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腹腔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HLDN)行活体肾移植10例的临床资料。9例为直系血缘供肾,1例为夫妻间供肾。8例取左肾,2例取右肾(左肾多支血管)。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供肾平均热缺血时间2 min,冷缺血时间30-60 min,术中失血量40-100 ml,离体测量供肾动脉长度1-2 cm,供肾静脉长度1-3cm。HLDN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无手术并发症,患者均于术后5-7 d出院。10例受者肾移植后均未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术后2-5 d肾功能达到正常值。认为HLDN使外科医师更易掌握,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供肾热缺血时间,既保证了对供者的微创性,又保证了供肾质量;同时有利于迅速处理一些紧急情况,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亲属肾移植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二次浓缩尿动态监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与原尿沉渣、血浆标本比较人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含量的差异,评估二次浓缩尿沉渣在监测肾移植术后HCMV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65例肾移植患者血浆、原尿沉渣和二次浓缩尿沉渣标本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 检测肾移植前、移植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CMV-DNA拷贝数,二次浓缩尿标本与原尿沉渣监测HCMV-DNA均阳性组进行更昔洛韦(GCV)抗病毒干预,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方法 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65例肾移植患者术前血浆、原尿沉渣和二次浓缩尿沉渣标本中均未检测到HCMV-DNA;术后原尿沉渣中检出率25.45%,浓缩尿沉渣中检出率3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7,P<0.01),血浆检出率18.18%,与二次浓缩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8,P<0.01);同一时间点浓缩尿HCMV-DNA检出的病毒拷贝数均高于原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772,P<0.01);二次浓缩尿比原尿标本检出HCMV-DNA早7~14 d,HCMV.DNA检出高峰均集中于术后第6~8周.施加临床干预患者浓缩尿HCMV-DNA拷贝数显著下降、或调整干预方案后下降.结论 二次浓缩尿沉渣方法 能明显缩短HCMV-DNA检出时间,提高阳性检出率,能及时有效地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尤其在监测肾移植术后HCMV感染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B超引导下移植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移植肾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及在移植肾功能损害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3-2006年经皮移植肾穿刺活检52例.男3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岁.术前均行彩超检查,超声定位下用Magnum保险式自动活检穿刺枪穿刺.活检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六胺银染色,免疫荧光检查4μm冰冻切片,直接法行IgA、lgG、IgM和补体染色.依据Banff 97标准诊断.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硬化性移植肾肾病(CAN)20例、急性/活动性排斥反应(AR)15例、急性肾小管坏死(ATN)4例、环孢素(CsA)肾毒性反应(CsA-NT)8例、移植肾肾炎(TGN)4例、高血压肾病(HN)1例.AR、ATN、CsA-NT和高血压肾病共28例,其中15例AR患者均予甲泼尼龙冲击3 d,10例将CsA或吗替麦考酚酯加量,5例将CsA转换为他克莫司,1例因放弃治疗而失肾,余14例获逆转.4例ATN经血液透析治疗1~4周后移植肾功恢复正常.5例急性CsA-NT者CsA减量后肾功能恢复,3例慢性CsA-NT者CsA更换为小剂量他克莫司后血肌酐稳定.经针对性治疗后,移植肾功能逆转23例(82%)、稳定4例(14%)、恶化1例(4%).1例高血压肾病者经降压护肾治疗,移植肾功能稳定.CAN、TGN 24例,经反复调整治疗方案后移植肾功能逆转13例(54%)、稳定5例(21%)、恶化6例(25%).结论 超声定位下Magnum自动活检枪行移植肾穿刺安全可靠,活组织病理检查对于肾移植术后肾损害的病因诊断、指导抗排斥反应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复合尿路平滑肌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的膀胱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在大动物体内替代长段输尿管后的结构、功能状况.方法 取长风杂交白猪(不包括在本实验组内)膀胱黏膜下层,洗涤后获得无细胞基质,备用.实验猪10只,切取小块膀胱组织,分离出平滑肌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培养增殖后种植于膀胱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体外共培养.以细胞-无细胞基质复合物替代自体猪一侧中段输尿管,长约5.0~5.5 cm,术后1、2周,1、3、6个月各处死2只,大体观察、组织学和组织浴槽等方法观察替代段输尿管的结构,并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移植替代1个月可见明显肌层形成,3、6个月时已形成良好的移行上皮层和平滑肌层.大体观察见替代段输尿管管腔存在,周围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形成.替代段以上输尿管和肾盂扩张.组织浴槽研究显示,替代段输尿管存在平滑肌肌条的一般体外特性.结论 以膀胱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作为细胞载体的组织工程输尿管技术在大动物体内替代长段输尿管后,可以获得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肌性管道,但其周围的严重纤维化会影响替代段输尿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孕中期羊水来源胎儿间质干细胞(M SCs)分化为脂肪细胞。方法:机械手段挑取孕中期羊水细胞培养体系中的胎儿M SCs集落,培养扩增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表达进行鉴定。取第3代胎儿M SCs,IBM X、胰岛素、氢化考的松等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的变化。诱导20 d后,油红O染色检测胞内中性脂肪并计算阳性细胞率,W estern Blot蛋白印记法检测PPA Rγ的表达。结果:机械手段分离出的胎儿M SCs为CD 44阳性,CD 34、CD 45、H LA-D R阴性,符合M SCs特点。诱导72 h后,细胞内有脂滴出现,随着时间延长,脂滴逐渐增加并融合为脂泡,细胞由梭形转变为圆形或多角性。20 d后85%以上胎儿M SCs变为油红O染色阳性,W estern Blot显示诱导20 d后,诱导组细胞PPA Rγ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未诱导组。结论:经上述方法诱导20 d后,羊水来源胎儿M SCs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6.
