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有机锗(Ge-132)试验治疗荷移植肝癌小鼠。结果:De-132高剂量(12.5mg/次)治疗组的抑癌率为用31.0%,移植肝癌白细胞(WBC)浸润(+++)占72.7%、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121Nu/ml,而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相应的后两项指标分别为用36.4%及81Nu/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环磷酰胺(CTX)治疗组的抑癌率为37.0%,癌体WBC浸润(+++)为27.3%,血清SOD活性为102Nu/ml;ge-132高剂量与CTX2联合治疗组的抑癌率为45.0%,癌体WBC浸润(+++)为54.5%,血清SOD活性为142Nu/ml,两组比较,后二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提示Ge-132高剂量能明显增强荷移植肝癌小鼠的细胞免疫及血清SOD活性,并有一定的抗移植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XCL12/CXCR4的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腺样囊性癌病理切片中CXCL12/CXCR4表达情况;Kaplan-Meier法、COX模型分析以上2个因子及临床病理相关指标对ACC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CXCL12、CXCR4在A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54.8%(34/62例)、77.42%(48/62例);Kaplan-Meier法结果显示CXCL12、CXCR4阳性组生存时间均较阴性组短(P<0.05);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CXCR4的表达、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复发/转移是影响A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XCR4的表达与ACC的恶性程度有关;CXCR4表达、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复发/转移为预测腺样囊性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Chinese cobra venom)对体外培养的人类小涎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株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化疗药物敏感实验法(ATP—TCA)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百分率,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ATP—TCA实验显示眼镜蛇毒对体外培养的NACC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形态学观察发现用药后的NACC细胞质空泡、核固缩、核染色质聚集等形态学变化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眼镜蛇毒阻滞NACC细胞生长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检测到买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华眼镜蛇喜能抑制NACC细胞增碴.诱导NACC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个简便快捷检验微生态制品保护效能的动物模型.方法:用氨苄西林钠8.4 g/kg灌喂小鼠,每天3次连续2d,造成小鼠肠道菌群Ⅱ度失调.随即再用氨苄西林钠12.5kg继续灌喂,每天1次连续6d;同时试验组加喂双歧杆菌7×106个/只,亦每天1次(均在抗生素灌喂后8h以上进行)连续给予12d.用粪便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徽镜下细菌计数的办法判断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以及双歧杆菌的保护效能.结果:造成小鼠肠道菌群Ⅱ度失调持续发生7d,同时灌喂双歧杆菌者此期间肠菌群失调由Ⅱ度变为I度.结论:用氨苄西林钠灌喂的办法成功地制作肠道菌群Ⅱ度失调的动物模型,该模型可有效地检验微生态制品保护效能,方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5.
膜联蛋白A4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滨  彭民浩  李佳荃 《广西医学》2009,31(3):308-311
目的观察膜联蛋白A4(Annexin A4)在不同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先应用RT-PCR验证ANX A4在不同类型肝组织中mRNA的表达,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15例正常肝组织、15例乙肝后肝硬化组织和63例不同表型肝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探讨其差异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联系及其意义。结果(1)ANX A4mRNA表达水平在肝硬化及肝癌组织中均比正常肝组织上调(P〈0.05),但肝硬化组与肝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NXA4蛋白阳性表达率正常肝组织为20%,乙肝后肝硬化组织为26.67%;在63例HCC中阳性率为49.21%,癌旁组织为61.90%,其中小肝癌阳性率为50.00%,大肝癌为64.29%,多发癌为28.57%,相应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50.00%、64.29%、66.67%。随着肝细胞的恶性转化并进展,ANXA4蛋白呈逐渐上调趋势,但当肿瘤出现侵袭转移时反而下调。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Annexin A4与HCC进展及侵袭相关。结论(1)从正常肝一肝硬化一肝癌组织,Annexin A4的mRNA表达水平逐渐上调;(2)ANxA4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失调,其变化可能与HCC进展及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6.
用有机锗(Ge-132)试验治疗荷移植肝癌小鼠。结果:Ge-132高剂量(12.5mg/次)治疗组的抑癌率为31.0%,移植肝癌白细胞(WBC)浸润(+++)占72.7%、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121Nu/ml,而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相应的后两项指标分别为36.4%及81Nu/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环磷酰胺(CTX)治疗组的抑癌率为37.0%,癌体WBC浸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化疗药物敏感试验(ATP—TCA)在肝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ATP—TCA法检测6种化疗药物对37例肝细胞癌标本的敏感率和耐药率。结果:37例肝癌标本中,ATP—TAC的可评估率为89.19%,6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更生霉素(ACTD)84.85%;长春瑞滨(NVB)78.79%;丝裂霉素C(MMC)75.76%;羟基喜树碱(HCT)42.42%;长春新碱(VCR)39.39%;吡柔比星(THP)36.36%。各试验药物的敏感率与肿瘤的大小、血清甲胎蛋白(AFP)无显著相关性(P〉O.05),ACTD在P53蛋白阴性时敏感性较好,而ACTD、HCT、THP对Ⅰ、Ⅱ级肝癌的敏感率高于Ⅲ、Ⅳ级。结论:ATP—TCA法在检测肝癌化疗药物敏感性时稳定可靠,可作为肝癌化疗药物筛选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湿热证黄腻苔舌微生态与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探讨湿热证舌苔形成机理. 方法 42例湿热证黄腻苔患者为实验组,28名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清洁口腔后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细菌总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厚黄腻苔与实验组薄黄腻苔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变化表现为正常舌苔>湿热证薄黄腻苔>湿热证厚黄腻苔;细菌总数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厚黄腻苔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变化表现为湿热证厚黄腻苔>湿热证薄黄腻苔>正常舌苔;两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细菌总数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和病位的变化反映在舌苔的变化上,可能与舌微生态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有关,但两指标间的相关性未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
对34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PLC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K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比值均低于正常人(P<0.01),而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Ⅱ、Ⅲ期PLC患者sIL-2R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者(P<0.01)。sIL-2R水平≥1000u/ml、500~1000u/ml、<500u/ml者6个月内的死亡率分别为80.0%、29.4%、0%。肝癌切除术后2周sIL-2R水平较术前低(P<0.05),免疫治疗后4周sIL-2R水平亦较治疗前低(P<0.05)。细胞免疫水平都有所改善。提示测定外周血sIL-2R水平可作为PLC的免疫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一般认为天然水蛭素能够提高淤血皮瓣的成活率与其抗血栓、抗凝血酶有关,但其抗炎、抗氧化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晰。重组水蛭素效果与天然水蛭素的差异也未有深入研究。目的:探索天然、重组水蛭素对大鼠随意皮瓣淤血模型存活保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0只,背部设计随意皮瓣10cm×3cm制成淤血模型。皮瓣随机分为天然水蛭素组、重组水蛭素组和对照组,均于术后即刻、第3,5天注射在距皮瓣末端1.5cm和3.0cm处分别注射5U天然水蛭素、5U重组水蛭素和相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术后第7天的皮瓣成活率、皮瓣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内皮素水平。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天然、重组水蛭素组皮瓣成活率高,皮瓣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增多,内皮素、丙二醛水平减少。且天然水蛭素效果优于重组水蛭素。说明水蛭素能够提高随意皮瓣的成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减低皮瓣的坏死率、丙二醛、内皮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