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加味三棱丸(SLW)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移植物的抑制作用和探讨对黏附分子ICAM-1,CD4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用游标卡尺、HE染色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移植物体积变化、异位内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和黏附分子ICAM-1,CD44的表达.结果:SLW 0.11,1.02 g·kg~(-1)均可以明显减小子宫内膜异位症移植物的体积;显微形态显示: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其病理改变程度减轻,异位内膜为薄单层细胞排列而非腺体数目多,细胞呈多层排列,腺上皮呈扁平或矮立方形,未见假腺体改变;SLW 1.02,0.11 g·kg~(-1)均能明显降低了异位子宫内膜黏附分子ICAM-1,CD44的蛋白表达.结论:SLW可显著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移植物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黏附分子ICAM-1,CD44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现有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素养认知及培养中需要改进之处,根据调查结果更好地优化职业素养的课程设计和培养路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00名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问卷星进行调查。结果:33.5%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对职业素养内涵知晓,63.5%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计对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欠缺,学生普遍认为学校以及医院要加强重视职业素养的培训,丰富培训内涵。结论:探索及优化护理专业硕士(MNS)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较高职业素养技能型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头针治疗痉挛型脑瘫(CP)患儿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方案。方法:将近两年我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8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头针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对比两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分、双下肢主要肌肉肌张力评分及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①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②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下肢内收肌群、腓肠肌、腘绳肌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内收肌肌张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腓肠肌、腘绳肌肌张力显著降低(P<0.01);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头针能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肌肉张力,促进粗大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蒲葵子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及抗血管生成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  李傲  董小萍  徐晓玉 《中药材》2008,31(5):718-722
目的:筛选蒲葵子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探讨蒲葵子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蒲葵子醇提物各分离部位对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对肿瘤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以活性部位作用于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内皮细胞Flk-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蒲葵子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可选择性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T-29和膀胱癌细胞株T24肿瘤细胞的生长,其抑制率可分别达74.66%和86.52%,并可显著降低各肿瘤细胞株分泌VEGF水平。石油醚部位对HT-29和T24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3.80%和38.67%,并可降低各肿瘤细胞分泌VEGF水平,但作用强度均不及乙酸乙酯部位。水和正丁醇部位未表现抗肿瘤活性。对VEGF诱导内皮细胞表达FlK mRNA和蛋白,乙酸乙酯部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蒲葵子醇提物乙酸乙酯分离部位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细胞分泌VEGF,抑制VEGF诱导内皮细胞表达Flk-1 mRNA和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0.05%环孢素A联合维生素A棕榈酸酯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的疗效。方法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纳入2022年7至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确诊为MGD相关干眼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CsA+VA组(0.05%环孢素A滴眼液双眼点药, 每日2次;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双眼点药, 每日3次)、CsA+HA组(0.05%环孢素A滴眼液双眼点药, 每日2次;0.1%玻璃酸钠滴眼液双眼点药, 每日3次)、HA组(0.1%玻璃酸钠滴眼液双眼点药, 每日3次)3个组治疗12周, 分别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基线)以及治疗后第4、8、12周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河高度、荧光素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 Ⅰ试验结果(无麻醉)、泪膜脂质层厚度、睑板腺形态、睑板腺分泌物排出能力和性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nferroni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120例(120只眼)符合标准的MGD相关干眼患者, 失访10例(10只眼), 最终纳入研究患者110例(1...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额部与经颞部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及Medline、Embase、Cochrane等英文数据库,对于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经检索,5个临床研究符合标准,共488例病例,其中经额部钻孔引流组236例,经颞部钻孔引流组252例。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第7天血肿残余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额部钻孔引流组在术后第3天血肿残余量、住院时间、术后日常活动能力方面更有优势。 结论经额部血肿钻孔引流较经颞部在血肿清除效率、改善预后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壳聚糖、明胶和果胶制备的仿生网络膜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和矿化的影响,评价其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仿生学方法,将壳聚糖、明胶和果胶按照一定比例制作成新型仿生网络膜。实验分为对照组(MSCs+常规培养基)、材料组(MSCs+网络膜+常规培养基)和材料+成骨诱导培养基(OS)组(MSCs+网络膜+OS培养基)。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表现,扫描电镜(SEM)观察细胞生长及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MSCs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材料组,分别以空白培养液和含材料的培养液培养),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中钙无机物表达情况,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测定细胞中骨钙素(OC) mRNA和骨桥蛋白(OPN) mRNA表达水平。结果:网络膜材料呈半透明薄膜状,倒置相差显微镜下MSCs为短梭形,细胞成簇状聚集生长。SEM下观察,细胞培养第7天可见梭形细胞;培养第14天时细胞数量增多,以伪足状突起锚定于材料表面;培养第21天时,细胞聚集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材料组细胞增殖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网络膜上细胞被染成橘红色。Real time-PCR法,材料组和材料+OS组MSCs中OC mRNA在接种后第7和14天时表达水平较低,第21天时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达到峰值;OPN mRNA在第7天明显表达,第14天时表达水平达峰值,第21天略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时间点材料组和材料+OS组细胞中OC mRNA和OPN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材料组与材料+O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明胶-果胶仿生网络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MSC在其表面可正常生长和增殖,在不加诱导剂的情况下可以诱导MSCs表达矿化相关的基因和蛋白。  相似文献   
8.
蒲葵子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蒲葵子脂肪酸成分.方法:蒲葵子药材采用石油醚(60~90℃)回流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进行甲酯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法对蒲葵子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蒲葵子中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52.28%.结论:该结果有助于对蒲葵子的深入研究,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青年和老年患者在接受七氟醚维持的全麻手术后苏醒期的脑电图(EEG)类别。方法 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非心脏手术且记录围术期全程EEG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青年组(n=30)和老年组(n=41)。青年组年龄19~38岁,男9例,女21例,ASAⅡ或Ⅲ级。老年组年龄65~79岁,男20例,女21例,ASAⅡ或Ⅲ级。两组均在完全恢复自主呼吸、咳嗽反射、呼唤可睁眼时拔除气管导管,而后被麻醉科医师送往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并记录30 min前额叶EEG信号。采用多窗口谱估计法提取EEG信号中θ、α、β和γ四个频段的功率谱,应用聚类算法寻求四个频段功率谱相似的患者,计算轮廓系数得到PACU中EEG类别最优总数。分析青年组和老年组在各个类别中的数目和四个频段的功率谱大小分布、青年组和老年组特有的EEG类别、PACU中麻醉深度指数(Ai)及θ和γ振荡功率谱在青年组和老年组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青年组和老年组在PACU的Ai均处于清醒状态区间,青年组的Ai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恢复期EEG功率谱显示为6类,青年组30%分布在类别Ⅰ,在类别Ⅵ中没有分布。老年...  相似文献   
10.
3D生物打印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三维数字成像技术和多层级连续打印的特点,以活细胞为原料打印活体组织的技术,能够制作出高精度且更为适合人体的模型和组织器官。目前,3D生物打印已在组织损伤修复和器官移植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被应用于皮肤、人造血管、牙齿、心脏组织和骨质结构的再生与重建。本文阐述了3D生物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组织工程中3D生物打印的常用方法,概括了目前3D生物打印技术在组织和器官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