CD34、CD44、CD105的表达。选择P4代人脐血MSCs作为移植细胞,并经5-溴-2-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体外标记。7日龄SD大鼠45只制备HIBD模型,造模中死亡3只,余42只分为混合移植组(n=16)、单份移植组(n=16)和对照组(n=10)。造模第3天,在立体定位条件下,移植组大鼠经左侧大脑皮质注入人脐血MSCs,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入相同体积的PBS。在细胞移植第7天,随机选择6只移植组大鼠处死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移植第1、7、14、21、28天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对3组大鼠...  相似文献   
4.
贝沙罗汀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贝沙罗汀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2,5-二甲基-2,5-己二醇为起始原料,经卤代、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Wittig反应、水解5步反应制得贝沙罗汀。结果与结论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证,总收率为37.2%。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流感病毒8质粒病毒拯救系统,产生冷适应减毒的重组A型人流感病毒,建立以冷适应流感病毒株为拯救骨架的反向遗传学技术平台.方法 以冷适应、温度敏感、减毒的A/Ann Arbor/6/60(H2N2)流感病毒株作为拯救病毒的骨架,人工合成了该病毒株的6个内部基因片段,即PB2、PB1、PA、NP、M和NS,同时引入5个氨基酸突变作为标签.6个基因片段通过与改造后的转录载体pAD3000连接,构建6个基因的拯救载体,经测序获得序列准确的拯救质粒:pMDV-A-PB2、pMDV-A-PB1、pMDV-A-PA、pMDV-A-NP、pMDV-A-M、pMDV-A-NS.结果 6质粒与PR8的表面基因HA和NA进行"6+2"组合的病毒拯救,8个重组质粒共转染COS-1细胞,成功拯救出了具有血凝活性的冷适应减毒的重组A型人流感病毒,命名为rMDV-A.鸡胚尿囊液中重组病毒的血凝(HA)效价为1∶2 9~1∶2 10.结论 构建的A/Ann Arbor/6/60的6个内部基因的病毒骨架拯救系统,为深入研究冷适应减毒人流感病毒的基因功能和新型疫苗研发提供了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拯救表达免疫检查点CTLA4抗体的重组流感病毒,全面鉴定并体内外实验评价其溶瘤效果。方法利用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RG)技术,以A/Puerto Rico/8/34(PR8)为载体,分别在PR8病毒PB1和PA基因片段插入免疫检查点CTLA4抗体的重链和轻链构建重组质粒pFlu-CTLA4-PB1、pFlu-CTLA4-PA,与PR8病毒的其余6个质粒pHW191-PB2、pHW194-HA、pHW195-NP、pHW196-NA、pHW197-M、pHW198-NS共转染COS-Ⅰ和MDCK细胞,经拯救、筛选、鉴定获得重组溶瘤流感病毒,命名为rFlu-muCTLA4。通过血凝试验、EID_(50)、PCR等方法全面鉴定;ELISA测定anti-CTLA4抗体含量;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phophenyl)-2H-tetrazolium 3-(4,5-二甲基噻唑-2-基)-5(MTS)细胞活力测定重组病毒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的杀伤效果;利用小鼠肝癌模型,评价重组病毒在体内对肿瘤的抑制效果。结果 rFlu-muCTLA4的血凝效价为2~9~2~(10),且能够在鸡胚中稳定传代;EID_(50)为10~(-8)EID_(50)/ml;重组病毒的PB1、PA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重组病毒接种鸡胚培养2 d可检测到anti-CTLA4抗体,4天达到高峰值。MTS结果显示,rFlu-muCTLA4能特异性杀伤H22细胞活力,呈现剂量依赖性。动物实验表明,重组病毒能显著减小小鼠肝癌肿瘤体积,提高动物存活率并延长存活时间。结论表达免疫检查点CTLA4抗体的重组流感病毒rFlu-muCTLA4在体内外能靶向杀伤肝癌细胞,有望为溶瘤病毒靶向治疗肝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体外诱导脐血CD_(34)~+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基因表达变化,理解脐血CD_(34)~+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体外诱导分化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 利用MiniMACS免疫磁珠法从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出CD_(34)~+造血干细胞,经含千细胞因子(SCF)、bFGF、B27的DMEM/F12细胞营养液培养10~15d,提取培养前后细胞总RNA,利用Oligo GEAArray(R)芯片和GEArray表达分析软件进行芯片数据分析.