肾嗜酸细胞腺瘤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良性肾脏肿瘤。我院近3a中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肾移植术后自体泌尿系统移行细胞癌的诊治(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移植术受者于术后32-47个月出现自体泌尿系统移行细胞癌12例,对其中5例肾盂和输尿管癌行肾、输尿管全程及膀胱部分切除术,7例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表阿霉素化疗,并减少环孢素A(CsA)用量。随访6~62个月,仅1例复发。认为对肾移植术后自体泌尿系统移行细胞癌应强调早期积极行手术治疗,并适当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动态监测在预防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242例.男144例,女98例,平均年龄42(17~71)岁.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27例,对照组115例.实验组患者移植术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动态检测患者血、尿标本HCMV-DNA,其中任何一项HCMV-DNA拷贝数>1×103拷贝/ml者,连续静脉滴注更昔洛韦4周,按照肌酐清除率计算剂量(肾功能正常者剂量为5 mg/kg 2次/d;肾功能减退者,肌酐清除率50~69 ml/min时2.5 mg/kg,2次/d;肌酐清除率25~49 ml/min时2.5 mg/kg,2次/d;肌酐清除率10~24 ml/min时1.25 mg/kg,1次/d;肌酐清除率<10 ml/min时每周3次每次1.25 mg/kg,于血液透析后给予).对照组不进行定期检测及更昔洛韦预防用药,比较2组患者HC-MV肺炎发病、治疗情况及移植肾1年存活率. 结果实验组术后HCMV肺炎发生率6.3%(8/127);肺炎发生中位时间84(46~167)d;住院治疗中位时间36(30~57)d;病死率12.5%(1/8);呼吸机使用率12.5%(1/8),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率25.0%(2/8);移植肾1年存活率98.4%(125/127),其中1例为移植肾带功能死亡,1例为移植肾急性排斥失功.对照组术后HCMV肺炎发生率14.8%(17/115);肺炎发生中位时间51(34~138)d;住院中位时间40(21~67)d;病死率23.5%(4/17);呼吸机使用率29.4%(5/17),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率41.2%(7/17);移植肾1年存活率93.0%(107/115),死亡4例中3例为移植肾带功能,1例移植肾功能未恢复;4例为移植肾急性排斥失功.2组间比较住院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HCMV肺炎发生率、发生时间、病死率、呼吸机使用率、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率、移植肾1年存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定量PCR动态监测肾移植术后患者血、尿标本HCMV-DNA载量,预防术后HCMV肺炎效果好,移植肾1年存活率提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从胎儿组织和胎儿附属组织中分离出胎儿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MSC),胎儿MSC和成人组织来源的MSC具有相同的细胞形态和抗原表型,而且具有更强的增值、分化能力和高效转染、表达外源性目的基因的特性,为胎儿组织工程学研究和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0.
孕中期羊水中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孕中期羊水中细胞培养和核型鉴定广泛应用于产前诊断领域,可以发现一系列胎儿发育异常。近来,许多研究表明羊水中含有胎儿的干细胞,这些细胞能否应用于干细胞和组织工程学领域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羊水中细胞的组成、来源、生物学特性、干细胞特性及组织工程学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