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蛋中碘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蛋中碘的测定朱岚,李平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由于环境缺碘,人们每日摄入碘量低于生理上的需求,因此导碘缺乏病的流行。目前,采取的防治措施颇多,主要有食盐加碘、口服或肌注碘油,碘化糖果、饮料等。这些补碘措施中,碘均以无机碘的形式存在,故有易损失,难保...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中-缅、中-老、中-越跨境婚姻家庭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情况,为完善跨境婚姻家庭预防母婴传播相关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目前居住在云南省边境地区的中国籍和跨境婚姻家庭进行调查和访谈,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最近一次怀孕期间三病检测情况等信息。经整理后,使用构成比和率对指标进行计算,使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比较中国籍和跨境婚姻家庭各项检测服务状况。 结果 外籍媳妇主要以农民、文盲/小学、无经济收入的少数民族为主。配偶检测率,老挝籍低于当地中国籍媳妇(〖XC五号.EPS;P〗=7.87,P=0.005),缅甸籍、越南籍与当地中国籍没有差异;缅甸籍高于老挝籍和越南籍(〖XC五号.EPS;P〗=41.84,P<0.001)。三病检测点知晓率,缅甸籍媳妇低于当地中国籍媳妇(〖XC五号.EPS;P〗=6.11,P<0.03),越南籍、老挝籍与当地中国籍没有差异;老挝籍高于缅甸籍和越南籍(〖XC五号.EPS;P〗=44.03,P<0.001)。获得预防母婴传播相关知识比例,三个外籍媳妇均低于当地中国籍(〖XC五号.EPS;P〗=19.84,P<0.001;〖XC五号.EPS;P〗=7.52,P=0.006;〖XC五号.EPS;P〗=4.38,P=0.036)。 结论 边境地区针对跨境婚姻家庭开展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预防母婴传播相关工作取得实效,三病检测情况与当地中国籍基本一致,但在其他服务利用上仍存在一定差距,外籍媳妇孕早期三病检测率及其配偶检测率、相关预防母婴传播知识获取还有待提升,需要运用更加有效的服务管理模式来促进三病检测可及性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李平  朱岚  徐先顺  李德云 《卫生研究》2004,33(5):609-610
调查孕、产期膳食结构与初乳中 5种必需微量元素的关系。对回顾性膳食调查结果和初乳中微量元素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孕产期的高比例肉、蛋类膳食结构不仅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必需营养素 ,也使产妇的初乳中含有适宜的硒、锌、钼和安全适宜摄入范围内的碘。较低含量的铜虽尚未引起危害 ,但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金川县饮水型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金川县砷中毒的病情及流行特征 ,查明引起砷中毒的高砷来源。方法 对经检测饮水砷含量超标的村进行病情调查 ,同时对该村的地理、地貌、饮用水源及环境中砷污染情况进行调查 ,测定内环境和外环境介质中砷含量。结果 饮水砷含量检测有 3个共饮泉水源超标 ,最高饮水砷含量达 0 2 87mg/L ,超标 5倍多 ;共调查 375人 ,查出患者 6 2人 ,患病率为 16 5 3% ,其中年龄最小 11岁 ,最大 83岁。结论 四川省存在地方性砷中毒。共饮泉水中砷含量超标是引起该病流行的主要因素。由于没有其他环境砷污染 ,水砷含量高是自然形成的 ,因此属于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必须渗入到疾病监测的各个环节 ,以保证实验室分析数据的可靠性 ,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自1999年以来 ,随着全国碘缺乏病实验室质控网络的建立和运行 ,为满足碘缺乏病 (IDD)防治和监测的需要 ,推进消除IDD目标进程 ,提高防治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西药联合中医穴位敷贴在治疗老年AECC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老年AECCP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西药组,其中联合组56例,在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中医穴位敷贴;西药组52例,只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病人的FEV1/FVC、FEV1、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的变化。结果:西药组、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92%、91.07%,并且治疗后西药组病人的FEV1/FVC、FEV1、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明显低于联合组。结论:西药联合中医穴位敷贴对老年AECCP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安徽省174例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PKU患儿智力发育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以安徽省妇幼保健所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诊治的174例PKU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病历中最近1次的智力测试结果、出生和治疗等相关信息,并对患儿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起始治疗月龄<3个月的PKU患儿与起始治疗月龄≥3个月的患儿发育商得分和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5个领域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文化程度高、家庭年收入高的患儿智力发育商得分较高;起始治疗月龄较大的PKU患儿发育商得分较低.结论 早期治疗的苯丙酮尿症患儿智力发育好,家庭因素对患儿的智力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其变化对硫辛酸疗效的预测价值,为DPN的抗氧化应激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杭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3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等,根据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和对照组,各116例。所有患者均严格控制血糖,进行调脂治疗,其中DPN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辛酸注射液600 mg/d,静滴14 d,比较对照组和DPN组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以及DPN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数据和周围神经病变的总症状评分(TSS)。根据治疗前后DPN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变化值又分为TBIL增高组(50例)和TBIL降低组(6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协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DPN组基线血清TBIL、直接胆红素(DBIL)显著低于对照组基线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硫辛酸治疗后,DPN组患者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BIL增高组的TSS改善率(78.00%)高于TBIL降低组(56.06%),而TBIL增高组基线TBIL、间接胆红素(IBIL)、DBIL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显著低于TBIL降低组基线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变化值是影响硫辛酸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OR=6.072,95%CI:1.104~33.408,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TBIL变化值与基线FFA水平呈正相关(r=0.249,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FFA水平是TBIL变化值的影响因素。结论 DPN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下。TBIL水平变化可以反映DPN患者抗氧化应激疗效,可能是硫辛酸疗效评估的一项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朱岚  申卫红  刘敏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6):120-123
目的:探讨2018-2020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细菌室血培养检出的阳性菌株的分布及其相关药敏的数据,为医院科室挑选抗微生物用药提供理论数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菌株,采用仪器法或手工法进行药敏试验,从而得出2018-2020年血培养分离出临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3年间检验科微生物室共分离出血培养病原菌181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58株,占58.26%,革兰阳性球菌682株,占37.56%,真菌76株,占4.18%。其中前几位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461株,25.38%)、凝固酶阴性葡球菌(301株,16.58%)、大肠埃希菌(335株,18.44%)、金黄色葡萄球菌(205株,11.29%)和肠球菌属(118株,6.48%)。药物敏感试验发现: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以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于其他抗菌药物;G-细菌对阿米卡星以及多黏菌素B、碳青酶烯类敏感度较高。另外,革兰阳性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耐药率分别为40.63%和65.32%。革兰阳性球菌对大部分青霉素相关药物、环丙沙星、四环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上升,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2018-2020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阳性细菌大部分为G-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这三种细菌的耐药率逐渐上升。因此,临床细菌室和必须定期监测阳性细菌的耐药率,从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29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治疗用药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市民政系统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07年8月30日为时间节点,用自制调查表,对上海市三所民政精神病院所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共1298例。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频度以氯丙嗪居首位(46.8%),其次为氯氮平(31.1%)、奋乃静(11.5%)。以单一用药为主,日均剂量偏低,安坦使用率有所降低,苯二氮革类使用率明显下降。结论:由于经费等原因,新型抗精神病药使用有限。临床治疗总体来说用药规范,但仍需注意安坦和苯二氮革类(Benzodiazepines以下简称BDZ)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