结果 在所检测的263个基因中,发现10个基因培养后比培养前显著上调,20个基因显著下调.这些基因主要涉及干细胞特异性标志、细胞周期、干细胞分化标志、以及与干细胞相关的信号转导、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等.结论 bFGF通过一些特定基因的变化影响脐血CD_(34)~+干细胞增殖分化,有助于从基因水平理解bFGF对CD_(34)~+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促进bFGF诱导的CD_(34)~+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谢薇  何书英  杨鹏辉  张霞  丁峰 《药学进展》2009,33(12):559-563
目的:制备复方维生素B6缓释微丸胶囊,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复方维生素B6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胶囊中维生素B6和叶酸的含量.结果:复方维生素B6缓释微丸胶囊由微丸A、B、C灌装而成,其中微丸A、B采用粉末上药法制备,最佳工艺为:主机转速200~350 r·min-1、喷浆泵速20~40 r·min-1、供粉速度40~60 r·min-1、喷雾压力0.1~0.3 Mpa;微丸C采用溶液上药法制备,最佳工艺为:流化温度40~60 ℃、雾化压力0.1~0.3 Mpa、蠕动泵速10~20 mL·min-1、沸腾负压0.2~0.5 Mpa.测得所制备胶囊中维生素B6和叶酸分别在74.20~593.6 mg·L-1 (r=0.999.9)和1.022~8.162 mg·L-1 (r=0.999 8)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3%(RSD=0.44%)和98.38%(RSD=0.87%)(n=3).3批样品中维生素B6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99.68%、98.53%和98.98%,叶酸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98.54%、 98.63%和99.04%.结论:优选工艺稳定,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且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维生素B6缓释微丸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产生在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能高适应生长的重配H5N1流感病毒疫苗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测定。方法修饰A/Puerto Rico/8/34(H1N1)(PR8)的NS基因为Vero细胞适应型,并合成NS基因片段,构建质粒pHW2000-NS;通过RT-PCR方法,扩增疫苗株A/Anhui/01/2005(H5N1)的HA、NA基因片段,构建质粒pHW2000-HA、pHW2000-NA;以PR8的其它5个内部基因作为骨架,按照1+2+5模式8质粒共转染Vero细胞拯救流感病毒,并对拯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结果由Vero拯救出具有高适应生长特性的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疫苗株,并检测了重配疫苗株的生物学特性。结论成功从Vero细胞拯救了具有Vero细胞高适应性生长特性的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为应用Vero细胞大规模生产流感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筛选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病毒候选疫苗株,并对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性进行评价,为CVA10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北京市儿童医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北京市疾控中心共收集80个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标本,通过细胞培养法、RT-PCR的方法分离、鉴定CVA10病毒株。对病毒进行嗜斑纯化,各纯化病毒株与Al(OH)_3(0.5 g/ml)佐剂混合后制备原疫苗,免疫Balb/c小鼠,收集血清。应用交叉中和实验及抗体阳转率实验筛选候选CVA10疫苗株。筛选后T9疫苗株免疫ICR乳鼠,观察ICR乳鼠的致病情况。结果共分离出14株CVA10病毒株。交叉中和实验筛选得到4株候选疫苗株。最后阳转率实验确定T9为候选疫苗株。Al(OH)_3+CVA10灭活抗原在Balb/c小鼠体内能诱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对Balb/c小鼠有保护作用。T9病毒免疫ICR乳鼠后,对乳鼠完全致死。结论筛选1株CVA10病毒候选疫苗株,CVA10候选疫苗对ICR乳鼠动物模型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