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了解当前我省人体重要寄生虫中蛔虫的流行特征,为今后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蛔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02年选择了6个中签县15个调查点,对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中蛔虫虫卵。结果:调查了7316人,检出蛔虫感染者117例,感染率为1.60%。蛔虫感染呈全省广泛性分布,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69,P〈0.005),丰宁县感染率最高为4.60%;以10岁以下儿童感染较为严重,感染率为2.24%;不同文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2,P〈0.05),学龄前儿童最高,感染率咒2.07%;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05);由于感染率最高的丰宁县满族人口占98.60%,致使调查的医族分布,以满族感染率最高。蛔虫感染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结论:该省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人群中蛔虫感染率较高,应作为今后蛔虫病防治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糖尿病、不肥胖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和临床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36例非糖尿病、非肥胖、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测定外周血液学指标以及其他生化指标。根据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分为胰岛素抵抗组90例和胰岛素敏感组1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血液学参数。结果:胰岛素抵抗患者男性(P=0.003)、高血压(P=0.004)、超质量(P0.001)比例高;服用β-受体阻滞剂(P=0.003)和硝酸脂类药物(P=0.001)比例高。胰岛素抵抗组患者TG、UA、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C-肽、HOMA-IR、BMI、MPV、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例、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也较胰岛素敏感组患者明显增高(P0.05),HDL-C明显降低(P=0.03)。相关分析显示,MPV分别与HOMA-IR(r=0.35,P0.001)、空腹胰岛素(r=0.37,P0.001)、C-肽(r=0.27,P0.001)、血小板分布宽度(r=0.53,P0.001)、大血小板比例(r=0.74,P0.001)以及BMI(r=0.17,P=0.009)呈正相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46,P0.001)。结论:对于非糖尿病、非肥胖、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MPV在胰岛素抵抗组明显增加且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胰岛素抵抗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激活程度较高,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抗血小板策略。  相似文献   
3.
卢龙县1991和1992年流脑监测报告河北省卢龙县卫生防疫站(066400)王建筑,唐景裕,尹晓娟,王朝栋河北省卫生防疫站田万春,邓金华,李月平按照“全国十省市流脑监测与控制网”的监测方案要求,我们对卢龙县进行了流脑监测。在流脑流行前期,1891年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术前短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高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的患者138例。 PCI术前12 h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他汀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0 mg/d)组70例,强化治疗(阿托伐他汀80 mg负荷剂量,随之40 mg/d)组68例。入院后检测基线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 PCI术后第1、5天复查血小板参数,检测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2组患者入院后基线、PCI术后第1、5天的血小板计数、MPV、PDW、P-L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基线比较,常规治疗组PCI术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下降,MPV、PDW和P-LCR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6±62)×10^9/L比(210±60)×10^9/L、(10.8±0.9)fL比(10.6±0.9)fL、(12.8±1.9)%比(12.5±1.9)%、(32±8)%比(30±8)%](P<0.05);常规治疗组PCI术后第5天血小板计数、MPV、PDW、P-LCR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PCI术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MPV、PDW及P-LCR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CI术后第5天MPV及P-LCR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1.0)fL比(10.8±1.0)fL、(30±9)%比(31±8)%](P<0.05)。2组PCI术后第1、5天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高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有效抑制PCI术后MPV、L-PCR等的升高,抑制介?  相似文献   
5.
