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万古霉素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安全用药数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6月某院使用万古霉素成人患者的数据,根据2012年发布的KDIGO AKI临床指南标准,对使用万古霉素前后的患者血肌酐进行比较,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对比2组患者基础生理、病理状态、疾病程度、感染部位、是否入住重症监护室(ICU)、万古霉素谷浓度、用药剂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多种因素,分析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373名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有62例发生AKI,发生率为16.6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AKI组和非AKI组,发现万古霉素谷浓度、用药疗程、是否联合使用呋塞米、患者是否有心功能不全(IV级)、呼吸衰竭(I/II型)、休克、是否入住ICU,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得到万古霉素谷浓度、联合使用呋塞米、是否入住ICU以及休克是引起万古霉素相关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经ROC曲线分析得到本研究中万古霉素发生AKI的血药谷浓度折点为19.50 mg·L-1,在此基础上,分析万古霉素谷浓度10~20 mg·L-1和>20 mg·L-1亚组结果显示:2组的独立危险因素略有差别,10~20 mg·L-1亚组万古霉素相关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联合使用呋塞米,而>20 mg·L-1亚组中万古霉素谷浓度则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万古霉素谷浓度监测是避免发生万古霉素相关AKI的重要防治措施之一,临床药师应协助临床医师全程监护该药使用情况,尤其关注高龄、入住ICU患者、以及联合应用呋塞米的患者,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疾病、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患者血脂指标、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和维普网,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2月,筛选关于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疾病、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患者血脂指标、血糖指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其中采用匹伐他汀治疗者作为PTV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者作为AVT组。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1 06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PVT组患者TC[MD=1.18,95%CI(0.37,1.99)]、HDL-C[MD=0.12,95%CI(0.03,0.22)]高于AVT组,FBG[MD=-0.71,95%CI(-1.06,0.36)]、HbA1c[MD=-0.34,95%CI(-0.53,-0.15)]低于AVT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G[MD=0.04,95%CI(-0.03,0.11)]、LDL-C[MD=-0.00,95%CI(-0.08,0.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报道HbA1c文献发表偏倚的倒漏斗图发现,分布于直线两侧的散点不对称,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绘制报道TG文献发表偏倚的倒漏斗图发现,分布于直线两侧的散点对称,提示无发表偏倚。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匹伐他汀与阿托伐汀对冠状动脉疾病、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患者TG、LDL-C的影响相似,而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匹伐他汀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FBG、HbA1c,升高患者HDL-C,但降低患者TC的效果不如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3.
1例47岁男性患者因“肺曲霉病”住院治疗。因抗真菌药敏试验显示耐药或用药后治疗效果欠佳及肝功能异常而先后停用卡泊芬净和伏立康唑。换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滴注治疗病灶吸收缓慢,且肾功能有受损趋势。给予联合两性霉素B(AmB)雾化吸入治疗,因出现呛咳、咽痛等局部刺激症状而停用。临床药师认为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疗效好,安全性高,局部药物浓度维持时间长,虽然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降低吸入药物浓度可以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建议继续联合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临床医生采纳临床药师意见,减低雾化吸入两性霉素B的浓度,待患者耐受后再逐渐提高浓度和剂量。联合给药2周后,咳嗽症状基本消失。复查纤支镜示支气管腔病灶显著减少。随访肾功能无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53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1例;根据Gensini积分评估的冠脉病变程度,153例CHD患者又被分为轻度病变组(43例)、中度病变组(56例)和重度病变组(54例)。选择同期45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测量比较各组血清hsCRP水平和PBMC上CX3CR1表达水平,分析血清hsCRP、CX3CR1表达水平与Gensini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和AMI组的血清hsCRP水平[(2.36±1.67)mg/L比(5.07±2.16)mg/L比(13.59±5.23)mg/L比(27.46±8.24)mg/L]和PBMC上的CX3CR1表达[(0.48±0.25)%比(11.13±5.42)%比(20.56±9.73)%比(37.49±12.82)%]均显著升高,且AMI组UAP组SAP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01。与轻度病变组比较,中度、重度病变组血清hsCRP水平[(6.31±1.83)mg/L比(17.42±6.58)mg/L比(35.26±9.74)mg/L]和PBMC上CX3CR1的表达[(6.59±1.43)%比(25.86±9.37)%比(42.57±13.28)%]均显著升高,且重度病变组的显著高于中度病变组,P均=0.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水平、PBMC上的CX3CR1表达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768,0.897,P均=0.001)。结论: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CX3CR1表达显著升高,二者有望成为预测CHD疾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均相酶扩大免疫分析法,对2011-2012年我院164例次地高辛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回顾性分析年龄、性别、病理状态、服药剂量、频次以及联合用药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监测数据在一般参考治疗浓度范围内占59.1%,平均血药浓度为(1.22±0.42)ng/ml,达到中毒浓度者占32.9%。年龄的增长、肾功能的减退、日剂量增加均可升高地高辛血药浓度,女性患者的血药浓度比男性患者略高,合并用药与地高辛血药浓度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应结合患者生理病理、用药情况、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综合评估地高辛药物浓度与其临床疗效的关系,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切实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