马惠芝  李月平 《眼科研究》2007,25(8):619-619
我院对10例完全性外直肌麻痹患者行直肌联扎术,术中眼位过矫,远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继发性内斜视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15例高度近视继发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轻症患者内斜视度数角膜映光+20~+25度行患眼内直肌后徙+外直肌截除.12例重症患者内斜视度数角膜映光>+40度,1组4例5只眼行内直肌超长量后徙+外直肌联结术(Jensen术式);2组4例6只眼行内直肌超长量后徙+外直肌眶骨膜固定术;3组4例行内直肌断腱+外直肌截除.术后1周检查均获得满意外观,外转功能不同程度改善.轻症和重症3组患眼眼位角膜映光水平斜视度为0~+5度,外展运动1例可过中线10~15度,余颞侧角膜缘距外眦<2mm.重症1组和2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术眼外转可过中线平均(13±5.7)度2组术眼外转可过中线平均(4.2±4.0)度,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眼球内转明显受限.结论 高度近视继发性内斜视患者外转功能的检查、被动牵拉试验和内直肌有无挛缩纤维化对手术方法选择非常重要.由于病人临床表现各异,应针对实际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自 1 996年至今 ,笔者采用推拿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3 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 0例中 ,男 2 5人 ,女 5人 ,年龄最小 40岁 ,最大 60岁 ,平均 5 0岁。发病时间最短 1个月 ,最长半年。有外伤者 1人。   3 0例中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肩痛、肩关节功能障碍。2 治疗结果  显效 2 5人 ,好转 3人 ,无效 2人 ,有效率 93 .3 %。3 治疗方法  ①病员取坐位 ,术者站在患侧 ,一足踏在凳子上 ,嘱病员将患肢搁在术者膝部 ,使患者取放松状态 ,先用虎口推揉法 ,在前后外侧来回推揉。再用鱼际 ,掌根及滚法反复操作约 1 0~ …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面部或牙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常反复发作,经年难愈.属于中医学头痛、面痛证.发病原因多为风、火、痰、瘀四邪杂至,相互交结于头面部,三阳经脉瘀阻,气血不通所致.长期发作的患者疼痛难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有较好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发牛氯吡格霄抵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因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老年患者93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7 d、1个月抽取外周血,比浊法检测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抵抗33例(抵抗组)和正常反应60例(非抵抗组).酶联免疫法测定C反应蛋白质(CRP)、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P-选择素(P-selectin),分析氯吡格雷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24 h、7 d、30 d时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35.5%(33例)、26.9%(25例)、20.4%(19例),抵抗组患者术后24 h、7 d时血CRP水平[(8.8±2.5)mg/L、(5.3±2.5)mg/L]与术前(2.1±1.0)mg/L和非抵抗组[(8.1±2.3)mg/L和(2.5±1.4)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d时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同时间点P-selectin水平均较非抵抗组增高(P<0.05).术后24 hsCD40L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selectin水平、吸烟与术后30 d时氯吡格雷抵抗呈正相关(r=1.334,r=1.053,均P<0.05). 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对氯吡格雷具有不同反应性的老年患者血CRP、sCD40L、P-selectin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P-selectin水平和吸烟是老年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0 d时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龟鹿二仙胶汤含药血清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龟鹿二仙胶汤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影响,确定影响BMSCs增殖的最佳中药血清浓度。方法:经前期体外分离、纯化、培养获得兔BMSCs,运用不同浓度的龟鹿二仙胶汤中药含药血清对获得的兔BMSCs进行药物干预24、48、72h后,采用MTT、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等方法,研究龟鹿二仙胶汤对B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MTT比色实验显示,龟鹿二仙胶各浓度组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BMSCs的能量代谢,促进BMSCs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以15倍药物浓度组为最佳。免疫组化结果证实,龟鹿二仙胶汤含药血清可通过促进PCNA表达来控制DNA复制,以15倍龟鹿二仙胶汤药物浓度血清培养时BMSCs表达致密的棕褐色颗粒最多,其他浓度组及TGF—β3组较多,空白对照组则最少。FCM结果显示,二仙胶汤药物血清能显著提高BMSCs增殖指数,且以15倍药物浓度龟鹿血清培养时最明显。结论:龟鹿二仙胶汤刺激BMSCs增值与药物浓度有关,低浓度龟鹿二仙胶汤就能显著刺激BMSCs增殖,无论是48h、72h测验均为15倍药物浓度时具有显著的增值作用,而更高浓度龟鹿二仙胶汤则表现为促进BMSCs增殖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